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秉公  拼音:bǐng gōng
按照公正、公平的標準。如:「針對這個案件,社會大眾都希望執(zhí)事單位能秉公處理,勿枉勿縱?!?/div>
《國語辭典》:秉公無私(秉公無私)  拼音:bǐng gōng wú sī
做事態(tài)度憑據(jù)公理而無私心?!毒以纻鳌返谄呷兀骸腹侍卣堉T公到此,三曹對案,以明天地鬼神,秉公無私,但有報應(yīng)輕重遠近之別耳?!?/div>
《漢語大詞典》:秉公滅私(秉公滅私)
主持公道,滅除私念。 明 張居正 《論大敵》:“今不務(wù)為秉公滅私,振廢起墜。”
《漢語大詞典》:秉公任直
持心公正,處事正直。 明 張居正 《答鄭范溪書》:“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紛紛之言,不足為意。”
《國語辭典》:從公(從公)  拼音:cóng gōng
治理公務(wù)。如:「枵腹從公」、「夙夜從公」。唐。馬戴 冬日寄洛陽中楊少尹詩:「年長從公懶,天寒入府遲?!?/div>
《漢語大詞典》:清天
清澈的天空
清官(常指舊中國能秉公行事的執(zhí)法官)
《漢語大詞典》:義斷(義斷)
秉公斷事。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義斷行於鄉(xiāng)黨,豈不堪於事任乎!”
分類:秉公斷事
《國語辭典》:公斷(公斷)  拼音:gōng duàn
1.秉公判斷?!独蠚堄斡洝返谝凰幕兀骸妇屯旋R河縣替他當(dāng)堂公斷一下,仍以私了結(jié)局?!?br />2.公家判斷。如:「公事公斷」。
《漢語大詞典》:執(zhí)正(執(zhí)正)
(1).主持公道。《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使人主執(zhí)正持平,如從繩準高下?!?span id="ktbna1r" class="book">《南史·王鎮(zhèn)之傳》:“后為御史中丞,執(zhí)正不撓,百僚憚之?!?br />(2).謂駁正,糾正。 晉 袁宏 后漢紀·獻帝紀上:“臣下懦弱,莫敢執(zhí)正 夏侯 之議?!?span id="tq565si" class="book">《隋書·骨儀傳》:“時刑部尚書 衛(wèi)玄 兼領(lǐng) 京兆 內(nèi)史,頗行詭道,輒為 儀 所執(zhí)正?!?br />(3).謂秉公處治。新唐書·張鎰傳:“遂執(zhí)正其罪, 縱 得流, 鎰 貶 撫州 司戶參軍?!?span id="gurzqiv" class="book">《明史·唐龍傳》:“吏坐獄不窮竟去者數(shù)十人, 龍 獨執(zhí)正 東山 罪?!?/div>
《漢語大詞典》:肯正
秉公持正。史記·汲鄭列傳:“御史大夫 張湯 智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wù)巧佞之語、辯數(shù)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
分類:秉公持正
《漢語大詞典》:以義斷恩(以義斷恩)
用大義割斷私恩。謂秉公行事,不徇私情。《晉書·劉毅傳》:“凡所以立品設(shè)狀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虛飾名譽,相為好丑。雖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門外之事,以義斷恩?!?/div>
《漢語大詞典》:一秉大公
謂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明 張居正 《答工部郎中劉公伯燮言用人毀譽》:“僕近來用人處事,一秉大公。” 郭沫若 《王陽明禮贊》附論一:“這從社會方面說來,便是廢去私有制度而一秉大公了?!币嘧鳌?一秉至公 ”。《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 平中丞 卻不以此為輕重,委差委缺,仍舊是一秉至公?!?/div>
《國語辭典》:開明專制(開明專制)  拼音:kāi míng zhuān zhì
大權(quán)雖總攬于元首一人,但能開誠秉公,依人民的意思而為,使政法清明的政治制度。
《國語辭典》:公斷人(公斷人)  拼音:gōng duàn rén
對于私人彼此爭議時,居間秉公判斷的人。
《國語辭典》:不徇顏面(不徇顏面)  拼音:bù xún yán miàn
一切事情秉公處理,不講私情。形容處事大公無私?!锻ㄋ拙?。政治引元史。相威傳》:「世祖諭曰:『朕知卿不徇顏面?!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