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80,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耳擇
耳務(wù)
耳飾
耳圈
耳纊
耳決
耳號
耳垢
耳池
耳沉
耳邊廂
苓耳
犁耳
鹿耳巾
軟耳
《漢語大詞典》:耳擇(耳擇)
用耳選擇所聞。意謂非禮勿聽。 漢 揚(yáng)雄 《法言·修身》:“圣人耳不順乎非,口不肄乎善,賢者耳擇、口擇;眾人無擇焉?!?李軌 注:“耳擇所聽,口擇所言?!?汪榮寶 義疏:“非禮勿聽,是耳擇也?!?/div>
《韻府拾遺 遇韻》:耳務(wù)(耳務(wù))
嵇康養(yǎng)生論目惑玄黃耳務(wù)淫哇
《國語辭典》:耳飾(耳飾)  拼音:ěr shì
耳朵上的裝飾物。
《漢語大詞典》:耳圈
耳飾。十誦律卷三七:“六群比丘便以幣帛繩樹葉樹皮木白鑞鉛錫作耳圈著。”白雪遺音·馬頭調(diào)·貨郎兒:“還有那……紅緑梭布, 杭州 絨纂,瑪瑙小耳圈。”
分類:耳飾
《漢語大詞典》:耳纊(耳纊)
指耳衣。 唐 韓愈 《苦寒》詩:“褰旒去耳纊,調(diào)和進(jìn)梅鹽?!卑矗k,絮衣之絲。耳衣多絮棉,故名。
分類:耳衣
《漢語大詞典》:耳決(耳決)
猶耳聞。只憑傳聞即加決斷意。宋史·律歷志十四:“或得之目擊而不及識其全,或得之口授而未能究其誤,或求諸耳決而不能究其真。”
《高級漢語詞典》:耳號  拼音:ěr hào
在動物耳尖上切掉一個小三角而作成的耳記
《國語辭典》:耳垢  拼音:ěr gòu
為外耳道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液體或蠟狀物質(zhì),和外耳道皮膚剝落上皮混合后的產(chǎn)物。也稱為「耳垢」,俗稱為「耳屎」。
《漢語大詞典》:耳池
舊式戲臺兩旁可設(shè)坐位的地方。臺前正廳,舊稱池子,故稱旁座為“耳池”。 靳以 《蟲蝕》下場:“在那里,眼睛望著那鋪在臺上積了許多灰塵的地氈,或是再遠(yuǎn)一點(diǎn),就看到了坐在耳池的座客。”
《國語辭典》:耳沉  拼音:ěr chén
聽力不靈敏。如:「他有點(diǎn)耳沉,你要大聲些才好?!挂沧鳌付涑痢?。
《漢語大詞典》:耳邊廂(耳邊廂)
耳旁。多見于戲曲。 元 無名氏 《隔江斗智》第三折:“他耳邊廂悄悄的言,心兒里暗暗的曉。” 元 趙彥暉 《點(diǎn)絳唇·席上詠妓》套曲:“眼前面人千里,耳邊廂音信杳?!?span id="sai2mks" class="book">《豆棚閑話·朝奉郎揮金倡霸》:“耳邊廂聽得道路傳聞,説 海東天子 佔(zhàn)了某州某縣,漸漸逼近 徽州 。”
分類:于戲戲曲
《漢語大詞典》:苓耳
草名。卷耳。爾雅·釋草:“卷耳,苓耳?!?郭璞 注:“廣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 江 東呼為常枲,或曰苓耳。形似鼠耳,叢生如盤?!?span id="iwigg2e" class="book">《詩·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毛 傳:“卷耳,苓耳也?!?/div>
《漢語大詞典》:犁耳
即犁鏡。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五年:“ 秦 征北將軍、 幽州 刺史 行唐公 洛 ,勇而多力,能坐制奔牛,射洞犂耳。” 胡三省 注:“犂耳之鐵厚而堅?!眳⒁姟?犂鏡 ”。
《漢語大詞典》:犁鏡(犂鏡)
亦稱“ 犂壁 ”。亦作“犁鏡”。 安于犁鏵上方的金屬部件。用以翻轉(zhuǎn)和破碎犁起的土塊。 唐 陸龜蒙 《耒耜經(jīng)》:“民之習(xí)者通謂之犂。冶金而為之者,曰犂鑱,曰犂壁……耕之土曰墢,墢猶塊也。起其墢者鑱也,覆其墢者壁也?!?克非 《春潮急》二:“暗褐色的泥坯,從犂鏡上連續(xù)不斷翻滾下來,擺成一條整齊的小埂。”
《漢語大詞典》:鹿耳巾
頭巾名。 唐 劉商 《鹿耳巾歌》:“ 趙侯 首帶鹿耳巾,規(guī)模出自 陶弘景 ?!?/div>
《漢語大詞典》:軟耳(軟耳)
木耳的一種。木耳中生于桑樹的叫桑耳。桑耳中又有軟耳、硬菰之別,其藥用功性則一。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三·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