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恥懼(恥懼)
亦作“恥懼”。 羞愧恐懼。晉書·何充傳:“ 庾爰之 肯避 溫 乎?如令阻兵,恥懼不淺?!?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jīng):“夫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凡在含識,皆知恥懼,茍欺而可免,則誰不愿然?!?唐 柳宗元 《與顧十郎書》:“其或少知恥懼,恐世人之非己也?!?/div>
分類:羞愧恐懼
《漢語大詞典》:滯恥(滯恥)
謂久未洗雪的恥辱。晉書·文帝紀(jì):“雪宗廟之滯恥,拯兆庶之艱難?!?/div>
分類:洗雪恥辱
《國語辭典》:恥丘(恥丘)  拼音:chǐ qiū
人體外生殖器上方隆起的部分,其上生有陰毛。
《韻府拾遺 祃韻》:恥謝(恥謝)
曹植請招降江東表:蓋善論者不恥謝,善戰(zhàn)者不羞走。
《韻府拾遺 霰韻》:恥眩
徐獻(xiàn)忠白扇賦:諒蹇心之恥眩,察貞士之幽芳。
《漢語大詞典》:還恥(還恥)
猶雪恥。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復(fù)讎還恥,威加諸侯。”
《漢語大詞典》:達(dá)恥(達(dá)恥)
極大的恥辱。達(dá),通“ 大 ”。《宋書·謝靈運(yùn)傳》:“升曲垣之逶迤,訪 淮陰 之所都。原入跨之達(dá)恥,俟遭時以遠(yuǎn)圖?!?/div>
分類:極大恥辱
《韻府拾遺 紙韻》:齊恥(齊恥)
晉書李充傳:非仁無以長物。非義無以齊恥。
《漢語大詞典》:引恥(引恥)
謂引以為恥。 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 愈 呼吁於權(quán)宜之間,亦當(dāng)引恥終身?!?/div>
分類:為恥
《漢語大詞典》:憂恥(憂恥)
謂感到憂慮恥辱。晏子春秋·諫上九:“歲兇年饑,道途死者相望也,君不此憂恥,而惟圖耳目之樂……則公不顧民而忘國甚矣。”
分類:憂慮恥辱
《漢語大詞典》:有恥且格(有恥且格)
謂人有知恥之心,則能自我檢點而歸于正道。《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何晏 集解:“格,正也?!?邢昺 疏:“使民知有禮則安,失禮則恥,如此,則民有愧恥而不犯禮,且能自脩而歸正也?!?清 魏源 《軍儲篇一》:“天下有重典而不為酷者,懲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輕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恥且格是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諸凡國法,治人身惡之既形者,制其滋蔓之多,必先教以天條,而后齊以國法,固非不教而殺矣,亦必有恥且格爾。”
《漢語大詞典》:振恥
除去恥辱。 章炳麟 《檢論·學(xué)變》:“作為論衡,趣以正虛妄,審鄉(xiāng)背,懷疑之論,分析百耑,有所發(fā)擿,不避上圣。 漢 得一人焉,足以振恥?!?/div>
分類:除去恥辱
《韻府拾遺 紙韻》:招恥(招恥)
說苑:政有招寇,行有招恥,弗為而自致。
《駢字類編》:五恥(五恥)
禮記喪雜記:君子有五恥: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馀而民不足,君子恥之;眾寡均而倍焉,君子恥之 小學(xué)紺珠五:恥為禮而不終,中不勝貌,華而不實,不度而施,施而不濟(jì)。
《漢語大詞典》:洿恥(洿恥)
恥辱。
分類: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