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白衣  拼音:bái yī
1.白色的衣服?!抖Y記。月令》:「天子居總章左個,乘戎路、駕白駱、載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與犬,其器廉以深?!?br />2.古時未做官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后用來稱無功名的人或平民?!妒酚洝>硪欢?。儒林列傳。公孫弘。太史公曰》:「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也作「白民」、「白丁」、「白身」。
3.古童仆穿著白衣,故稱僮仆為「白衣人」。《漢書。卷七二。龔勝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唐。顏師古。注:「白衣,給官府趨走賤人,若今諸司亭長掌固之屬。」
4.佛教稱呼在家的世俗之人為「白衣」。《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雖為白衣,奉持沙門。」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見一白衣人飛奔而去!」
2.平民。參見「白衣」條。
《漢語大詞典》:染衣
僧人穿著黑色染的緇衣,因以“染衣”指出家為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磔迦國:“是時王家舊僮,染衣已久,辭論清雅,言談贍敏?!?明 宋濂 《妙果禪師塔銘》:“師常勵學(xué)徒云:‘凡薙髮染衣,當(dāng)洞明諸佛,心宗行解……方不被生死陰魔所惑?!眳⒁姟?染服 ”。
《漢語大詞典》:染服
僧人穿的緇衣。南史·劉之遴傳:“先是, 平昌 伏挺 出家, 之遴 為詩嘲之曰:‘《傳》聞 伏不鬭 ,化為 支道林 。’及 之遴 遇亂,遂披染服,時人笑之?!?/div>
分類:緇衣
《國語辭典》:披緇(披緇)  拼音:pī zī
緇,黑色的衣服。通常僧人穿黑色或深色的衣服,故以披緇表示出家的意思?!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老身在此住跡,甚覺清脩味長,娘子雖然年芳貌美,爭奈命蹇時乖,何不舍離愛欲,披緇削發(fā)?」也作「被緇」。
《國語辭典》:玄流  拼音:xuán liú
1.黑色的水流?!段倪x。潘岳。西征賦》:「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br />2.皇帝的恩澤?!段倪x。袁宏。三國名臣序贊》:「仰挹玄流,俯弘時務(wù)?!?br />3.僧徒。因僧侶身被緇衣,故稱為「玄流」。
《漢語大詞典》:緇錫(緇錫)
(1).緇衣錫杖。僧人所用。 唐 權(quán)德輿 《送道依闍黎序》:“乃振緇錫,泛然而行?!?唐 劉禹錫 《海陽湖別浩初師》詩:“逢君駐緇錫,觀貌稱林巒?!?br />(2).借指僧人。 唐 黃滔 《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既畢,召化內(nèi)之緇錫,數(shù)邁于千,齋而落之累中?!?/div>
《漢語大詞典》:黃緇(黃緇)
指道士和僧人。道士戴黃冠,僧人穿緇衣。 宋 秦觀 《自作挽詞》:“無人設(shè)薄奠,誰與飯黃緇。亦無挽歌者,空有挽歌辭。”
《漢語大詞典》:染削
(1).謂潤色刪改。 宋 王禹偁 《謝除右拾遺直史館啟》:“編修出綍之言,垂于信史;撰著得賢之頌,播在樂章,少施染削之勞,上答受知之地?!?br />(2).指服緇衣、削發(fā),出家為僧。 宋 贊寧 宋高僧傳·譯經(jīng)·唐京師大安國寺子鄰:“及 洛 寺……染削已,或名 志鄰 。”參見“ 染服 ”。
《漢語大詞典》:染服
僧人穿的緇衣。南史·劉之遴傳:“先是, 平昌 伏挺 出家, 之遴 為詩嘲之曰:‘《傳》聞 伏不鬭 ,化為 支道林 ?!?之遴 遇亂,遂披染服,時人笑之?!?/div>
分類:緇衣
《漢語大詞典》:染服
僧人穿的緇衣。南史·劉之遴傳:“先是, 平昌 伏挺 出家, 之遴 為詩嘲之曰:‘《傳》聞 伏不鬭 ,化為 支道林 ?!?之遴 遇亂,遂披染服,時人笑之?!?/div>
分類:緇衣
《漢語大詞典》:薙染
剃去頭發(fā),染成緇衣。指出家為僧。 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草河錄下》:“僧 道存 ,字 石莊 , 上元 人。薙染 江寧 承恩寺 ?!?/div>
《漢語大詞典》:被緇(被緇)
披上緇衣。謂出家當(dāng)僧、尼。僧衣稱緇衣,淺黑色。 宋 馬令 《南唐書·黨與傳·馮延魯》:“執(zhí)節(jié)分符,始作大軍之帥;被緇削髮,潛為行腳之僧?!?清 柴伯廉 《明史雜詠·妙秀》:“繡佛誓被緇,白璧完貞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