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硫磺  拼音:liú huáng
一種非金屬元素,呈黃色固體狀。參見「硫黃」條。
《國語辭典》:硫磺群島(硫磺群島)  拼音:liú huáng qún dǎo
Volcano Islands
群島名。位于太平洋小笠原群島南部,由火山巖組成。行政上隸屬于日本東京,并于群島中的硫磺島設立海上自衛(wèi)隊和觀測氣象的基地。群島上富產硫磺礦、椰子、可可、香蕉等。
《國語辭典》:硫磺谷  拼音:liú huáng gǔ
一種位于火山地帶的特殊地理景觀。二氧化硫從地表噴出,在出口處遇冷凝結成金黃色的硫黃結晶。經常形成于火山谷口,故稱為「硫磺谷」。如陽明山的小油坑。
《國語辭典》:硫磺泉  拼音:liú huáng quán
一種含硫化氫的溫泉,與火山作用同期或火山作用后期地下巖漿庫的熱源釋放有關。通常形成天然的溫泉,有治療皮膚病的功用。也稱為「硫酸鹽泉」。
《漢語大詞典》:神驚石(神驚石)
指半白半黑的硫磺。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石硫黃﹝集解﹞引 蘇頌 曰:“硫黃赤色者名石亭脂;青色者名冬結石;半白半黑者名神驚石。”
分類:半白硫磺
《漢語大詞典》:天龍(天龍)
(1).天上的龍。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 葉公 子高 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中有不死庭,天龍盡四向?!?br />(2).佛教語。謂諸天與龍神。《法華經·序品》:“天龍恭敬,不以為喜?!?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一:“遙知法會 靈山 在,八部天龍禮我言?!?br />(3).房宿第三星之名。《星經》卷上:“三名天龍,四名天馬?!?br />(4).山名。在 山西省 太原縣 境。產硫磺。山壁有 北魏 拓跋氏 所造凹形佛像,是美術雕刻史上有價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部·蜈蚣。
《漢語大詞典》:陽石(陽石)
(1).指雄黃、硫磺、鐘乳石之類性熱的石藥。《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扁鵲 曰:‘陰石以治陰病,陽石以治陽病?!?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石四·陽起石:“《庚辛玉冊》云:‘陽起,陽石也。 齊州 揀金山 出者勝,其尖似箭鏃者力強,如狗牙者力微,置大雪中倏然沒者為真?!眳⒁姟?陽起石 ”。
(2).指 漢 陽石公主 。 漢 張衡 《西京賦》:“丞相欲以贖子罪, 陽石 污而 公孫 誅?!眳㈤?span id="gjbogdf" class="book">《漢書·公孫賀傳》。
(3).古城名。在今 安徽省 霍丘縣 東南。 南朝 梁 天監(jiān) 二年, 后魏 以降將 陳伯之 為 江州 刺史屯 陽石 ,即此。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壽州》。
《國語辭典》:陽起石(陽起石)  拼音:yáng qǐ shí
礦物名,一種角閃石。顏色為深綠色,晶體呈扁平柱狀、粒狀或針狀聚集。常見于片麻巖與片巖中。
《漢語大詞典》:烏銀(烏銀)
(1).用硫磺熏炙和特殊方法熔鑄的黑色的銀。 唐 孟郊 《答友人贈炭》詩:“青山白屋有仁人,贈炭價重雙烏銀?!?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xù)集·張氏銀窖》:“彼方毀舊垣,再筑,於舊基得烏銀數(shù)十大笏?!?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一·銀﹝附錄﹞“烏銀”引 陳藏器 曰:“今人用硫黃薰銀,再宿瀉之,則色黑矣。工人用為器,養(yǎng)生者以器煮藥。兼于庭高一二丈處,夜承露醴飲之,長年辟惡?!?span id="qcpmasz" class="book">《紅樓夢》第四十回:“每人一把烏銀洋鏨自斟壺,一個十錦琺瑯杯。”
(2).炭的別名。 宋 楊萬里 《雪晚舟中生火》詩:“烏銀見火生緑霧,便當水沉一濃炷?!?清 曹寅 《瓶中月季花戲題》詩:“繭糊房棱爇烏銀,北地催花百樣新。”
《漢語大詞典》:寒食散
古代藥名。服后宜吃冷食,故名。配劑中主要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鐘乳石、硫磺等五種礦石,因又稱五石散。相傳其方始于 漢 代, 魏 晉 南北朝 名士服用此散,成為一時的風氣。往往有服后殘廢致死的。世說新語·言語“ 何平叔 云服五石散” 劉孝標 注引 秦丞相 《寒食散論》:“寒食散之方,雖出 漢 代,而用之者寡,靡有傳焉。 魏 尚書 何晏 首獲神效,由是大行於世,服者相尋也?!?宋 蘇軾 《東坡志林·司馬遷二大罪》:“ 晏 ( 何晏 )少而富貴,故服寒食散以濟其欲,無足怪者。彼其所為,足以殺身滅族者日相繼也,得死於寒食散,豈不幸哉!” 魯迅 《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普通發(fā)冷宜多穿衣,吃熱的東西。但吃藥后的發(fā)冷剛剛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澆身。倘穿衣多而食熱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石散一名寒食散。”參閱《余嘉錫論學雜著·寒食散考》。
《國語辭典》:火摺子  拼音:huǒ zhé zi
1.舊日夜行用來取亮照明的東西。
2.舊時戲劇中施放火彩的用具。用火紙、松香、硫磺等制成。
《國語辭典》:瀝青炭(瀝青炭)  拼音:lì qīng tàn
一種含多量揮發(fā)物及硫磺的煤。色黑,光澤似瀝青。燃燒時多煙,焰黃。也稱為「瀝青煤」、「煙煤」。
《國語辭典》:痱子粉  拼音:fèi zi fěn
含滑石粉及香料等,能吸收汗液,滑爽皮膚,也可減少痱子發(fā)生。也稱為「爽身粉」。
《國語辭典》:火寸  拼音:huǒ cùn
一種引火的條狀物。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五。發(fā)燭》引宋。陶公谷《清異錄》:「夜有急,苦于作燈之緩。有知者,批杉條,染硫黃,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燄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貨者,易名『火寸』?!?/div>
《國語辭典》:膠木(膠木)  拼音:jiāo mù
1.將硫磺加入橡膠加熱所制成的塑料。質硬。多用為電器的絕緣材料。
2.用熱與壓力促使酚與甲醛縮合而成的塑膠。質堅固平滑。具良好的絕緣性及耐酸堿性。也稱為「電木」。
《國語辭典》:硫化  拼音:liú huà
將生橡膠、硫磺和炭黑等放進容器里,通入高壓蒸氣加熱,使橡膠起化學作用,而變成硫化橡膠??稍龃罂箯埩Γ乐箯椥缘臏p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