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沒理會(沒理會)  拼音:méi lǐ huì
理會,明白、懂得、知道。沒理會指不明白事理、不懂事。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好個沒理會的先生!待我自家過去?!?/div>
分類:明白糊涂
《漢語大詞典》:酒頭(酒頭)
好酒糊涂,被欺而不自知的人。《水滸傳》第一○四回:“那贏的,意氣揚揚,東擺西搖,南闖北踅的尋酒頭兒再做。身邊便袋里、搭膊里、衣袖里,都是銀錢?!?清 翟灝 通俗編·品目:“今游閑子挾財逐匪隊,屢被欺脫,不自知者,俗謂之酒頭,又因糟而變也?!币嘧鳌?酒糟頭 ”。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一折:“可知我這個酒糟頭,不識你這拖刀計?!?清 蔣士銓 臨川夢·續(xù)夢:“那壁廂坐著個酒糟頭,醒耳聽驢叫?!?span id="piv0sfh" class="book">《豆棚閑話·黨都司死梟生首》:“團練一見 朱伯甫 ,果然是個酒糟頭?!?/div>
分類:好酒糊涂
《漢語大詞典》:鶻圇(鶻圇)
亦作“ 鶻淪 ”。亦作“ 鶻崙 ”。
(1).完整;整個兒。 宋 朱熹 《答楊至之書》:“圣人之言固渾融,然其中自有條理,毫髮不可差,非如今人鶻圇儱侗無分別也?!?span id="lkcphtb"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六五:“乾之靜專動直,都是一底意思,他這物事雖大,然無間斷,只是鶻淪一個大底物事,故曰大生?!?宋 楊萬里 《題李子立知縣問月臺》:“初頭混沌鶻崙樣,阿誰鑿開一為兩?!?br />(2).糊涂,不明事理。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一:“ 澶淵 之役, 畢士安 有相公交取鶻崙官家之説?!?/div>
《漢語大詞典》:迷見(迷見)
(1).見識糊涂。 唐 孟郊 《答姚怤見寄》詩:“賢哲不茍合,出處亦待時;而我獨迷見,意求異士知。”
(2).指糊涂的見解。 梁啟超 《論希臘古代學術》第二章:“雖然,其揭櫫理性,而以六根六塵所接構者為迷見,一也?!?/div>
《漢語大詞典》:迷朦
糊涂蒙昧。
分類:糊涂蒙昧
《國語辭典》:裝憨(裝憨)  拼音:zhuāng hān
裝傻,故作糊涂?!督鹌棵贰返诙嘶兀骸纲\奴才!還裝憨兒!無故只在這屋里,你替我老實尋是的?!埂?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三四回:「你還裝憨呢!人人都知道是你說的,還賴呢?!?/div>
《漢語大詞典》:惛恍
糊涂不清。《梁書·文學傳下·陸云公》:“行役數(shù)年,羈病侵迫,識慮惛怳,久絶人世。”
分類:糊涂不清
《國語辭典》:渾人(渾人)  拼音:hún rén
愚昧、糊涂的人。如:「他呀!渾人一個!」
《國語辭典》:杓徠(杓倈)  拼音:sháo lái
貪色的傻瓜。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沒見識的杓徠,知甚死活,無廉恥的喬才,惹場折挫?!?/div>
《漢語大詞典》:癡肉臠(癡肉臠)
猶言行尸走肉。比喻徒具形骸、糊涂度日的人。 唐 寒山 《詩》之二三八:“因循過時光,渾是癡肉臠?!?/div>
《國語辭典》:傻瓜  拼音:shǎ guā
1.罵人愚笨。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三折:「也則為違條犯法,著我來一徑勾拿,他扣廳打我一頓,想起來都是傻瓜?!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兀骸赴彻?,倒是極歡喜的;說他兒子會頑,會解悶,又會丟錢,不是傻瓜了?!?br />2.傻瓜相機的簡稱。如:「這是用小傻瓜拍的相片,想不到效果還不錯。」
《漢語大詞典》:瞌睡漢(瞌睡漢)
比喻糊涂的漢子。景德傳燈錄·師備大師:“滿目覷不見,滿耳聽不聞,此兩處不省得,便是瞌睡漢。”
分類:糊涂漢子
《漢語大詞典》:拙惑
笨拙糊涂。 晉 夏侯湛 《抵疑》:“抑非二三公之蔽賢也,寔吾子之拙惑也。”
分類:笨拙糊涂
《國語辭典》:裝傻(裝傻)  拼音:zhuāng shǎ
故作糊涂。如:「裝傻充楞」、「這件事明明是你做的,你還裝傻呢!」《紅樓夢》第九七回:「看他見了我傻不傻。難道今兒還裝傻么!」
《國語辭典》:呆事(呆事)  拼音:dāi shì
糊涂事。《儒林外史》第九回:「先年東家因他為人正氣,所以托他管總,后來聽見這些呆事,本東自己下店,把帳一盤,卻虧空了七百多銀子。」
分類: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