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80—841 【介紹】: 唐僧。果州西充人,俗姓何。曾第進士。于遂州遇道圓禪師,即從其出家受教。又從拯律師受具足戒。文宗大和九年召問佛法大義,賜紫衣為大德。武宗會昌初坐滅于興福寺塔院。宣宗追謚定慧禪師。有《華嚴經行愿品別行疏鈔》、《注華嚴法界觀門》、《圓覺經大疏》等。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宗密俗姓何氏。果州西充縣人。元和二年依遂州道圓禪師出家。住終南山草堂寺。太和三年賜紫。會昌元年卒于興福塔院。年六十二。謚定慧禪師。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七 傳宗科(五)
姓何氏。果州西充人也。家素業(yè)儒。蚤歲欲以所學于世取名位。元和二年。偕計吏入京。道謁遂州圓禪師。一見未及語。深有所欣慕。遽從薙染。頃之進具于拯律師。尋謁荊南張。張曰。傳教人也。后當宣導于都邑。復謁洛陽照。照曰。菩薩人也。誰能識之。晚謁上都華嚴觀。觀曰。毗盧華藏從我游者其惟汝乎。初居鄉(xiāng)里。嘗赴齋民家。偶受經。得圓覺閱之。妙領義趣。于是誓傳是經。又因漢上病僧授華嚴。即能講演。由是著華嚴圓覺涅槃金剛起信唯識盂蘭盆法界觀行愿經四分律等疏鈔。及法義類例。禮懺脩證。圖傳篡略。諸宗禪言為禪藏。并酬答書偈等。凡二百馀卷。圖六面。皆本一心而貫諸法。顯真體而融事理。超群有于對待。冥物我而獨運者矣。累入內殿。詢問秘要。大和二年。慶成節(jié)。詔賜紫方袍為大德。尋請歸山。會昌元年正月六日坐逝于興福院。貌加潤悅。其年二月十三日。道俗奉全身。茶毗干圭峰。獲舍利藏之石室。俗齡六十二。法臘三十四。 密始與宰臣李訓善。甘露之禍。宦官率禁兵。所遇屠戮。王涯賈餗舒元輿奔入終南。依密避難。訓亦在。且求剪發(fā)以匿。不可。因走龍翔仇士良命逮密。至左軍立之廷。而數(shù)其不告之罪。趣使害之。密徐曰。貧道識訓久。亦知其每有反叛意。然而舍身命。以救一切。此吾本師遺訓。故遵守惟謹。今日之死因所甘心?;鹿亵~恒志憫其誠。而奏釋之。聞者為出涕。相國裴休嘗著論以辟?;蛘邔W行不純之議。多不錄。宣宗御極。謚定慧禪師塔號青蓮。
宋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第二之三
釋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人也。家本豪盛少通儒書。欲干世以活生靈。負俊才而隨計吏。元和二年偶謁遂州圓禪師。圓未與語密。欣然而慕之。乃從其削染受教。此年進具于拯律師。尋?荊南張。張曰。汝傳教人也。當宣導于帝都。復見洛陽照禪師。照曰。菩薩人也。誰能識之。末見上都華嚴觀。觀曰。毗盧華藏能隨我游者其唯汝乎。初在蜀因齋次受經。得圓覺十二章。深達義趣誓傳是經。在漢上因病僧付華嚴句義。未嘗隸習。即爾講之。由是乃著圓覺華嚴及涅槃金剛起信唯識盂蘭盆法界觀行愿經等疏鈔及法義類例禮懺修證圖傳纂略。又集諸宗禪言為禪藏??偠蛑?。并酬答書偈議論等。又四分律疏五卷鈔懸談二卷。凡二百許卷。圖六面。皆本一心而貫諸法。顯真體而融事理。超群有于對待。冥物我而獨運矣。密累入內殿問其法要。大和二年慶成節(jié)。徵賜紫方袍為大德。尋請歸山。會昌元年正月六日坐滅于興福塔院。儼若平日容貌益悅。七日遷于函。其自證之力可知矣。其月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于圭峰。二月十三日茶毗得舍利數(shù)十粒。明白而潤大。后門人泣而求諸煨中必得而歸。悉斂藏于石室。其無緣之慈可知矣。俗齡六十二。僧臘三十四。遺誡令舁尸施鳥獸。焚其骨而散之勿塔。勿得悲慕以亂禪觀。每清明上山。必講道七日而后去。其馀住持儀則當合律科。違者非吾弟子。初密道既芬馨名惟炟赫。內眾慕膻既如彼。朝貴答響又如此。當長慶元和已來。中官立功。執(zhí)政者孔熾。內外猜疑人主危殆。時宰臣李訓酷重于密。及開成中偽甘露發(fā)。中官率禁兵五百人出閤。所遇者一皆屠戮。時王涯賈餗舒元輿。方在中書會食。聞難作奔入終南投密。唯李訓欲求剪發(fā)匿之從者止之。訓改圖趨鳳翔。時仇士良知之。遣人捕密入左軍。面數(shù)共不告之罪將害之。密怡然曰。貧道識訓年深。亦知其反叛。然本師教法遇苦即救。不愛身命死固甘心。中尉魚恒志嘉之。奏釋其罪。朝士聞之扼腕出涕焉?;蛟弧C軒煘槎U耶律耶經論耶。則對曰。夫密者四戰(zhàn)之國也。人無得而名焉。都可謂大智圓明自證利他大菩薩也。是故裴休論撰云。議者以師不守禪行而廣講經論。游名邑大都以興建為務。乃為多聞之所役乎。豈聲利之所未忘乎。嘻議者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夫一心者萬法之總也。分而為戒定慧。開而為六度。散而為萬行。萬行未嘗非一心。一心未嘗違萬行。禪者六度之一耳。何能總諸法哉。且如來以法眼付迦葉不以法行。故自心而證者為法。隨愿而起者為行。未必常同也。然則一心者萬法之所生。而不屬于萬法。得之者則于法自在矣。見之者則于教無礙矣。本非法不可以法說。本非教不可以教傳。豈可以軌跡而尋哉。自迦葉至富那奢。凡十祖皆羅漢所度。亦羅漢。馬鳴龍樹提婆天親始開摩訶衍。著論釋經。摧滅外道。為菩薩唱首。而尊者阇夜獨以戒力為威神。尊者摩羅獨以苦行為道跡。其他諸祖或廣行法教?;驅P亩U寂?;蛳s蛻而去?;蚧鸹鴾纭;蚺蕵湟允窘K?;蚴芎Χ鴥攤J悄朔ū赝胁槐赝?。且循轍跡者非善行。守規(guī)墨者非善巧。不迅疾無以為大牛。不超過無以為大士。故師之道也。以知見為妙門。寂凈為正味。慈忍為甲盾?;蹟酁閯γ?。破內魔之高壘。陷外賊之堅陣。鎮(zhèn)撫邪雜解釋縲籠。遇窮子則叱而使歸其家。見貧女則呵而使照其室。窮子不歸貧女不富。吾師恥之。三乘不興四分不振。吾師恥之。忠孝不并化荷擔不勝任。吾師恥之。避名滯相匿我增慢。吾師恥之。故遑遑于濟拔汲汲于開誘。不以一行自高。不以一德自聳。人有依歸者不俟請則往矣。有求益者不俟憤則啟矣。雖童幼不簡于應接。雖驁很不怠于叩勵。其以闡教度生助國家之化也如此。故親師之法者。貧則施。暴則歛。剛則隨。戾則順?;鑴t開。墮則奮。自榮者慊。自堅者化。徇私者公。溺情者義。凡士俗有舍其家與妻子同入其法分寺而居者。有變活業(yè)絕血食持戒法。起家為近住者。有出而修政理。以救疾苦為道者。有退而奉父母以豐供養(yǎng)為行者。其馀憧憧而來欣欣而去。揚袂而至實腹而歸。所在甚眾不可以紀。真如來付囑之菩薩。眾生不請之良友。其四依之人乎。其十地之人乎。吾不識其境界庭宇之廣狹深淺矣。議者又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其為識達大人之所知心為若此也。密知心者多矣。無如升平相國之深者。蓋同氣相求耳。宣宗再闡真乘。萬善咸秩。追謚曰定慧禪師。塔號青蓮。持服執(zhí)弟子禮四眾數(shù)千百人矣。 系曰。河東相國之論撰。所謂極其筆矣。然非夫人之為極筆。于他人豈極其筆乎。觀夫影響相隨未始有異也。影待形起。響隨聲來。有宗密公。公則有裴相國。非相國曷能知密公。相續(xù)如環(huán)未嘗告盡。其二公之道如然。則知諦觀法王法。則密公之行甚圓。應以宰官身。則裴相之言可度。今禪宗有不達而譏密不宜講諸教典者。則吾對曰。達磨可不云乎。吾法合了義教。而寡學少知自既不能。且與煩惑相應可不嫉之乎?;蛴姓V密不宜接公卿而屢謁君王者。則吾對曰。教法委在王臣。茍與王臣不接。還能興顯宗教以不。佛言。力輪王臣是歟。今之人情見近王臣者則非之。曾不知近王臣人之心。茍合利名則謝君之誚也?;蛑篂樽诮逃H近。豈不為大乎。寧免小嫌嫌之者。亦嫉之耳。若了如是義。無可無不可。吁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大和中。徵入內。賜紫衣。帝累問法要。朝士歸慕。裴相國深入堂奧。受教為外護。師以禪教學者互相非毀。遂著禪源諸詮一藏。其序略曰。禪是天竺之語。源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名為禪。此性是禪。之本源。故名禪源。忘情契之。是禪行。如談禪理。而不說禪行。是不辨華竺之音也。況此真性非惟是禪門之源。亦是萬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眾生迷悟之源。故名如來藏識。亦是諸佛。萬德之源。故名佛性。亦是菩薩萬行之源。故名心地。萬行不出六波羅密。禪者但是六中之一。當其第五。豈可都目。真性為一禪行哉。三乘人。欲求圣道。必須修禪。離此無門。惟頓悟自心。本來清凈。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凈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5 【介紹】: 宋僧。撫州臨川人,俗姓聞。幼孤族寒,依建昌永安圓覺律師為童子,尋祝發(fā)具戒。后謁翠巖可真禪師,言下大悟??烧嫒爰?,乃往溈山,講法無虛日,常自役作十有四年。哲宗紹圣初,詔住開封大相國寺智海禪院。哲宗召見延和殿。不久讜偈示寂。為人剛簡有高識,有舍利塔分溈山、京師兩處。
全宋詩
釋真如(?~一○九五),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俗姓聞。住大溈寺,稱慕哲真如禪師,乃南岳下十二世,翠巖真禪師法嗣。哲宗紹圣二年卒(《五燈會元》卷一二)。
禪林僧寶傳·卷第二十五
禪師名慕哲。出于臨川聞氏。聞族寒。哲又幼孤。去依建昌永安圓覺律師。為童子。試所習。得度具戒。為人剛簡有高識。以荷法為志。以精嚴律身。翠巖真禪師。游方時。哲能識之。真好暴所長。以蓋人。號真點??。所至犯眾怒。非笑之。哲與之周旋二十年。雖群居。不敢失禮。真住兩剎。哲陰相之成法席。有來學者。且令見哲侍者。謂人曰。三十年后。哲其大作佛事。真歿。塔于西山。心喪三年。乃去依止黃檗。遂游湘中。一缽云行。鳥飛去留。為叢林重輕。謝師直守潭州。聞其風而悅之。不可致。會岳麓法席虛。盡禮迎以為出世。累日而后就。俄遷住大溈。眾二千指。為所約束。人人自律。唯粥罷。受門弟子問道。謂之入室。齋罷必會大眾茶。諸方才月一再。而哲講之無虛日。放參罷。哲自役作使。令者在側如路人。晨香夕燈。十有四年。夜禮拜持茅。視殿廡燈火。倦則以帔蒙首。假??三圣堂。初猶浴。至老不浴者十馀年。紹圣元年有 詔。住大相國寺智海禪院。京師士大夫。想見風裁。叢林以哲靜退。以畏煩鬧。不敢必其來。哲受詔欣然。俱數(shù)衲子至。解包之日。傾都來觀。至謂一佛出世。院窄而僧日增。無以容。則相枕地臥。有請限之者。哲曰。僧佛祖所自出。厭僧厭佛祖也。安有名為傳法。而厭佛祖乎。汝安得不祥之言哉。哲愛人以德。事不合必面折之。說法少緣飾。貴賤一目。問學者。趙州洗缽話。上人如何會。僧擬對。哲以手托之曰。歇去。自其分座接納。至終未嘗換機。明年十月初八日。無疾說偈。與眾別。良久遂化。阇維得舍利。大如豆。光潔明徹。目睛齒爪。皆不壞。門弟子分塔溈山京師兩處。 贊曰。真如平生。以身為舌。說比丘事。及其霜露果熟。則眾圣推出。予觀其潛行密用。于山間樹下。至于死生之際。奇瑞之驗。乃在或天子之都。其亦乘愿力。而至者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四川漢州人,號真如子。由貢生官主簿。有《真如子醒言》。

人物簡介

簡介
又名藎誼、字忠夫,又字真如,號退庵,浙江海寧人。明萬歷四十六年(一六一八)舉人。有《射山詩馀》。
隨緣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如法相三論于權大乘,立真如凝然不作所法,謂萬物之本體,真實如常,不變不動,此不變不動之真如為所依,而因緣之事相安立也。然則真如為體,萬物為相,體與相,雖所依畢竟不離,然彼此本來各別,如合木與石也。如華嚴天臺,為實大乘,于真如立二相,一為不變真如。二為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之邊,雖如彼權大乘所言,然謂真如不止于不變之一邊,更有隨緣之用,應外來之緣而現(xiàn)森羅萬象,猶如不變之水,依外緣之風,而起千波萬波也。其所起之波,猶不失水之性,森羅萬象之事相,猶無變不變之真如性者,故萬法即真如,真如即萬法也。蓋真如有隨緣之德,故真如即萬法也。而真如又具不變之性,故萬法即真如也。起信論曰:「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雇x記中本曰:「一如來藏心含于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也。(中略)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也?!菇疱C論曰:「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br />【佛學常見辭匯】
二種真如之一。(參見:二種真如)
【三藏法數(shù)】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隨緣真如之波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不變真如比水,隨緣真如較波。此波有二,根本無明為緣,攪亂平等一味之性海,而作善惡之業(yè),感苦樂之果,升沈六道者,凡夫自身隨緣真如之波也。又吹于大悲之風,現(xiàn)種種之境,化種種之身,布種種之教者,佛菩薩為他隨緣真如之波也。
離言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二真如之一。離心念之相,離言說之相,真如之法體也。
【佛學常見辭匯】
二真如之一。(參見:二真如)
【三藏法數(shù)】
謂真如之體,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言說相,故名離言真如。
二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有種種,一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也。隨無明之緣而起九界之妄法是為隨緣真如,雖隨緣而為妄法,然其真性不變,謂之不變真如。因隨緣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不變真如故,萬法即真如。是華嚴之終教,天臺之別教已上所談也。二空真如,不空真如也。真如究竟離染法而如明鏡,是云空真如,真如具一切凈法,如明鏡之現(xiàn)萬象,謂之不空真如。是亦起信論等之說。三清凈真如,染凈真如也。是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之異名,出于釋摩訶衍論三。四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也。眾生所具之真如云有垢真如,諸佛所顯之真如云無垢真如。此為大乘止觀二所說。五在纏真如,出纏真如也。是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之異名。出于起信論疏。六生空真如,法空真如也??杖宋叶@之真如曰生空真如,空法我而所顯之真如曰法空真如。此為唯識論所說。七依言真如,離言真如也。真如之體,本來離言辭之相,離心念之相,是云離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說而顯其相,是云依言真如。是亦起信論所說。八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也。是依言真如離言真如之異名。探玄記等所說。九相待真如,絕待真如也,是亦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之異名。華嚴大疏鈔所說。
【佛學常見辭匯】
1。隨緣真如和不變真如。隨無明之緣而起九界的妄法,叫做隨緣真如;雖隨緣而為妄法,但其真性不變,叫做不變真如。因隨緣真如故,真如就是萬法,因不變真如故,萬法就是真如。2。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有垢真如是眾生所有的真如;無垢真如是諸佛所顯的真如。3。在纏真如和出纏真如。這是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的別名。4。生空真如和法空真如??杖宋抑笏@的真如叫做生空真如;空法我之后所顯的真如叫做法空真如。5。依言真如和離言真如。真如之體,本來就是離言詞之相和心念之相,叫做離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說而顯其相,叫做依言真如。6。安立真如和非安立真如。這是依言真如和離言真如的別名。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安立真如〕,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三藏法數(shù)】
(出起信論疏)
〔一、離言真如〕,謂真如之體,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言說相,故名離言真如。
〔二、依言真如〕,謂真如之體,性本虛融,不礙言說,以依言說能顯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三藏法數(shù)】
(出起信論疏)
〔一、不變真如〕,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寂靜,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薰真如法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唐不空譯。說二種之香印。有圖。(參見:香印)
香印
【佛學大辭典】
(雜名)同于香篆。(參見:香篆)。象器箋十九曰:「希叟曇禪師廣錄禪房十事香印頌云:要識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燒炷旃檀牛糞,衲僧鼻孔校穿?!?/div>
二空真如
【佛學常見辭匯】
我空真如和法空真如。二乘圣者,悟人我空無之理,名人空、我空、生空,悟后所證的真如境界,即我空真如。菩薩悟法空之理,悟后所證的真如境界,即法空真如。
真如無為
【佛學常見辭匯】
謂真如法性,離于造作,本自無為。
諸法真如
【佛學常見辭匯】
以法空觀,觀法空之后,所得的真如,叫法空真如,若觀諸法皆空,即得諸法真如。
十種真如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圓成實性,即諸法勝義。所謂一真法界,亦即名為真如。言真如者,真實而不虛妄,如常而無變易也。十真如者,雖真如性實無差別,而隨勝德假立十種:
一、遍行真如 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
二、最勝真如 謂此真如具無邊德,于一切法最為勝故。
三、勝流真如 謂此真如所流教法,于馀教法極為勝故。
四、無攝受真如 謂此真如,無所系屬,非我執(zhí)等所依取故。
五、類無別真如 謂此真如,類無差別,非如眼等類有異故。
六、無染凈真如 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后方凈故。
七、法無別真如 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
八、不增減真如 謂此真如,離增減執(zhí),不隨凈染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現(xiàn)相現(xiàn)土俱自在故。
九、智自在所依真如 謂若得此真如已,于無礙解得自在故。
十、業(yè)自在等所依真如 謂若證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切神通作業(yè)總持定門皆自在故。
真如門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栐唬骸溉羧缡橇x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于念,名為得入。」
二真如熏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
一、自體相熏習者 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yè),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fā)心修行。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后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勾鹪唬骸刚嫒绫疽?,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恒河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于無明所起前后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嚯m有外緣之力,有內凈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愿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br />二、用熏習者 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一、差別緣者 此人依于諸佛菩薩等,從初發(fā)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于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冤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此緣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近緣 速得度故。
二者、遠緣 久遠得度故。
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增長行緣。
二者、受道緣。
二、平等緣者 一切諸佛菩薩,皆愿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常恒不舍,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xiàn)作業(yè)。所謂眾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唯識真如
【三藏法數(shù)】
識,即心也。謂一切行業(yè)皆由識心而起,而此識心,全由真如之理變現(xiàn),是名唯識真如。論云:了別一切行,唯是識性。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