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影片  拼音:yǐng piàn
1.電影。如:「這部影片得過奧斯卡金像獎?!?br />2.拍攝成電影的底版膠片。
《國語辭典》:第八藝術(第八藝術)  拼音:dì bā yì shù
電影。電影在藝術上位于文學、音樂、繪畫、戲劇、建筑、雕刻、舞蹈等七種藝術的后面,故稱為「第八藝術」。
《國語辭典》:內(nèi)景(內(nèi)景)  拼音:nèi jǐng
1.在攝影棚內(nèi),供電視、電影拍攝所使用的室內(nèi)布景。
2.道家指內(nèi)神。
《漢語大詞典》:內(nèi)神
(1).宗廟所祭之神,因其為一族祖先,故稱內(nèi)神。禮記·曲禮下“踐作臨祭祀,內(nèi)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孫希旦 集解引 元 吳澄 曰:“宗廟所祭者,一家之神,內(nèi)神也,故曰內(nèi)事。郊社山川之屬,天下一國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br />(2).道教語。指主司人體五臟六腑七竅之神。因其在人體之內(nèi),故謂之內(nèi)神。黃庭內(nèi)景經(jīng)·中池:“中池內(nèi)神服赤珠,丹錦云袍帶虎符。”
《國語辭典》:對白(對白)  拼音:duì bái
戲劇中角色之間的對話。如:「這部戲的幾場對白,相當精采。」
《國語辭典》:開鏡(開鏡)  拼音:kāi jìng
指電影電視等開始拍攝。
《國語辭典》:影迷  拼音:yǐng mí
嗜好看電影的人。如:「他是國片的忠實影迷?!?/div>
《國語辭典》:外景  拼音:wài jǐng
1.稱陽為外景,相對于稱陰為內(nèi)景。
2.稱火為外景,相對于稱水為內(nèi)景?!痘茨献?。天文》:「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火曰外景?!?br />3.非室內(nèi)之拍攝工作,或不在攝影棚內(nèi)拍攝的景物。
《漢語大詞典》:畫格(畫格)
(1).畫的品格、格調(diào)。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書畫:“其后 江 南平, 徐熙 至京師,送圖畫院品其畫格?!?span id="kjzxv3x" class="book">《宣和畫譜·崔愨》:“至如翰林圖畫院中較藝優(yōu)劣,必以 黃筌 父子之筆法為程式。自 慤 及其兄 白 之出,而畫格乃變?!?明 李東陽 《書楊侍郎所藏沈啟南畫卷》:“ 沈啟南 以詩畫名 吳中 ,其畫格率出詩意,無描寫界畫之態(tài)?!?br />(2).電影拷貝中的一個畫面。《人民的好總理》:“我們決定:這部影片的素材,要全部保存起來,一個畫格也不能動?!?/div>
《國語辭典》:道具  拼音:dào jù
1.戲劇、電影或其他表演中所需的舞臺用具。大道具如床、椅子,小道具如茶杯等。
2.佛家稱可資助僧徒學道的器具。
《漢語大詞典》:成蔭
(1917-1984)電影導演。原名蘊保,江蘇松江(今屬上海)人。1938年赴延安,入陜北公學、魯藝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7年后歷任東北電影制片廠、北京電影制片廠導演,北京電影學院院長。曾任中國影協(xié)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委員。導演影片有《鋼鐵戰(zhàn)士》《南征北戰(zhàn)》(與湯曉丹合作)、《停戰(zhàn)以后》《西安事變》等。其中《鋼鐵戰(zhàn)士》獲卡羅維發(fā)利國際電影節(jié)和平獎,《西安事變》獲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國語辭典》:續(xù)集(續(xù)集)  拼音:xù jí
延續(xù)于上一部文學作品、電影或電視節(jié)目等的作品。如:「這部小說極為暢銷,作者打算再出續(xù)集?!?/div>
《國語辭典》:聲帶(聲帶)  拼音:shēng dài
1.動物喉頭中間附列的兩條韌帶。繃于喉頭軟骨的兩旁,中留三角形的聲門,呼氣時,氣過聲門,激韌帶顫動而發(fā)聲。
2.記錄聲音于電影、電視軟片左側(cè)的曝光部分,通常分面積式與密度式兩種,另有一種磁性聲帶。
《國語辭典》:懸念(懸念)  拼音:xuán niàn
掛念。如:「一切如常,請勿懸念?!?/div>
《國語辭典》:淡入  拼音:dàn rù
放映電影時,影片畫面由黑暗而漸明亮,聲音由低而漸高。
《國語辭典》:上映  拼音:shàng yìng
在銀幕上映現(xiàn)。多指電影而言。如:「這部電影上映以后,賣座鼎盛,打破了國片的票房紀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