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92
典故
54
詞典
930
分類詞匯
62
佛典
8
其它
38
共930,分62頁顯示
上一頁
53
54
55
56
5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59
60
61
62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刀筆訟師
撣筆
大蛇銜筆
大筆如椽
頂筆
貂鼠立筆
調(diào)墨弄筆
電筆
敕吏泚筆
楮墨筆硯
誠懸筆諫
沈詩任筆
螭頭載筆
持橐簪筆
打筆套
《漢語大詞典》:
刀筆訟師(刀筆訟師)
指以包攬詞訟、舞文弄法為業(yè)的人。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弧ぴ~頌》
:“被告抄狀入手,乃請刀筆訟師又照原詞多方破調(diào),騁應(yīng)敵之虛情,厭先攻之勁勢?!?/div>
分類:
舞文弄法
人
《高級漢語詞典》:
撣筆
擔(dān)筆。一種用撣塵、撣細(xì)粉的羊毫筆
《分類字錦》:
大蛇銜筆(大蛇銜筆)
魏志管輅傳:輅往見安平太守王基,基令作卦,輅曰,當(dāng)有賤婦人生一男兒,墮地便走,入灶中死。又床上當(dāng)有一大蛇銜筆,小大共視,須臾去之也。又烏來入室中,與燕共斗,燕死烏去,有此三怪,基大驚,問其吉兇,輅曰:直官舍久遠(yuǎn),魑魅魍魎為怪耳。兒生便走,非能自走,直宋無忌之妖,將其入灶也。大蛇銜筆,直老書佐耳。烏與燕斗,直老鈴下耳。今卦中見象而不見其兇,知非妖咎之徵,自無所憂也。后卒無患。
分類:
卜筮
《國語辭典》:
大筆如椽(大筆如椽)
拼音:
dà bǐ rú chuán
椽,屋頂?shù)闹?。大筆如椽形容筆大如屋頂上的柱子?!稌x書。卷六五。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欢矶郾?,哀冊謚議,皆珣所草。」后用以稱揚著名作品、作家或?qū)懽鞑拍軜O高。
分類:
夸贊
人文
文筆
雄健
有力
文章
氣勢
宏大
《漢語大詞典》:
頂筆(頂筆)
古代朝見,插筆于冠,以備記事,謂之“頂筆”。 宋
龐元英
《
文昌雜錄
》
卷二:“考功郎中監(jiān)儀御史坐,北向,酒九行,僕射秉筆,有司贊揖。頂筆故事廢矣?!眳⒁姟?簪筆 ”。
分類:
朝見
記事
《國語辭典》:
簪筆(簪筆)
拼音:
zān bǐ
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后指將筆插在頭上,以備隨時記事。《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shù)十年?!固?。
李嶠
〈
皇帝上禮撫事述懷
〉詩:「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fēng)?!?/div>
分類:
簪筆
仕宦
書寫
帝王
近臣
書吏
士大夫
裝束
《分類字錦》:
貂鼠立筆(貂鼠立筆)
續(xù)文獻通考:金臣下朝服正一品,貂蟬籠巾,七梁額花冠,貂鼠立筆,銀立筆,犀簪導(dǎo)。
《國語辭典》:
調(diào)墨弄筆(調(diào)墨弄筆)
拼音:
tiáo mò nòng bǐ
玩弄筆墨,寫作文章。漢。王充《論衡。佚文》:「天文人文,文豈徒調(diào)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
分類:
玩弄
弄文
文字
技巧
《漢語大詞典》:
電筆(電筆)
測試用電器是否漏電或電源相線是否有電的筆狀工具。前端有金屬小棒,后端有金屬帽,中部裝有高值電阻和氖氣管。使用時,以金屬小棒接觸被測用電器或電源的一點,手按后端金屬帽,如所測點帶電,氖氣管就會發(fā)光。
分類:
測試
試用
電器
是否
漏電
電源
筆狀
工具
《分類字錦》:
敕吏泚筆(敕吏泚筆)
唐書岑文本傳:擢中書舍人。時顏師古為侍郎。自武德以來。詔誥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號善職。而敏速過之。或策令叢遽。敕吏六七人泚筆待。分口占授。咸無遺意。
分類:
筆
《漢語大詞典》:
楮墨筆硯(楮墨筆硯)
紙墨筆硯。借指文墨、文字。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
:“要知此種文字,作之可憐,出之不易。其楮墨筆硯,非同己物,有如假自他人;耳目心思,效用不能,到處為人掣肘。”
分類:
墨筆
筆硯
文墨
文字
《漢語大詞典》:
誠懸筆諫(誠懸筆諫)
指 唐 柳公權(quán) 以書法進諫 唐穆宗 事。 誠懸 , 公權(quán) 字。語本
《
新唐書·柳公權(quán)傳
》
:“帝問 公權(quán) 用筆法,對曰:‘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瘯r帝荒縱,故 公權(quán) 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筆諫也。” 宋
蘇軾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
詩之二:“何當(dāng)火急傳家法,欲見 誠懸 筆諫時?!?/div>
分類:
柳公權(quán)
書法
進諫
事
《漢語大詞典》:
沈詩任筆(沈詩任筆)
(1). 南朝 梁 沈約 以詩著稱, 任昉 以表、奏、書、啟諸體散文擅名,時人稱為“沉詩任筆”。筆,謂無韻之文。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
卷中:“ 彥昇 少年為詩不工,故世稱 沈 詩 任 筆, 昉 深恨之?!?br />(2).用以泛指詩文。 宋
陸游
《親舊書來多問近況以詩答之》
:“ 沈 詩 任 筆俱忘盡,酒戶新來卻少增?!?/div>
分類:
詩文
沈約
著稱
任昉
散文
《漢語大詞典》:
螭頭載筆(螭頭載筆)
《
新唐書·百官志二
》
:“其后復(fù)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筆隨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內(nèi)閣,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因以“螭頭載筆”表示史官侍值。 明
張居正
《議處史職疏》
:“議史臣侍直。謹(jǐn)按禮儀定式,凡遇常朝,記事官居文武第一班之后,近上,便於觀聽,即古螭頭載筆之意?!?/div>
分類:
史官
《國語辭典》:
持橐簪筆(持橐簪筆)
拼音:
chí tuó zān bǐ
古代帝王大臣有侍從之吏,手提書囊,插筆于頭,以備隨時咨詢或記事。語本《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車騎將軍張安世始嘗不快上,上欲誅之。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shù)十年見謂忠謹(jǐn),宜全度之?!挂沧鳌搁夜P」。
分類:
侍從
攜帶
顧問
《漢語大詞典》:
打筆套(打筆套)
宋 時偽為訴訟人奔走說情而騙取錢財之稱。 宋
胡太初
《
晝簾緒論·遠(yuǎn)嫌
》
:“凡有訴在官,詞理甚虧之人往往輻湊其門,而請託之路開矣。甚者賣廳角、打筆套。甲乞我金若干,當(dāng)為轉(zhuǎn)達(dá)百里,乙有請亦若是……告甲與乙曰:‘已為致委曲矣?!瘜嵨磭L及齒也。他日令決其事,必有一勝,則如約取金。”
分類:
訴訟
奔走
說情
騙取
錢財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