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方佯 ”。亦作“ 方洋 ”。
(1).即彷徉。徘徊,不自安貌。
《左傳·哀公十七年》:“如魚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國,滅之將亡。” 陸德明 釋文:“方,蒲郎反?!?楊伯峻 注:“方羊即
《楚辭·招魂》‘彷徉無所倚’之‘彷徉’。橫流而方羊,言其不自安也?!?span id="ld7hbdx" class="book">《
易緯是類謀》:“雞失羊亡,臣從恣,主方佯?!?鄭玄 注:“雞失羊亡,謂不復(fù)生賢輔佐,故臣放恣其欲,而至方佯無所主也?!?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字音假借》:“徜徉,可作‘方羊’,又可作‘常翔’?!?br />(2).即彷徉。翱翔;騰飛。
《漢書·吳王劉濞傳》:“ 吳王 內(nèi)以 朝錯 為誅,外從大王后車,方洋天下,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莫敢不服。” 顏師古 注:“方洋,猶翱翔也。方……又音旁?!?宋
蘇轍 之一:“及天下大定,學(xué)者漸已尊顯,勤勞觀誘,數(shù)十年之間,而后士人方洋繼起,則天下之官為之盡滿而無所置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