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9詞典 1分類詞匯 68
《國語辭典》:霓裳  拼音:ní cháng
1.以霓所制的衣裳。指仙人所穿的服裝。《楚辭。屈原。九歌。東君》:「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也稱為「霓裳羽衣」。
2.樂曲名。參見「霓裳羽衣曲」條。
《國語辭典》:靈光(靈光)  拼音:líng guāng
1.神奇的光輝,指朝廷的恩澤?!稘h書。卷四九。晁錯(cuò)傳》:「德澤滿天下,靈光施四海。」《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暉景燭耀,靈光徹天。」
2.生命光輝,指人類本有的佛性?!段鍩魰?。卷三。百丈懷海禪師》:「靈光獨(dú)耀,回脫根塵。」《西游記》第二○回:「那長老常念常存,一點(diǎn)靈光自透?!?br />3.有效。如:「時(shí)代不同了,你那套做生意的理論已經(jīng)不靈光了?!?/div>
《漢語大詞典》:靈光殿(靈光殿)
漢景帝 子 魯恭王 所建的宮殿。故址在今 山東省 曲阜市 東。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序:“ 魯 靈光殿 者,蓋 景帝 程姬 之子 恭王餘 之所立也……遭 漢 中微,盜賊奔突,自 西京 未央 、 建章 之殿,皆見隳壞,而 靈光 巋然獨(dú)存?!焙笠虮扔鞔T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清 趙翼 《吳門喜晤王述庵司冠》詩:“始知天予老健身,特教巋作靈光殿。”
《漢語大詞典》:沙頭(沙頭)
(1).沙灘邊;沙洲邊。 北周 庾信 《春賦》:“樹下流杯客,沙頭渡水人?!?南唐 馮延巳 《臨江仙》詞:“隔江何處吹橫笛?沙頭驚起雙禽?!?宋 梅堯臣 《蟬》詩:“柳上一聲蟬,沙頭千里船?!?清 黃景仁 《富陽》詩:“沙頭愁煞捕魚人,捕得魚多賣錢少?!?br />(2).方言。指沙田的總佃者。沙頭向田主租入大量沙田,轉(zhuǎn)手分租給他人,以收取地租為其主要生活來源。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地語·沙田:“沙頭者何?總佃也。蓋從田主攬出沙田,而分賃於諸佃者也。其以沙田為奇貨,五分?jǐn)埑?,則取十分於諸佃,不俟力耕,而已收其利數(shù)倍矣。”
(3).古 沙頭市 的略稱。即今 湖北省 沙市 。 唐 杜甫 《送王十六判官》詩:“買薪猶 白帝 ,鳴櫓已 沙頭 。” 宋 蘇軾 《荊州》詩之五:“ 沙頭 煙漠漠,來往厭喧卑。”
《國語辭典》:金剛(金剛)  拼音:jīn gāng
1.一種礦石。參見「金剛石」條?!赌鲜?。卷七八。夷貊傳上。西南夷傳》:「元嘉七年,遣使獻(xiàn)金剛指環(huán)、赤鸚鵡鳥?!?br />2.比喻堅(jiān)硬壯碩之物?!度辶滞馐贰返谖宥兀骸改呛藖y子想了一想,看看鳳四老爹又不是個(gè)金剛、巨毋霸,怕他怎的?!?br />3.佛教的護(hù)法力士?!洞筇迫厝〗?jīng)詩話上》:「法師與猴行者不免進(jìn)上寺門歇息。見門下左右金剛,精神猛烈,氣象生獰?!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七:「壇中有一重菩薩,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剛圍著,圣賢比肩,環(huán)繞甚嚴(yán)。」
4.金剛猩猩的簡稱。參見「金剛猩猩」條。
《漢語大詞典》:金剛杵(金剛杵)
原為古 印度 的一種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為表示摧毀魔敵的法器。用金、銀、銅、鐵等為之,長八指到十二指,中間為把手,兩端有獨(dú)股、三股、五股等的刃頭。法苑珠林卷四:“前風(fēng)輪堅(jiān)固不可沮壞,有 大洛那力 人以金剛杵擊之,杵碎,風(fēng)輪無損?!?許地山 《空山靈雨·愿》:“愿你為降魔金剛杵,能破壞一切世間諸障礙。”亦省稱“ 金剛 ”。《大日經(jīng)》卷一:“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
《國語辭典》:釋氏(釋氏)  拼音:shì shì
釋迦牟尼佛姓釋迦氏,故稱為「釋氏」。后亦指佛教?!稌x書。卷七七。何充傳》:「于時(shí)郗愔及弟曇奉天師道,而充與弟準(zhǔn)崇信釋氏。」
《漢語大詞典》:三花
(1).三花樹的略稱。 唐 李白 《贈嵩少山焦煉師》詩:“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煙。” 明 何景明 《簡汝立》詩:“ 少室 三花無客采, 小山 叢桂有人攀?!?清 周亮工 《哭陳磐生》詩:“詩能傳五葉,筆已秀三花?!眳⒁姟?三花樹 ”。
(2).三辮;三片。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詩》:“鳳書裁五色,馬鬣剪三花?!?明 湯顯祖 《牡丹亭·圓駕》:“那 秦太師 他一進(jìn)門,忒楞楞的黑心搥敢搗了千下,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花?!?br />(3).道教指人的精、氣、神。 唐 呂巖 《五言》詩:“陰陽烹五彩,水火鍊三花。”參見“ 三花聚頂 ”。
(4). 宋 蘇軾 《三朵花》詩序:“吾州有異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詩,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煉得道。 金 元好問 《同希顏欽叔玉華谷還會善寺即事》詩之二:“鐵笛不曾從二草,頭巾久已掛三花?!?/div>
《漢語大詞典》:三花樹(三花樹)
即貝多樹。一年開花三次,故名。見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槃多。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餘基隱嶙,仍知萬歲之亭;古木摧殘,尚辨三花之樹。” 唐 李白 《鳴皋歌奉餞叢翁清歸五崖山居》詩:“去時(shí)應(yīng)過 嵩少 間,相思為折三花樹?!?王琦 注:“三花樹,即貝多樹也?!?明 王恭 《寄上清王道人》詩:“心懷九轉(zhuǎn)丹,夢繞三花樹?!?/div>
《漢語大詞典》:三花聚頂(三花聚頂)
精為玉花,氣為金花,神為九花。道家重修煉,以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后聚之于頂,可以萬劫不侵。 明 張鼎思 《瑯邪代醉編》卷三十:“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道家修養(yǎng)之法也。三花落則死矣。三花未落,乘興來過,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猶有再會之期也。”《西游記》第十九回:“三花聚頂?shù)脷w根,五氣朝元通透徹?!?/div>
《漢語大詞典》:長恨(長恨)
(1).猶言遺恨千古。 漢 揚(yáng)雄 《劇秦美新》:“所懷不章,長恨黃泉。”后漢書·皇后紀(jì)上·明德馬皇后:“何意老志復(fù)不從哉?萬年之日長恨矣!”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三盃取醉不復(fù)論,一生長恨奈何許?!?br />(2).指千古之遺恨。 南朝 宋 鮑照 《代東門行》:“長歌欲自慰,彌起長恨端?!?br />(3). 唐 白居易 所作《長恨歌》的略稱。 唐 白居易 《編集拙詩戲贈元九李二十》:“一篇《長恨》有風(fēng)情,十首《秦吟》近正聲?!?/div>
《國語辭典》:跏趺  拼音:jiā fū
盤足而坐,腳背放在股上。即打坐的坐姿。唐。白居易 在家出家詩:「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多不應(yīng)。」
《漢語大詞典》:高居
(1).處在高的地方。 漢 劉向 說苑·正諫:“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币嘀妇佑诟呶?。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朕夤奉天命,恭惟永圖。審聽高居,載懷祇懼?!?br />(2).對他人居處的敬稱。 唐 韓愈 《與大顛師書》之二:“至此一二日卻歸高居,亦無不可。”《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但見教高居何處,異日好來相訪。”
(3).“高居深拱”的略稱。 清 錢謙益 《神宗顯皇帝挽詞》之三:“在宥羣方理,高居庶物新?!?/div>
《國語辭典》:伽藍(lán)(伽藍(lán))  拼音:qié lán
梵語sa?ghārāma音譯的簡稱:(1)即寺院。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三日之后不送出,伽藍(lán)盡皆焚燒,僧俗寸斬,不留一個(gè)?!?2)寺院的護(hù)法神──韋馱天?!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伽藍(lán)韋馱,即有密報(bào),豈可復(fù)悔?」也作「僧伽藍(lán)」。
《漢語大詞典》:龍堆(龍堆)
(1). 白龍堆 的略稱。古 西域 沙丘名。 漢 揚(yáng)雄 《法言·孝至》:“ 龍堆 以西,大漠以北,鳥夷獸夷,郡勞王師, 漢 家不為也。” 李軌 注:“ 白龍堆 也?!?span id="3ct2z3t" class="book">《周書·異域傳序》:“是知鴈海 龍堆 ,天所以絶夷夏也;炎方朔漠,地所以限內(nèi)外也。” 唐 岑參 《獻(xiàn)封大夫破播仙凱歌》之四:“洗兵魚海云迎陣,秣馬 龍堆 月照營。” 清 納蘭性德 《滿庭芳》詞:“堠雪翻鴉河冰躍,馬驚風(fēng)吹度 龍堆 ?!?郁達(dá)夫 《初秋雜感》詩之二:“為語將軍休逸樂, 龍堆 千里尚胡塵?!眳⒁姟?白龍堆 ”。
(2).即 金沙洲 。 洞庭湖 中洲名。 唐 杜甫 《過洞庭湖》詩:“ 蛟室 擁 青草 , 龍堆 隱 白沙 ?!?仇兆鰲 注:“《一統(tǒng)志》: 金沙洲 在 洞庭湖 中,一名 龍堆 ,延袤數(shù)里。” 元 傅若金 《岳陽中秋值安南貢使因懷舊游》詩:“ 洞庭 秋氣滿 龍堆 ,為客偏驚節(jié)序推?!?br />(3).喻指長堤。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筑起龍堆,柳夾兩湖之岸;駕成鴻影,桃敷百尺之橋?!?/div>
《國語辭典》:白龍堆(白龍堆)  拼音:bái lóng duī
1.地名。在新疆羅布泊以東至甘肅玉門關(guān)間。屬礫質(zhì)荒漠,系古代湖積層及紅色砂礫層的隆起高地遭受風(fēng)蝕而成,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其他散布許多高出地面二十五至四十公尺的方山、巖塔和土柱。呈東北──西南方向,溝谷中有流沙堆積,蜿曲如龍,故稱為「白龍堆」。古代為西域交通要道。
2.地形學(xué)上指乾燥地區(qū)的風(fēng)蝕地形。多成群出現(xiàn)于乾燥地區(qū)。也稱為「風(fēng)蝕脊」、「雅爾當(dāng)」。
《國語辭典》:大勢(大勢)  拼音:dà shì
1.大局的形勢。如:「現(xiàn)今社會朝向多元化發(fā)展,此乃大勢所趨,無可避免」?!度龂尽>硪凰?。魏書。劉放傳》:「乘勝席卷,將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勢以見?!?br />2.大略情形。《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大勢看來,自是如此,但是上頭問下來,這一句話卻難以登答?!?br />3.地位高而有權(quán)勢。《晉書。卷三八。宣五王傳。平原王干傳》:「大勢難居,不可不慎?!?br />4.大規(guī)模、大數(shù)量。元。王伯成《貶夜郎》第二折:「忽地興兵起士卒,大勢長驅(qū)入帝都?!埂斗馍裱萘x》第二八回:「次早旭日東升,大炮三聲,開城門,大勢人馬殺奔周營。」
《漢語大詞典》:大勢至(大勢至)
佛教菩薩名。梵語Mahāsthāma-prāpta的意譯,又譯“得大勢”。阿彌陀佛右脅侍,與阿彌陀佛及左脅侍觀音合稱“西方三圣”。《觀無量壽經(jīng)》:“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币嗍》Q“ 大勢 ”。 隋煬帝 《皇太子敬靈龕文》:“頃來留瑞,久現(xiàn)彌陀。踵武觀音,連衡大勢?!眳㈤?span id="x2kig37" class="book">《翻譯名義集·菩薩別名》。
《漢語大詞典》:天魔
(1).佛教語。天子魔之略稱。為欲界第六天主。常為修道設(shè)置障礙。《楞嚴(yán)經(jīng)》卷九:“或汝陰魔,或復(fù)天魔。”百喻經(jīng)·小兒得大龜喻:“邪見外道,天魔 波旬 ,及惡知識,而語之言,汝但極意六塵,恣情五欲,如我語者,必得解脫。”
(2).道教指天上的魔怪。云笈七籤卷四:“有經(jīng)無符,則天魔害人?!?br />(3).泛指魔鬼。 章炳麟 《無神論》:“惡性既起,故不得不歸咎於天魔?!?br />(4).樂舞名。 元 張昱 《輦下曲》詩之二七:“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長在月宮聽?!贝酥笧樘炷璋樽嗟臉非?。參見“ 天魔舞 ”。
《國語辭典》:天魔舞  拼音:tiān mó wǔ
一種舞蹈。本為唐代音樂,至元順帝時(shí),以十六名宮女,盛飾珠纓,扮成菩薩相,以佛曲伴奏,贊佛而舞。有時(shí)也用于宴享,以娛賓客?!对贰>硭娜?。順帝本紀(jì)六》:「時(shí)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以宮女三圣奴、妙樂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為十六天魔?!?/div>
《漢語大詞典》:山隱(山隱)
(1).隱居。法苑珠林卷二二:“ 唐 循州 東北 興寧縣 靈龕寺 ……古傳云: 晉 時(shí)北僧在此山隱?!?唐 獨(dú)孤及 《送陽翟張主簿之任》詩:“作吏同山隱,知君處劇閑?!?br />(2). 山隱居 的略稱。傳說 春秋 時(shí) 吳國 的隱士。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xué):“披《靈寳》而知 山隱 ,因折俎而説專車?!?span id="dmc8g7i"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三引《靈寶紀(jì)》:“ 吳王 闔閭 時(shí),王出游 包山 ,見一人在山中,問曰:‘汝是何人?’答曰:‘我姓 山 名 隱居 ……童謡云: 吳王 出游觀 震湖 , 龍威丈人 山隱居 ,北上 包山 入靈墟,乃入 洞庭 竊 禹 書?!?/div>
《國語辭典》:飛天(飛天)  拼音:fēi tiān
在空中飛翔的神仙。佛教石刻壁畫中常有飛天的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