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387,分93頁顯示  上一頁  80  81  82  83  84  86  87  88  89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孔目章
本門題目
本來面目
尼陀那目得迦
目支鄰陀
目支鄰陀龍池
目多伽
目足
目足仙
目祛
目真鄰陀
目真鄰陀山
目犍連
目竭嵐
目連
孔目章
【佛學大辭典】
(書名)具名華嚴孔目章。內(nèi)題華嚴經(jīng)內(nèi)章門雜孔目。四卷,智儼著。解經(jīng)內(nèi)之名數(shù)法相者,有一百四十一章。
本門題目
【佛學大辭典】
(術語)日本日蓮宗三大秘法之一。口唱南無妙法蓮華經(jīng)之七字也。妙法蓮華經(jīng)五字,為法華經(jīng)二十八品之題號,故名為題目,又概括法華八軸之秘奧。本尊之奧義,全在此五字而無所泄,故表歸依本尊之意,而加南無二字,以唱此七字,為歸名于本尊之方法。愚者不解本尊之意唱之,亦自然生本尊之影,遂得成佛云。
本來面目
【佛學大辭典】
(公案)又曰本地風光,自己本分等。示禪門法道極度之語也。顯教之本覺,密教之本初,亦不外乎是。然則何物為本來之面目,請參之。六祖壇經(jīng)曰:「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佛學常見辭匯】
即自己的自性,離開了一切的煩惱和染污,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俗語佛源】
指不加飾偽的真相。宋·蘇軾《老人行》詩:「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常如故?!癸@示出詩人曠達而真率的性格?!副緛砻婺俊乖嵌U家語,源于《壇經(jīng)·行由品》,謂六祖惠能接受衣缽后,南行到大庾嶺,被惠明和尚追上?;菝髀暶鳌肝覟榉▉?,不為衣來」?;菽芟茸屗钙料⒅T緣,勿生一念」。然后,惠能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當下大悟。「本來面目」在禪門中指真心、本性;見到「本來面目」也就是「明心見性」。從《壇經(jīng)》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惡,一念不生,即所謂「本來面目」。(李明權)
尼陀那目得迦
【佛學大辭典】
(術語)Nida%nama%tr!ka,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名。尼陀那譯因緣。目得迦譯本事。十二分經(jīng)中之因緣經(jīng)與本事經(jīng)也。
目支鄰陀
【佛學大辭典】
(異類)Mucilinda,又作目脂鄰陀,目真鄰陀,目鄰,母真鄰那,母止鄰那,文真鄰陀。龍王名。譯為解脫。聞法而脫龍苦,故名。住于金剛座側之池中及目真鄰陀山之目真鄰陀窟。西域記八曰:「帝釋化池東鄰中有目支鄰陀龍王池,其水清黑,其味甘味。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昔如來初成正覺,于此宴坐,七日入定。時此龍王警衛(wèi)如來,即以其身繞佛七,化出多頭俯垂為蓋?!够哿找袅x十二曰:「正音母止鄰那,此云脫?!?/div>
目支鄰陀龍池
【佛學大辭典】
(地名)在摩竭陀國金剛座之側。(參見:目支鄰陀)
目多伽
【佛學大辭典】
(術語)伊提目多伽Itivr!taka之略。但目為曰之誤。(參見:十二部經(jīng))
目足
【佛學大辭典】
(譬喻)譬智于目。比行于足也。智度論八十三曰:「譬如熱時清涼池,有目有足皆可入?!狗ㄈA玄義二曰:「智為行本,因智目起于行足。」同四曰:「智目行足到清涼池?!怪褂^五曰:「膏明相賴,目足相資?!?/div>
目足仙
【佛學大辭典】
(人名)Aks!apa%da,因明派之開祖。
目祛
【佛學大辭典】
(雜名)Mukha譯曰口,面,門。探玄記三曰:「依梵語,稱面及口并門悉名目祛?!硅笳Z雜名曰:「面母騫?!?/div>
目真鄰陀
【佛學大辭典】
(異類)(參見:目支鄰陀)
目真鄰陀山
【佛學大辭典】
(地名)Mucilinda,又作目鄰山。龍王名。取所住之龍王以名山也。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目脂鄰陀山,舊言目真鄰陀,或作牟真鄰陀,此云脫也?!够墼芬袅x下曰:「目真或作牟真此云解脫,是龍名也。鄰陀此云處,謂有龍于此窟中因聞法解脫龍苦,故名解脫處窟?!?/div>
目犍連
【佛學大辭典】
(人名)Maha%maudgalya%yana,又名目乾連。(參見:摩訶目犍連)
【佛學常見辭匯】
(參見:摩訶目犍連)
目竭嵐
【佛學大辭典】
(雜名)鉤棓枰劍矛索之類。見慧琳音義三十六。梵Mudgara。
目連
【佛學大辭典】
(人名)摩訶目犍連之略。
【佛學常見辭匯】
摩訶目犍連的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