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家庭醫(yī)學(家庭醫(yī)學)  拼音:jiā tíng yī xué
以生理、心理、社會、文化、風俗習慣、宗教及精神等全方位觀念為依歸,不偏重某科、某臟器,身心并重及治療的醫(yī)學。
《國語辭典》:排灣文化相(排灣文化相)  拼音:pái wān wén huà xiàng
排灣族的文化社會組織可分為地主貴族及佃農平民二大階級,農業(yè)型態(tài)則以山地原始旱田為主,采集、狩獵為副。宗教信仰方面則傾向多神教及祖先崇拜,藝術則著重在木雕手工藝方面。
《國語辭典》:社會病理學(社會病理學)  拼音:shè huì bìng lǐ xué
將社會解組、偏差行為、貧窮等現(xiàn)象視為不利社會有機體發(fā)展的「社會問題」,從而以診斷病因、治療疾病的角度研究社會問題的學術觀點,統(tǒng)稱為社會病理學。此一觀點尤其流行于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上半葉。
《國語辭典》:老人俱樂部(老人俱樂部)  拼音:lǎo rén jù lè bù
老人自組的社會團體。旨在主辦老人集會和康樂活動,以增進老人生活情趣。也作「銀發(fā)俱樂部」。
《國語辭典》:男女不親授(男女不親授)  拼音:nán nǚ bù qīn shòu
男女之間應受社會道德的規(guī)范,不作肌膚接觸。語本《禮記。曲禮上》:「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櫛,不親授?!?/div>
《國語辭典》:職業(yè)訓練所(職業(yè)訓練所)  拼音:zhí yè xùn liàn suǒ
招收社會上缺乏謀生技能的人,授以足供其立足社會的知識和技能,使其能自謀生活的訓練場所。
《國語辭典》:政治社會學(政治社會學)  拼音:zhèng zhì shè huì xué
探討政治行為和現(xiàn)象與社會結構和變遷之間關連性的社會學次領域。
《國語辭典》:同心圓理論(同心圓理論)  拼音:tóng xīn yuán lǐ lùn
第一個解釋都市社會結構的一種理論。柏格斯(Ernest Watson Burgess)于西元一九二四年提出,將人文區(qū)位學理論應用在對芝加哥的分析,解釋不同社會群體在都市區(qū)域內的分布,依土地利用空間結構形式,呈現(xiàn)出五個同心環(huán)狀地帶,最核心為中心商業(yè)區(qū),再來分別為工廠與過渡區(qū)、工人住宅區(qū)、住宅區(qū)、通勤區(qū)。
《國語辭典》:學生自治會(學生自治會)  拼音:xué shēng zì zhì huì
學生團體依據(jù)社會組織的型式與特性,在學校輔導下組成自治團體,來推展自己團體的活動,藉以培養(yǎng)學生自治與互助合作的精神。
《國語辭典》:不吃煙火食(不吃煙火食)  拼音:bù chī yān huǒ shí
1.道家認為仙人超凡脫俗,辟谷不食或不吃熟食。后用來比喻具道氣或仙氣的人。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三折:「我穿著領布懶衣,不吃煙火食,淡則淡淡中有味?!?br />2.諷刺人自命清高,或不知民間疾苦而與社會、人群脫節(jié)。含有貶義。如:「那個人自命不凡,好像不吃煙火食,人緣不好?!?/div>
《國語辭典》:板蕩識忠臣(板蕩識忠臣)  拼音:bǎn dàng shì zhōng chén
板蕩,都是《詩。大雅》中譏刺周厲王無道而導致國家動亂、社會動亂的詩篇。借指亂世?!赴迨幾R忠臣」意謂在亂世中才能識得真正忠心的臣子。如:「在安史之亂中,張巡、許遠仍堅守不屈,所謂『板蕩識忠臣』的道理,于此可見?!埂墩f岳全傳》第三八回:「鑾輿萬里困胡塵,勇士勤王不顧身。自古疾風知勁草,由來板蕩識忠臣。」
《國語辭典》:穿二尺半的  拼音:chuān èr chǐ bàn de
對軍人的蔑稱。舊時社會瞧不起軍人,所以稱穿著軍服為「二尺半」。而軍人稱穿二尺半的,則含有半長不短、半吊子的輕賤意味。
《國語辭典》:殘障福利法(殘障福利法)  拼音:cán zhàng fú lì fǎ
為維護身心障礙者之權益,保障其平等參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之機會,促進其自立及發(fā)展所制定的法律。今稱「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國語辭典》:經(jīng)濟社會學(經(jīng)濟社會學)  拼音:jīng jì shè huì xué
以經(jīng)濟現(xiàn)象、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遷之間的關系為研究主題的社會學次領域。
《國語辭典》:高齡化社會(高齡化社會)  拼音:gāo líng huà shè huì
在全部人口中,老年人占相當高比例的社會。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界定,一個國家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總人口7%以上稱為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14%以上稱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20%以上稱為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高齡化社會的特徵包括總勞動人口減少、生產(chǎn)力下降,以及老人福利支出比例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