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百雜碎
【佛學大辭典】
(雜語)細碎其物也。傳燈錄七大梅章曰:「龐居士因問大梅常和尚,久聞大梅,未審梅子熟未也?師云:何處著觜?居士云:百雜碎。師展手云:還我核子來。居士無語?!?/div>
山羊角碎金剛
【佛學大辭典】
(雜語)智度論三十一曰:「不知破金剛因緣,故以為牢因,若知著龜背上以山羊角打破,則知不牢固?!?/div>
金剛摧碎陀羅尼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宋慈賢譯。惟為咒語。
法藏碎金錄
【佛學大辭典】
(書名)十卷。宋晁迥撰。皆融會佛理,隨筆記載。亦宗門語錄之類。其曰碎金,取世說新語安石碎金義也。孫覿謂其宗向佛乘,以老莊儒書匯而為一。明嘉靖乙巳,迥裔孫瑮始從內(nèi)閣錄出鋟板以行。改其名曰迦談。今仍從迥原名。見四庫提要。
粉骨碎身
【佛學大辭典】
(雜語)為法恩碎其身粉其骨也。證道歌曰:「粉骨碎身未足酬?!怪褂^五曰:「香城粉骨,雪嶺投身。」粉骨者,如常啼菩薩于香城學般若時。大品般若菩薩陀波崙品曰:「常啼既得法已,自恨無供世尊者,忽遇城中豪富長者不安,欲人骨髓合藥,即時敲骨出髓,賣與長者,以所得金,買種種花香供養(yǎng)于佛。」碎身者如釋迦于因中在雪山,為羅剎舍全身以求半偈。出于涅槃經(jīng)十四。(參見:雪山童子)
雪山童子
【佛學大辭典】
(本生)與雪山大士同。
瓶碎失寶
【佛學大辭典】
(譬喻)瓶即天德瓶也。智度論十三曰:「譬如有人,常供養(yǎng)天。其人貧窮,一心供養(yǎng),滿十二歲,求索富貴。天憫此人,自現(xiàn)其身,與一器,名曰德瓶,而語之言:所須之物,復此瓶出。其人得已,應意所欲,無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馬車乘,七寶具足。供給賓客,事事無乏??蛦栔裕喝晗蓉毟F,今日所由得如此富?答言:我得天瓶,瓶能出種種眾物,故富如是。客言出瓶見示,并所出物,即為出瓶。瓶中引出種種眾物,其人憍佚,立瓶上舞,瓶即破壞。一切眾物,亦一時滅。持戒之人,亦復如是。種種妙樂,無愿不得,若人破戒,驕佚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利?!?/div>
碎身舍利
【佛學大辭典】
(術語)如多寶塔中所現(xiàn)之多寶佛存全體者,謂為全身舍利。如釋迦佛之舍利,謂之碎身舍利。諸法從緣四句之偈,謂之法身舍利。(參見:舍利)
舍利
【佛學大辭典】
(動物)S/a%ri,鳥名?!居帧可崂ケ惹鹬该崂?。(參見:舍利弗)?!居帧浚ㄐg語)新作設利羅,室利羅,佛之身骨也。又總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鎦績霏雪錄曰:「舍利,按佛書室利羅,或設利羅。此云骨身,又云靈骨。有三種色:白色骨舍利,黑色發(fā)舍利,赤色肉舍利?!菇鸸饷鹘?jīng)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重?!褂衷唬骸干崂墙涠ɑ鬯剐?,甚難可得,最上福田?!剐袅x六曰:「舍利,正音設利羅,譯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華玄贊二曰:「梵云設利羅,體也。舍利者,訛也?!咕闵峁庥洶嗽唬骸格W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羅。唐言體,佛身體也。舊云舍利,訛也?!官Y持記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遺身。即死尸也?!筍/ari^ra。
【佛學常見辭匯】
1。鳥名。2。舍利弗母親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薩、羅漢、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結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為骨舍利,赤色為血肉舍利,黑色為發(fā)舍利,也有雜色的,那是綜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無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間無物能損壞,菩薩以下,其堅度便相應減少。
【俗語佛源】
梵語sarira,亦稱舍利子,意為骨身、遺骨。原來,「所遺骨分,通名舍利」。(《翻譯名義集》卷五)實際上,舍利專指佛、高僧的遺骨。舍利可分為骨舍利、發(fā)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說是都屬于骨舍利。佛家傳說,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煉就的,多作堅硬珠狀,五彩耀目。《魏書·釋老志》說:釋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靈骨分碎,擊之不壞,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驗,胡言謂之舍利」。經(jīng)中載有八國國王分取舍利,建塔供養(yǎng)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請鳳翔法門寺佛骨舍利入大內(nèi)供養(yǎng)。其中唐憲宗元和年間迎佛骨時,遭到韓愈的激烈反對,歷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稱為「佛牙」,相傳帝釋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養(yǎng),故佛牙備受青睞。法顯、玄奘西游時,都見到過佛牙。釋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師獲得,受到歷代帝王的供養(yǎng),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來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遺骨。入《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見火中一道青煙,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權)
摧碎佛頂
【佛學大辭典】
(菩薩)佛頂尊之一。(參見:佛頂尊)
雜碎衣
【佛學大辭典】
(衣服)三衣中大衣之異名。以割截之條數(shù)最多故也。六物圖曰:「梵云僧伽梨,此云雜碎衣,條相多故。」此解恐為不妥。當是拾集破碎雜布所作之衣之意。即糞掃衣也。
粉身碎骨
【俗語佛源】
其意原指為求佛法而不惜生命,《大品般若經(jīng)·菩薩陀波侖品》說,有一菩薩在求法時,「自恨無供世尊者,忽遇城中豪富長者不安,欲人骨髓合藥,即時敲骨出髓,賣與長者,以所得金,買種種花香供養(yǎng)于佛?!固啤ばX《證道歌》亦說:「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购筠D變?yōu)橹邑懹谀骋皇聵I(yè)或某一人物。唐·顏真卿《馮翊太守上表謝》有「誓當粉身碎骨,少酬萬一」;北宋·蘇《為兄軾下獄上書》有「洗心改過,粉骨報效」句;明·于謙《石灰詩》:「千錘百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膾炙人口。(純一)
碎塵喻
【三藏法數(shù)】
謂以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人間百年,但取一塵;取盡此塵,乃為一劫,是名碎塵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