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繶爵
篆籀筆
相印法
古文經
署篆
科斗文字
魯魚亥豕
《漢語大詞典》:繶爵
古時口足之間飾有篆文的飲酒器。儀禮·士虞禮:“賓長洗繶爵三獻?!?鄭玄 注:“繶爵,口足之間,有篆文彌飾?!?賈公彥 疏:“繶是屨之牙底之間縫中之飾,則此爵云繶者,亦是爵口足之間有飾可知。”
《漢語大詞典》:篆籀筆(篆籀筆)
寫篆文和籀文所用的筆法。 明 宋濂 《題李伯時飛騎習射圖》:“ 濂 屢見 李伯時 《飛騎習射圖》,其描寫位置如一……其精神流動,全用篆籀筆寫成。”
《國語辭典》:相印法  拼音:xiàng yìn fǎ
觀察印章上的印文,以判斷吉兇的方法。
《國語辭典》:古文經(古文經)  拼音:gǔ wén jīng
先秦古文所寫就的經籍,不同于用漢隸書寫的今文經。如《古文尚書》。
《漢語大詞典》:古文經學(古文經學)
經學中研究古文經的一個流派。 西漢 朝廷重視今文經籍,設立學官傳授,而在 孔 壁和民間發(fā)現(xiàn)的古文經籍長期僅由民間傳授。 王莽 為改制需要,重視《周官》,才列入學官, 東漢 初又被取消。 章帝 時,治古文經的 賈逵 受重視,古文經籍也隨之風行,古文經學地位始提高。其后 馬融 、 服虔 、 鄭玄 等在講解經義、訓詁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經學興盛,成為 魏 、 晉 、六朝、 隋 、 唐 研究經學的主流?,F(xiàn)存《十三經》多采用古文經學的說法。它的主要特點是按字義講解經文,訓詁簡明,不憑空臆說,反對讖緯,迷信成分少。 清 代學者繼承古文經學的訓詁方法而加以條理發(fā)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語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
《漢語大詞典》:署篆
署印。因官印皆刻篆文,故名。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外國·冊封琉球:“在 閩 時,適 福州 缺守, 阮堅之 以司理署篆?!?/div>
分類:官印篆文
《漢語大詞典》:科斗文字
(1).我國古代字體之一。以其筆劃頭圓大尾細長,狀似蝌蚪而得名。《書序》:“至 魯共王 好治宮室,壞 孔子 舊宅以廣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科斗文字?!?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 廬山 有 上霄峯 ,可千仞,上有石跡,云 夏禹 治水時泊舟之所,鑿石為竅,繫纜其上,有磨崖碑,皆科斗文字,隱隱可見?!?span id="wy2cpke" class="book">《鏡花緣》第四八回:“原來阿妹認得科斗文字,卻也難得?!?br />(2). 魏 晉 以后亦以稱篆文或異于通行隸書的其他古文字。參閱 王國維 《觀堂集林·科斗文字說》。
《國語辭典》:魯魚亥豕(魯魚亥豕)  拼音:lǔ yú hài shǐ
魯魚,語本《抱樸子。內篇。遐覽》:「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亥豕,參見「亥豕」條。后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紅樓夢》第一二○回:「既是假語村言,但無魯魚亥豕以及背謬矛盾之處,樂得與二三同志,酒馀飯飽,雨夕燈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題傳世?!挂沧鳌负ヵ刽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