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顯仁,古汴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婺州東陽人,徙金華,字直夫,一字用賓,號屏巖。性通敏,涉覽經(jīng)史。少游太學(xué)。薦授婺州路儒學(xué)教授。元初,婺有學(xué)校,自觀光始。調(diào)紹興路平準行用庫大使,以母老辭。有《屏巖小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陜西人,字用鼎。為奉元路學(xué)古書院山長。學(xué)問博雅,所撰《至大金陵新志》十五卷,薈萃損益,本末燦然,無后來地理志家附會叢雜之病。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9—1368 【介紹】: 元鎮(zhèn)江路丹徒人,字用中。俞庸弟。舉授處州獨峰書院山長,移饒州長薌書院。除慶元路教授,擢歸安縣丞,升江山縣尹,改永康,皆有惠政。至正十七年以松江府判致仕。有《至順鎮(zhèn)江志》。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用中,丹徒人。歷官松江路同知有聽雨軒集二十卷
井德用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81—1348 【介紹】: 元陜西人,字容輔,號鑒峰。全真道士苗道一弟子。文宗天歷二年授洞陽顯道忠貞大師、領(lǐng)諸路道教都提點,居嵩山,后隱五臺?;葑谥琳旮氖谡嫒?,住持奉元萬壽宮,四年復(fù)歸五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87—1364 【介紹】: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為平反。至治間,為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順帝元統(tǒng)間,為中書參知政事。徹里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xué)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后仍為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xué)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元詩選
有壬,字可用,彰德路湯陰人。年二十,畼師文薦入翰林,不報。授開寧路學(xué)正,登延祐二年進士第,累官參議中書省事。元統(tǒng)二年九月,拜參知政事。至正初,轉(zhuǎn)中書左丞。六年,召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改御史中丞,以病歸。起河南行省左丞。十五年,遷集賢大學(xué)士,復(fù)拜中書左丞,尋兼太子左諭德。十七年,致仕,給俸賜終其身,越七年卒,年七十八,謚曰文忠??捎脷v事七朝,垂五十年。有元詞人由科舉而登政府者,可用一人而已。當(dāng)權(quán)臣恣睢,稍忤意則誅竄隨之,可用絕不為巧避計。善筆札,工辭章,歐陽元功序其文,以為雄渾閎雋,涌如層瀾。迫而求之,則淵靚深實。其深許之如此。揭曼碩云:「相下許公文章譽望,矯然為當(dāng)世名臣。而扈從上京,凡志有所不得施,言有所不得行,憂愁感憤,一寓之于酬倡?!雇砟甑每凳吓f圃,出所賜金買之,名曰圭塘別墅。昆弟翁季賓客,留連觴詠其間,酒酣賦詩,頃刻成什,傳于四方,所著《至正集》百卷。其弟有孚,別輯其詩為《圭塘小稿》。序之曰:《至正集》卷軸浩繁,以猶子楨起遣南行,倉卒不及收拾,有孚為輯小稿,并平生倡酬紀行諸作,為別集以傳于世。
維基
許有壬(1287年—1364年),元朝河南湯陰人。字可用。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進士。擔(dān)任同知遼州事。延祐六年(1319年)許有壬為山北廉訪司經(jīng)歷。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升吏部主事。至治二年,以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行部廣東,彈劾治理不法官僚豪紳,拜監(jiān)察御史。元泰定帝即位,許有壬陳時事十條,請勿以大臣兼兵權(quán),減輕民賦、節(jié)制浮費。泰定元年(1324年)擔(dān)任中書左司員外郎。京師饑荒,他請求開倉放糧,用糧食四十萬斛救助災(zāi)民。泰定三年(1326年)擔(dān)任右司郎中、左司郎中。元文宗即位,擔(dān)任兩淮都轉(zhuǎn)運鹽司使,整頓鹽法。至順二年(1331年),擔(dān)任參議中書省事。元順帝元統(tǒng)二年(1334年),擔(dān)任治書侍御史。轉(zhuǎn)任中書參知政事、侍御史,反對廢除進士科。當(dāng)時廷議想要恢復(fù)古代劓刑,禁止?jié)h人、南人學(xué)習(xí)蒙古文和畏兀兒字書。他都上書反對。至元年間被人忌恨,于是歸居彰德府(今河南省安陽市)。至元六年(1340年),起復(fù)為中書參知政事。至正元年(1341年),擔(dān)任中書左丞。被南臺監(jiān)察御史木八剌沙,至正二年(1342年),稱病歸鄉(xiāng),召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知經(jīng)筵事。至正七年(1347年),為御史中丞,再次稱病歸鄉(xiāng)。至正十三年(1353年),擔(dān)任河南行省左丞,負責(zé)籌措鎮(zhèn)壓河南反元軍隊的元軍糧餉。至正十五年(1355年),官至集賢殿大學(xué)士、中書左丞,建議招撫各地變民軍。歷任自元仁宗至順帝七朝,將近五十年。至正十七年(1357年)致仕。有文集《至正集》《圭塘小稿》人。
別兒怯不花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50 【介紹】: 亦譯別里怯不花。元蒙古燕只吉解氏,字大用。世為八番宣撫司長。初入國子學(xué)為諸生。仁宗召入宿衛(wèi),英宗授八番宣撫司達魯花赤。順帝至正初,拜江浙行省左丞相,途中聞杭城大火,到任后多方救濟,杭人甚得其益。召還,除中書右丞相。尋以故謫居渤海。卒謚忠宣。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守貴。字無用。別號水庵。婺之甄氏子。其家業(yè)于耕樵。每使之行馌田間。師志弗樂。乃同鄉(xiāng)童子。從師學(xué)詩書。年十八。入里之康侯山。為僧所事叢脞。師又弗樂。棄之往浙水西。日以問道為事。適千巖長公。縛禪于龍華。往拜之。授以向上一機。冥參默究?;腥粲兴?。龍華與天龍院鄰。天龍沙門平大道。務(wù)起廢。之挽千巖主之。及千巖走烏傷。復(fù)與之俱。山有廢剎。曰圣壽。千巖新之。命師領(lǐng)其徒。至正丙戌。還天龍。復(fù)往參中峰本公。斷崖義公。梁山寬公。其反覆叩答。不異見千巖時。既而退居嘉興。建庵為逸老計。忽一夜。夢大道來別曰。吾已棄人間世矣。師大驚。急拿舟往視之。大道果告寂。因名所居庵。為應(yīng)夢。師自是復(fù)主天龍。天龍素?zé)o恒產(chǎn)。募齋民二千家。每臨食時。輒取一小甌。聚之養(yǎng)四眾。凡大道未竟之業(yè)。師殫志畢慮。為造僧室與演法堂。堂上為閣。以安吳越錢氏所造大悲尊像。又買并寺之地。以為蔬畦。而寺制所有者。小大咸飾。隱然如大伽藍矣。辛丑八月。作偈一首。副以高麗凈瓶。寄別行省丞相達識公。明日沐浴。索筆書頌曰。一蝸臭殼。內(nèi)外穢惡。撒手便行。虛空振鐸。天龍一指今猶昨。擲筆而化。世壽七十有二。丞相加嘆。遣官為具后事。奉全身塔于西岡。師平生不畜長物。寒暑唯一布衣。戒行甚峻。常落一齒。左右櫝藏之。中生舍利。五色燁然。日見增長云。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七
釋守貴,字無用,別字水庵,姓甄氏,浦江人也。父力農(nóng)業(yè),日事耕樵,嘗使貴行馌田間,志頗不樂,乃同里中童子入鄉(xiāng)塾讀書。元至治癸亥,年十八矣,趨邑中康侯山習(xí)浮圖法,群僧各分檀越家,值其齋會,輒持鼓螺應(yīng)之,貴又弗樂也。泰定乙丑,乃翩然往浙水西,日以問道為事。適千巖長縛禪于龍華山寺,貴往叩之,授以向上一機,冥參默究,時有所契。龍華與天龍院鄰,天龍沙門大道平,方務(wù)起廢,力挽千巖主之。丁卯春正月,笑隱? 言:“千巖行業(yè)于行宣政院,將俾出世住大禪坊。”千巖竟遁逃,不見使者。久之,夜渡濤江,東走烏傷伏龍山,貴復(fù)與之俱。山有廢剎,千巖為一新之,遂命貴領(lǐng)其徒。至正丙戌,復(fù)還天龍,往參中峰本、斷嚴義、梁山寬,反覆叩答,不異千巖。退而太息曰:“千江雖殊,明月則一。吾今后無疑矣。”戊子之夏,退居嘉興,建庵為佚老。庚寅秋七月十日,夢大道來別,曰:“吾已棄人間世矣。”貴大驚,急棹舟往視之,大道果告寂,因名所居庵為“應(yīng)夢”,黃文獻公為記其事云。自是復(fù)住持天龍,其寺素?zé)o恒產(chǎn),募齋民二千家,每臨食輒取一小甌,聚之養(yǎng)四眾。大道既建大殿三門兩序,及造佛菩薩阿羅漢諸像,貴繼其后,殫志畢慮,增設(shè)僧室及演法堂,堂上為閣,以安吳越錢氏所造大悲尊象。又購寺側(cè)地以為蔬畦,而寺制所有者大小咸備,鐘魚響應(yīng),經(jīng)唄兼舉,隱然如大伽藍。辛丑八月二十日,作偈一首,副以高麗凈瓶,寄別江浙行省丞相達識帖穆爾。明日命浴,索筆書曰:“一蝸臭殼,內(nèi)外穢惡。撒手便行,虛空振鐸。天龍一指今猶昨?!睌S筆而化,丞相聞之,大加嘆異。弟子善法,為造慈濟塔院于天龍西岡,奉靈骨藏焉。貴平生不蓄長物,寒暑唯一布衣,戒行甚峻。嘗落一齒,其左右櫝藏,中生舍利羅,五色燁然,日見增長。世壽七十有二,僧臘五十又四。貴與宋文憲濂同鄉(xiāng)里,濂與千巖交最密,故于貴之行業(yè)知之甚悉,因銘其塔。其詞曰:“伏龍之山,懸?guī)r千尺。誰陟其巔,奮身一擲?軀命既絕,萬緣頓息。絕后復(fù)生,真體軒兀。如摩尼珠,其光五色。照耀東南,不落名跡。天龍一指,斯為獨得。無用之用,動而常寂?;癁闃情w,莊嚴凈域。茍以為是,涉乎相執(zhí)。以空為楮,以無為筆。焯德示后,用垂千億?!?/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92—1359 【介紹】: 元僧。臺州臨海人,字大用,俗姓屈。十二歲受經(jīng)于瞿公,旋即祝發(fā)受具足戒。秦定帝時居海鹽德勝寺講經(jīng),聽者咸詫,轉(zhuǎn)杭之興福,三年,升住演福寺。順帝賜號佛鑒園照論師。
大明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jīng)篇第一 解義篇第二之一
釋必才字大用姓屈氏。臺州臨海人。父哲明大經(jīng)為科目之儒。母趙氏嗜善崇佛惟謹。才娠十月母一夕夢。梵僧振錫入堂內(nèi)。覺而生。甫能言輒記孝經(jīng)一卷。七歲善屬句脫口而就。聲文諧協(xié)宛有思致。時有江西瞿法師居越之報恩。實剡源暹公諸孫。通天臺教觀。才年十二乃挾冊從之。未幾為祝發(fā)進具戒。十六出游虎林謁湛堂澄于南竺。湛堂與語皆中肯綮。即以法器期之命典客司。時玉岡潤法師居第一座。學(xué)者歸之如云。才亦執(zhí)經(jīng)入室。雖至流金之暑折膠之寒。足不踰戶限者十年。凡山家之玄教觀之要一經(jīng)指授。意釋心融靡不臻其閫奧。玉岡嘆曰。此子非靈山會上業(yè)已習(xí)之。烏能至此哉。一時儕輩如我庵無絕宗繼。皆英聲偉望超出時流。至于剖決宗旨議析教章。必推才為上首。玉岡出主海鹽德藏。命才分座講演。其辯若雨注河翻縱橫無礙。聽者稱之。泰定元年玉岡遷演福。宣政院請才繼德藏。當(dāng)是時湛堂聲譽喧播中外。眾意其必愿為其弟子。及升座瓣香嗣玉岡。君子謂其知義。至正二年遷杭之興福。三年補演福。元臣康里常咨決心要。先因寺燼于兵。才為次第新之建萬佛閣。其高一百三十尺有奇。才之為人凝重沈默觀行精勵。孜孜修進無斯須懈怠。接人以慈。誨人無倦。門弟子據(jù)猊座者百人。順帝特賜佛鑒圓照之號。一日忽覺頭目岑然即謂眾曰。吾緣盡矣。乃焚香面西端坐。高稱彌陀佛號。盡一晝夜又告眾曰。汝等勿謂修持無驗。吾凈土緣熟三昧現(xiàn)前矣。即索浴更衣為書以別相識。遂合掌而逝。輿龕荼毗。有五色光自龕中發(fā)?;疴挪粔恼叨?。舌根如紅蓮華。齒牙若珂貝。舍利滿地眾競?cè)≈粫r俱盡。最后至者乃穴地尺許。求之亦有得者塔于寺南。閱世六十有八。座五十六夏。著述有妙玄文句止觀增治助文法華涅槃講義章安荊溪法智禮文詩偈等。并行于世。
補續(xù)高僧傳·解義篇
必才。字大用。臺臨海屈氏子。父哲明大經(jīng)。為科目之儒。母趙氏。嗜善崇佛惟謹。師生甫能言。輒記孝經(jīng)一卷。七歲善屬句。脫口而就。諧協(xié)有思致。祝發(fā)受具戒。出游武林。謁湛堂澄公。公見其顏貌峻拔。出語皆中肯綮。即以法器期之。時潤玉岡為第一座。師折節(jié)事之。雖流金之暑。折膠之寒。足不踰戶限者十年。凡臺家部味之玄。教觀之要。一經(jīng)指授。意釋心融。無不臻其閫奧。玉岡嘆曰。此子。非靈山會上業(yè)已習(xí)之。烏能至此哉。玉岡出主海鹽德勝。師分座焉。暨玉岡遷演福。宣政院請師。繼其教席。當(dāng)是時。湛堂聲稱。喧播中外。眾意。師必愿與之子。及升座瓣香嗣玉岡。君子謂其知義。至正二年。遷杭之興福。未幾。升主演福。丞相康里公。屢至香幣。咨決心要。寺久圮。師為次第新之。建萬佛閣。其崇以尺許一百三十有奇。師之為人。凝重簡默。觀行精勵。孜孜修進。無斯須懈怠。每夏終制解。同業(yè)者。皆囊衣自便。師獨掩關(guān)謝客。益加磨淬。人不堪其清苦。而處之忻忻也。一日忽覺。頭目岑然。即謂眾曰。吾緣盡矣。乃危坐西向。稱彌陀佛號。盡一晝夜。因告眾曰。汝等勿謂修持無驗。吾凈土緣熟。三昧現(xiàn)前矣。即索浴更衣。為書別相識。合掌而逝。阇維有五色光。自龕中發(fā)火?;疴派嗳缂t蓮。齒如珂貝。舍利如菽者滿地。萬眾競?cè)?。一時俱盡。后至者。穴地尺馀。亦得之。塔干寺之南。閱世六十有八。坐五十六夏。具庵玘公謂。師以恢涵之量。邁遠之識。于空壞劫中。建成住之效。而或有可齊者。至于發(fā)性具之微。肆辨說之雄。燦真燈于既昏。膠慧和于將墜。此豈力之所能為哉。斯言得之。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二
釋必才,字大用,姓屈氏,臺州臨海人。父哲明大經(jīng),為科目之儒。母趙氏嗜善,崇佛惟謹,才娠十月,母一夕夢梵僧振錫入堂內(nèi),覺而生。甫能言,輒記《孝經(jīng)》一卷。七歲善屬句,脫口而就,聲文諧協(xié),宛有思致。時有江西瞿法師,居越之報恩,實剡源暹公諸孫,通天臺教觀,才年十二,乃挾冊從之。未幾,為祝發(fā)進具戒。十六出游虎林,謁湛堂澄于南竺,湛堂與語,皆中肯綮,即以法器期之,命典客司。時玉岡潤居第一座,學(xué)者歸之如云,才亦執(zhí)經(jīng)入室。雖至流金之暑,折膠之寒,足不踰戶限者十年,凡山家之玄,教觀之要,一經(jīng)指授,意釋心融,靡不臻其閫奧,玉岡嘆曰:“此子非靈山會上業(yè)已習(xí)之,烏能至此哉?!币粫r,儕輩如我庵無、絕宗繼皆英聲偉望,超出時流,至于剖決宗旨,議析教章,必推才為選首。玉岡出主海鹽德藏,命才分座講演,其辦若雨注河翻,縱橫無礙,聽者稱之。泰定元年,玉岡遷演福,宣政院請才繼德藏。當(dāng)是時,湛堂聲譽,喧播中外,眾意其必愿為其弟子,及升座辦香嗣玉岡,君子謂其知義。至正二年,遷杭之興福。三年,補演福,郡帥康里嘗咨決心要。先是寺燼于兵,才為次第新之,建萬佛閣,其高一百三十尺有奇。才之為人凝重沈默,觀行精勵,孜孜脩進,無斯須懈怠,接人以慈,誨人無倦,門弟子據(jù)猊座者百人,順帝特賜“佛鑒圓照”之號。一日,忽覺頭目岑然,即謂眾曰:“吾緣盡矣?!蹦朔傧忝嫖鞫俗?,高稱彌陀佛號盡一畫夜,又告眾曰:“汝等勿謂脩持無驗,吾凈土緣熟,三昧現(xiàn)前矣?!奔此髟「?,為書以別相識,遂合掌而逝。輿龕荼毗,有五色光自龕中發(fā),火馀,不壞者二舌根如紅蓮華,齒牙若珂貝,舍利滿地,眾競?cè)≈?,一時俱盡,最后至者,乃穴地尺許求之,亦有得者。塔于寺南。閱世六十有八,坐五十六夏,所著有《妙玄文句止觀》、《增治助文》、《法華涅槃講義》及《詩偈》并行于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桂林興安人,字用大,號五無齋。順帝至正七年貢士,授辰溪教諭。時鹽鈔法為官民病,朝上救弊之策,大府不用,歸而授徒。行省平章聞其賢,舉領(lǐng)桂林路學(xué)教諭。
朱公選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68 【介紹】: 元東平人,字克用。元末官廉訪副使。明兵逼大都,順帝議北遁。送帝出京,歸而自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饒州路鄱陽人,字克用。事順帝于潛邸,順帝立,授泰州萬戶府千戶,戍徽州績溪。進管軍總管,升萬戶。至正中遷浙東宣慰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