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法性宗  拼音:fǎ xìng zōng
佛教宗派名。凡闡述真如不空,一切存在,都是法性隨緣而起的大乘佛教宗派。如華嚴、天臺、禪宗等。簡稱為「性宗」。
真如一實
【佛學大辭典】
(術語)真如即一實之理。教行信證文類三本曰:「真如一實之信海?!?/div>
二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有種種,一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也。隨無明之緣而起九界之妄法是為隨緣真如,雖隨緣而為妄法,然其真性不變,謂之不變真如。因隨緣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不變真如故,萬法即真如。是華嚴之終教,天臺之別教已上所談也。二空真如,不空真如也。真如究竟離染法而如明鏡,是云空真如,真如具一切凈法,如明鏡之現(xiàn)萬象,謂之不空真如。是亦起信論等之說。三清凈真如,染凈真如也。是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之異名,出于釋摩訶衍論三。四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也。眾生所具之真如云有垢真如,諸佛所顯之真如云無垢真如。此為大乘止觀二所說。五在纏真如,出纏真如也。是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之異名。出于起信論疏。六生空真如,法空真如也??杖宋叶@之真如曰生空真如,空法我而所顯之真如曰法空真如。此為唯識論所說。七依言真如,離言真如也。真如之體,本來離言辭之相,離心念之相,是云離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說而顯其相,是云依言真如。是亦起信論所說。八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也。是依言真如離言真如之異名。探玄記等所說。九相待真如,絕待真如也,是亦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之異名。華嚴大疏鈔所說。
【佛學常見辭匯】
1。隨緣真如和不變真如。隨無明之緣而起九界的妄法,叫做隨緣真如;雖隨緣而為妄法,但其真性不變,叫做不變真如。因隨緣真如故,真如就是萬法,因不變真如故,萬法就是真如。2。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有垢真如是眾生所有的真如;無垢真如是諸佛所顯的真如。3。在纏真如和出纏真如。這是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的別名。4。生空真如和法空真如。空人我之后所顯的真如叫做生空真如;空法我之后所顯的真如叫做法空真如。5。依言真如和離言真如。真如之體,本來就是離言詞之相和心念之相,叫做離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說而顯其相,叫做依言真如。6。安立真如和非安立真如。這是依言真如和離言真如的別名。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
〔一、安立真如〕,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三藏法數(shù)】
(出起信論疏)
〔一、離言真如〕,謂真如之體,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言說相,故名離言真如。
〔二、依言真如〕,謂真如之體,性本虛融,不礙言說,以依言說能顯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三藏法數(shù)】
(出起信論疏)
〔一、不變真如〕,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寂靜,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語出于金剛經(jīng)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够蛟谱孕郧鍍粜?,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zhí),后簡依他。或真以簡有漏非虛妄故,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探玄記八曰:「不壞曰真,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后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后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勾蟪酥褂^曰:「此心即自性清凈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雇撟⑾略唬骸刚嫒缡侵T法正體?!菇绦行抛C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xiàn)報應化種種身也?!闺s阿含經(jīng)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br />【佛學常見辭匯】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變隨緣二真如」又起信論疏云二真如:
一、不變真如 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清凈,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名不偽,如名不異。謂常以妙觀觀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fā),是名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如者,乃真實無妄之理,即法性土之體也。此清凈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無相,土亦如是,身土雖分,體原不二,故真如為體也。
【三藏法數(shù)】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七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流轉(zhuǎn)真如,謂有為法流轉(zhuǎn)之實性也。二實相真如,謂顯于二無我之實性也。三唯識真如,謂染凈法之唯識實性也。四安立真如,謂苦諦之實性也。五邪行真如,謂集諦之實性也。六清凈真如,謂滅諦實性也。七正行真如,謂道諦之實性也。流轉(zhuǎn)安立邪行之三真如不通于佛,又實相唯識清凈之三真如為根本智之境,馀四者為后得智之境。是約于詮門以義說而說為七,若廢詮而論如之體則七即一如也。見解深密經(jīng)分別瑜伽品,唯識論八。
【三藏法數(shù)】
(出瑜伽師地論)
〔一、流轉(zhuǎn)真如〕,流轉(zhuǎn),即運動之義。真如者,真名不偽,如名不異也。謂諸眾生造作一切行業(yè),流轉(zhuǎn)生死,而真如之體,本無動搖,然亦不妨隨緣轉(zhuǎn)變。論云:一切行無先后性。是也。(無先后性者,謂于一切行業(yè),不離真如之理性故也。)
〔二、實相真如〕,無虛妄相,故名實相。謂一切法中,無人、法二執(zhí)也。人執(zhí)者,于諸法中計著假名,執(zhí)以為我。法執(zhí)者,于五陰身執(zhí)為實法,計我所有。若能了此二執(zhí)皆空,即是實相真如之理也。論云: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是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梵語補特伽羅,華言人,又云數(shù)取趣。)
〔三、唯識真如〕,識,即心也。謂一切行業(yè)皆由識心而起,而此識心,全由真如之理變現(xiàn),是名唯識真如。論云:了別一切行,唯是識性。是也。
〔四、安立真如〕,安立,即建立之義。謂如來所說一切眾生色身業(yè)行有為之法,迷真逐妄,受生死苦,皆依真如之體建立,是名安立真如。論云:我所說諸苦圣諦。是也。(苦圣諦者,圣,正也。諦,即審實不虛之義。謂諦了生死實是苦也。)
〔五、邪行真如〕,謂如來所說一切煩惱妄惑邪行之法,雖是邪妄,不離真如之體,是名邪行真如。論云:我所說諸集圣諦。是也。(集圣諦者,集,即招集之義。謂惑業(yè)招集生死之苦也。)
〔六、清凈真如〕,清凈者,不垢不染之義。謂如來所說涅槃清凈寂滅之理,本無染污,是名清凈真如。論云:我所說諸滅圣諦。是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滅圣諦者,謂滅生死之苦,而證涅槃寂滅之樂也。)
〔七、正行真如〕,謂如來所說一切道品正行之法,皆依真如理體而立,是名正行真如。論云:我所說諸道圣諦。是也。(道品者,即三十七道品??偠灾怀鼋?、定、慧也。道圣諦者,道即能通之義,謂修道品而能通至涅槃也。)
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語出于金剛經(jīng)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够蛟谱孕郧鍍粜?,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zhí),后簡依他?;蛘嬉院営新┓翘撏?,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固叫洶嗽唬骸覆粔脑徽妫瑹o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后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后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勾蟪酥褂^曰:「此心即自性清凈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論注下曰:「真如是諸法正體?!菇绦行抛C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xiàn)報應化種種身也?!闺s阿含經(jīng)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br />【佛學常見辭匯】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br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變隨緣二真如」又起信論疏云二真如:
一、不變真如 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清凈,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名不偽,如名不異。謂常以妙觀觀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fā),是名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如者,乃真實無妄之理,即法性土之體也。此清凈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無相,土亦如是,身土雖分,體原不二,故真如為體也。
【三藏法數(shù)】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十二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又名十二空十二無為。(參見: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又名十二無為,十二空:一真如,二法界,界者所依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所也。三法性,是乃諸法之體性,故曰法性。四不虛妄性,對于諸法有為之虛妄性而云不虛妄性。五不變異性,對于諸法之生滅變異而云不變異性,六平等性,對于諸法之差別不同而云平等性。七離生性,離生滅故云離生性。八法定,法性常住,故云法定。九法住,諸法住于真如之法位,故云法住。十實際,是為諸法性真實之際極,故云實際。十一虛空界,以喻理體之周遍法界,故云虛空界。十二不思議界,理體絕言思,故云不思議界。見大涅槃經(jīng)。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十二無為,或十二空。一、真如,即諸法的體性真實如常;二、法界,界是所依之義,即諸法所依之所;三、法性,即諸法的體性;四、不虛妄性,即毫無虛妄;五、不變異性,即沒有生滅變異;六、平等性,即沒有差別不同;七、離生性,即離生滅;八、法定,即法性常??;九、法住,即諸法住于真如的法位;十、實際,即諸法性真實到極點;十一、虛空界,喻理體周遍于法界;十二、不思議界,即理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語出于金剛經(jīng)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够蛟谱孕郧鍍粜?,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zhí),后簡依他?;蛘嬉院営新┓翘撏?,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固叫洶嗽唬骸覆粔脑徽?,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后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后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勾蟪酥褂^曰:「此心即自性清凈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雇撟⑾略唬骸刚嫒缡侵T法正體?!菇绦行抛C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xiàn)報應化種種身也?!闺s阿含經(jīng)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br />【佛學常見辭匯】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br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變隨緣二真如」又起信論疏云二真如:
一、不變真如 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清凈,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名不偽,如名不異。謂常以妙觀觀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fā),是名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如者,乃真實無妄之理,即法性土之體也。此清凈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無相,土亦如是,身土雖分,體原不二,故真如為體也。
【三藏法數(shù)】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圓密十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通別諸教,以遍行真如等十種為十真如,圓教及真言教則指此唯佛與佛乃能窮盡,諸法實相所謂如是相等十如是之法為十真如,十如是與十真如,其名義俱同。出菩提心義四。
十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菩薩十地所得之十真如也。一遍行真如,此真如為我法二空所顯,一法無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勝真如,此真如具足無邊之德,于一切法為最勝,故名最勝。三勝流真如,此真如所流之教法極為殊勝,故名勝流。四無攝受真如,此真如無所系屬,非我執(zhí)等之依所取,故名無攝受。五無別真如,此真如無差別之類,非如眼等之有異類,故名無別。六無染凈真如,此真如本性無染,非后方為凈,故名無染。七法無別真如,此真如多數(shù)法種種安立無別異,故名法無別。八不增減真如,此真如離增減之執(zhí),非隨凈染而有增減,故名不增減。又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以若證得此真如已,現(xiàn)身相現(xiàn)國土自在故也。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無礙解得自在,故名。十業(yè)自在等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一切神通之作業(yè)陀羅尼定門,皆得自在,故名。真如之性,實無差別,今隨勝德而假立十種。菩薩于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證行,然猶未圓滿,故為使圓滿后后建立之。見唯識論十。
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語出于金剛經(jīng)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够蛟谱孕郧鍍粜模鹦裕ㄉ?,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zhí),后簡依他?;蛘嬉院営新┓翘撏?,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固叫洶嗽唬骸覆粔脑徽?,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后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后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勾蟪酥褂^曰:「此心即自性清凈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雇撟⑾略唬骸刚嫒缡侵T法正體。」教行信證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xiàn)報應化種種身也。」雜阿含經(jīng)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br />【佛學常見辭匯】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br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變隨緣二真如」又起信論疏云二真如:
一、不變真如 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清凈,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名不偽,如名不異。謂常以妙觀觀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fā),是名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如者,乃真實無妄之理,即法性土之體也。此清凈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無相,土亦如是,身土雖分,體原不二,故真如為體也。
【三藏法數(shù)】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不增減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為不動地,此地雖減染法,而增凈法,而其增減不起執(zhí)著,故所證此地之真如,謂之不增減真如。
不變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對隨緣真如之稱。真如之體,畢竟平等,無有變異,故曰不變真如,即本性之真心常住之佛性也。此不變之體,隨緣生三界六道之相,謂之隨緣真如。權大乘不許真如之緣起,故不立隨緣真如之義,實大乘于真如立不變隨緣之二義,所以明不變之真如造作有為之萬法者。金錍論曰:「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br />【佛學常見辭匯】
謂真如的體性,畢竟平等,無有變易。
【三藏法數(shù)】
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寂靜,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心真如門
【佛學大辭典】
(術語)起信論所說一心二門之一。(參見:二門)
【三藏法數(shù)】
謂心性不生不滅,非染非凈,畢竟平等,無有變異,惟是一心,故名心真如門。
正行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七真如之一。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所說一切道品正行之法,皆依真如理體而立,是名正行真如。論云:我所說諸道圣諦。是也。(道品者,即三十七道品??偠灾?,不出戒、定、慧也。道圣諦者,道即能通之義,謂修道品而能通至涅槃也。)
本覺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就相言,曰本覺。就體言,曰真如。又本覺為能證之智,真如為所證之理。此理智二者,法身如來之全體也。
【佛學常見辭匯】
本覺是眾生心的相狀,真如是眾生心的心體。又本覺是能證的智,真如是所證的理,此智與理,就是法身如來的全體。
出纏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在纏真如之對。二真如之一。(參見:真如)
【佛學常見辭匯】
二真如之一。(參見:二真如)
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語出于金剛經(jīng)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够蛟谱孕郧鍍粜模鹦?,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zhí),后簡依他?;蛘嬉院営新┓翘撏?,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固叫洶嗽唬骸覆粔脑徽?,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后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后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勾蟪酥褂^曰:「此心即自性清凈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論注下曰:「真如是諸法正體。」教行信證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xiàn)報應化種種身也。」雜阿含經(jīng)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br />【佛學常見辭匯】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變隨緣二真如」又起信論疏云二真如:
一、不變真如 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清凈,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名不偽,如名不異。謂常以妙觀觀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fā),是名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如者,乃真實無妄之理,即法性土之體也。此清凈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無相,土亦如是,身土雖分,體原不二,故真如為體也。
【三藏法數(shù)】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二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有種種,一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也。隨無明之緣而起九界之妄法是為隨緣真如,雖隨緣而為妄法,然其真性不變,謂之不變真如。因隨緣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不變真如故,萬法即真如。是華嚴之終教,天臺之別教已上所談也。二空真如,不空真如也。真如究竟離染法而如明鏡,是云空真如,真如具一切凈法,如明鏡之現(xiàn)萬象,謂之不空真如。是亦起信論等之說。三清凈真如,染凈真如也。是隨緣真如不變真如之異名,出于釋摩訶衍論三。四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也。眾生所具之真如云有垢真如,諸佛所顯之真如云無垢真如。此為大乘止觀二所說。五在纏真如,出纏真如也。是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之異名。出于起信論疏。六生空真如,法空真如也??杖宋叶@之真如曰生空真如,空法我而所顯之真如曰法空真如。此為唯識論所說。七依言真如,離言真如也。真如之體,本來離言辭之相,離心念之相,是云離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說而顯其相,是云依言真如。是亦起信論所說。八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也。是依言真如離言真如之異名。探玄記等所說。九相待真如,絕待真如也,是亦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之異名。華嚴大疏鈔所說。
【佛學常見辭匯】
1。隨緣真如和不變真如。隨無明之緣而起九界的妄法,叫做隨緣真如;雖隨緣而為妄法,但其真性不變,叫做不變真如。因隨緣真如故,真如就是萬法,因不變真如故,萬法就是真如。2。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有垢真如是眾生所有的真如;無垢真如是諸佛所顯的真如。3。在纏真如和出纏真如。這是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的別名。4。生空真如和法空真如??杖宋抑笏@的真如叫做生空真如;空法我之后所顯的真如叫做法空真如。5。依言真如和離言真如。真如之體,本來就是離言詞之相和心念之相,叫做離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說而顯其相,叫做依言真如。6。安立真如和非安立真如。這是依言真如和離言真如的別名。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
〔一、安立真如〕,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三藏法數(shù)】
(出起信論疏)
〔一、離言真如〕,謂真如之體,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言說相,故名離言真如。
〔二、依言真如〕,謂真如之體,性本虛融,不礙言說,以依言說能顯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三藏法數(shù)】
(出起信論疏)
〔一、不變真如〕,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寂靜,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安立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參見:真如)
【三藏法數(shù)】
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三藏法數(shù)】
安立,即建立之義。謂如來所說一切眾生色身業(yè)行有為之法,迷真逐妄,受生死苦,皆依真如之體建立,是名安立真如。論云:我所說諸苦圣諦。是也。(苦圣諦者,圣,正也。諦,即審實不虛之義。謂諦了生死實是苦也。)
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語出于金剛經(jīng)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够蛟谱孕郧鍍粜模鹦?,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zhí),后簡依他?;蛘嬉院営新┓翘撏剩缫院啛o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固叫洶嗽唬骸覆粔脑徽?,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后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后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勾蟪酥褂^曰:「此心即自性清凈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雇撟⑾略唬骸刚嫒缡侵T法正體?!菇绦行抛C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xiàn)報應化種種身也。」雜阿含經(jīng)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br />【佛學常見辭匯】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br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變隨緣二真如」又起信論疏云二真如:
一、不變真如 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清凈,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名不偽,如名不異。謂常以妙觀觀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fā),是名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如者,乃真實無妄之理,即法性土之體也。此清凈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無相,土亦如是,身土雖分,體原不二,故真如為體也。
【三藏法數(shù)】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我空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謂無我之真理。真如者以名常住之真理,今此真理為離我執(zhí)之無我真體,故云我空真如。二乘證悟之真理,止此一也。原人論曰:「便悟此身但是眾緣和合相,元無我人。為誰貪瞋?為我殺盜施戒,遂不滯心于三界有漏善惡,但修無我觀智,以斷貪等。止息諸業(yè),證得我空真如。」孔目章三曰:「人我執(zhí)無處所顯真如,名人空。」
【佛學常見辭匯】
無我的真理。真如即真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