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6詞典 2分類詞匯 144
《漢語大詞典》:循禮(循禮)
遵守禮法。戰(zhàn)國策·趙策二:“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約之以禮矣,不循禮,則待之以流殺之法?!?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稍不循禮,即遭呵禁?!?/div>
《國語辭典》:風(fēng)流事(風(fēng)流事)  拼音:fēng liú shì
不守禮法的事情?!洞筇迫厝〗?jīng)詩話中》:「便只住此中,為我作個國主,也甚好一段風(fēng)流事?!埂?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三回:「誰家沒有風(fēng)流事,別討我說出來?!?/div>
《漢語大詞典》:謹(jǐn)度(謹(jǐn)度)
慎行禮法;嚴(yán)守禮法。《孝經(jīng)·諸侯》:“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jǐn)度,滿而不溢?!?唐玄宗 注:“慎行禮法謂之謹(jǐn)度。” 晉 袁宏 《后漢紀(jì)·和帝紀(jì)下》:“蓋聞諸侯之義,以制節(jié)謹(jǐn)度為忠,然后能保其社稷,和其民人?!?明 海瑞 《規(guī)士文》:“束以青絲,欲其節(jié)制謹(jǐn)度,收斂於禮法之內(nèi)而不敢縱也?!?/div>
《漢語大詞典》:遵禮(遵禮)
遵守禮法。漢書·成帝紀(jì):“公卿列侯親屬近臣,四方所則,未聞修身遵禮、同心憂國者也?!?唐太宗 《詠司馬彪〈續(xù)漢志〉》:“觀儀不失序,遵禮方由事?!?/div>
《漢語大詞典》:規(guī)行(規(guī)行)
規(guī)規(guī)矩矩地行走。喻拘于禮法而不逾矩。 晉 陸機(jī) 《長安有狹邪行》:“規(guī)行無曠跡,矩步豈逮人?!?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信規(guī)行之未曠,知矩步之已難?!?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直諫:“拯溺不規(guī)行,療飢非鼎食?!?/div>
《漢語大詞典》:異義(異義)
(1).不同的含義;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同字異義例:“古書亦有上下文同字而異義者。”
(2).不同的觀點;新的見解。后漢書·章帝紀(jì):“其令羣儒選高才生,受學(xué)《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xué),廣異義焉。”晉書·王接傳:“﹝ 接 ﹞備覽眾書,多出異義?!?br />(3).指不同的意見,異議。 宋 蘇軾 《次韻答劉涇》:“新音百變口如鶯,異義蜂起弟子爭?!币槐咀鳌?異議 ”。
(4).道理不同。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告天何?示不自專,非出辭反面之道也,與宗廟異義?!?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故方罰矜功,而濫咎忘賢,遺存異義,公私殊異,已備前白?!?br />(5).違反常規(guī)、禮法。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傳春秋非一,本據(jù)亂而作,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徐彥 疏:“非常異義者,即 莊 四年 齊襄 復(fù)九世之讎而滅 紀(jì) , 僖 元年實與 齊桓 專封是也,此即非常之異義,言異於 文 武 時……若其常義,則諸侯不得擅滅,諸侯不得專封?!?宋 曾鞏 《為人后議》:“故為人后者,為之降其父母之服,則有之矣;為之絶其父母之名,則未之有也……今欲使從所后者為屬,而變革其父母之名,此非常異義也?!?/div>
《漢語大詞典》:服禮(服禮)
遵行禮法。韓非子·問田:“臣聞服禮辭讓,全之術(shù)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唐 杜甫 《贈特進(jìn)汝陽王》詩:“服禮求毫髮,惟忠忘寢興?!?/div>
《國語辭典》:夏禮(夏禮)  拼音:xià lǐ
夏代制定的禮法。《論語。八佾》:「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弧?/div>
分類:禮法
《漢語大詞典》:漢禮(漢禮)
(1). 漢 代禮法。 唐 李竦 《長至日上公獻(xiàn)壽》詩:“ 漢 禮方傳珮, 堯 年正捧觴?!?br />(2).漢族禮儀。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謁廟行香》:“如行 漢 禮,唱跪興四拜;行 滿 禮,唱三跪九叩頭。”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四章第一節(jié):“在這樣不同的經(jīng)濟(jì)關(guān)系基礎(chǔ)上, 夏國 建立起所謂‘蕃官’與‘ 漢 官’兩套并行的政治制度,同時也存在著‘蕃禮’與‘ 漢 禮’兩種不同的文化?!?/div>
《國語辭典》:悖禮(悖禮)  拼音:bèi lǐ
違背禮法?!缎⒔?jīng)。圣治章》:「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div>
《漢語大詞典》:名檢(名檢)
亦作“ 名儉 ”。 名譽(yù)與禮法。文選·干寶〈晉紀(jì)總論〉:“談?wù)咭蕴摫檗q而賤名儉,行身者以放濁為通而狹節(jié)信?!眱€,五臣本作“檢”。 張銑 注:“名檢,法度也?!?唐 白居易 《寄元九》詩:“身為近密拘,心為名檢縛?!?明 唐順之 《與蔡白石郎中書》之二:“ 江 左諸人,任情恣肆,不顧名檢,謂之脫灑。”《西湖佳話·南屏醉跡》:“你是個有意思的高僧,為何這等倒街臥巷,不惜名檢?”
《漢語大詞典》:官禮(官禮)
官府的禮法。管子·侈靡:“官禮之司,昭穆之離,先后功器,事之治,尊鬼而守故。戰(zhàn)事之任,高功而下死。本事,食功而省利。勸臣,上義而不能與小利,五官者,人爭其職,然后君聞?!?/div>
分類:官府禮法
《國語辭典》:踰墻(踰墻)  拼音:yú qiáng
跳墻。指不合禮法?!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九:「羅女生同月日,曾與共塾而作書生,幼謙契合金蘭,匪僅踰墻而摟處子?!?/div>
分類:合禮禮法
《國語辭典》:踰閑(踰閑)  拼音:yú xián
不守禮法?!墩撜Z。子張》:「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div>
《漢語大詞典》:法士
(1).指崇尚禮法之士。荀子·勸學(xué):“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金 蔡松年 《和子文晚望》:“高人法士互憎愛,美酒空名誰重輕?!?br />(2).即法師。 唐 徐浩 《寶林寺作》詩:“賴居茲寺中,法士多瓌能。洗心聽經(jīng)論,禮足蠲兇災(zāi)?!眳⒁姟?法師 ”。
《國語辭典》:法師(法師)  拼音:fǎ shī
1.精通佛法、善說教理并致力于修行傳法的出家人。一般也作為對出家人的敬稱。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侍上真子,聽契玄法師講觀音經(jīng)?!?br />2.遵守師承?!斗痖_解梵志阿颰經(jīng)》:「沙門所說,言必法師,其所不聞,不得意造?!?br />3.精通道法,可為人師或進(jìn)行法事的道士?!短屏洹>硭?。尚書禮部。祠部郎中》:「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戒律師。」《水滸傳》第四十七回:「說這廝也好大膽,獨自一個來做細(xì)作,打扮做個解魘法師,閃入村里來?!挂沧鳌阜ü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