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璃 → 瓈璃”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液體比重計(液體比重計)  拼音:yè tǐ bǐ zhòng jì
用以測定液體比重的浮秤。以圓柱形玻璃空心體制成,上刻數(shù)字標度,下端有一玻璃球,球內裝鐵質小彈丸或水銀。液體比重計在液體中沉至某一標度時,即可知所量液體之比重為該標度之數(shù)字。
《國語辭典》:資源回收(資源回收)  拼音:zī yuán huí shōu
將已淘汰廢棄的物資再回收利用。如紙、鐵、鋁、玻璃、塑膠等制品。也作「垃圾回收」。
《國語辭典》:陰道抹片檢查(陰道抹片檢查)  拼音:yīn dào mǒ piàn jiǎn chá
將陰道分泌物涂抹在玻璃片上,經特殊染色后,于顯微鏡下觀察,用以檢查卵巢功能及陰道、子宮內有無癌或炎癥的方法。
《國語辭典》:吸熱玻璃(吸熱玻璃)  拼音:xī rè bō li
一種具有吸收紅外線功能的玻璃。摻有鐵、鈷、鎳等物質,可作為護眼鏡和門窗。
《國語辭典》:纖維光學(纖維光學)  拼音:xiān wéi guāng xué
一種專門研究利用玻璃或塑膠纖維為介質,來傳送光波的科學。因光學纖維細長可彎曲,又傳送訊號時不易受到干擾,可使用于長距離通訊,如傳送電視節(jié)目、電話通訊等,并可通過人體的管穴,檢查內部器官。
《國語辭典》:鼻煙盒(鼻煙盒)  拼音:bí yān hé
裝鼻煙壺的盒子,通常由黃金、黃銅、玳瑁、木頭、玻璃和陶等材料制成。
《國語辭典》:比重計(比重計)  拼音:bǐ zhòng jì
一種測定液體比重的儀器。在有刻度的中空玻璃容器中,下端有相當重量的填充物,能直立懸浮于液體中,液體比重愈輕者,沒入容液中的部分愈少。也稱為「浮秤」。
《國語辭典》:玻璃粉  拼音:bō li fěn
1.用洋菜制成的涼食,透明似玻璃。
2.將玻璃或玻璃膏搗碎成粉末??捎米鞑Aв粤稀⒉Aз|肥料或研磨刨光的中介物。
《國語辭典》:玻璃烤  拼音:bō li kǎo
將各種顏色的玻璃棒或玻璃管,經火燒軟成膠狀后,用嘴吹、熔接或抽拉,做成各式各樣的玻璃制品,這種技術稱為「玻璃烤」。
《國語辭典》:柏青哥  拼音:bó qīng gē
彈珠臺。為日文ぱちんご的音譯。用彈簧彈出鋼珠或玻璃珠,在特制的球盤上滾動,當珠子滾入盤上球孔時,即可獲得獎品的游戲臺。也稱為「彈珠臺」、「小鋼珠」。
《國語辭典》:吹玻璃  拼音:chuī bō li
用空心管將熔融玻璃聚集一端,從另一端吹進空氣,把玻璃吹成器皿。
《國語辭典》:矽土  拼音:xì tǔ
主要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用于生產玻璃、陶瓷器以及研磨砂所預備的白色粉狀物。
《國語辭典》:桌墊(桌墊)  拼音:zhuō diàn
一種保護桌面的鋪襯物。由塑膠、玻璃等材質制成。如:「桌墊猶如一層保護膜,可以使桌面平整乾凈?!?/div>
《國語辭典》:釉藥(釉藥)  拼音:yòu yào
涂在陶瓷表面的一種玻璃狀物質。普通以長石、石英、硼砂、白堊、陶土等物依一定比例混合研碎,加水成漿而成。以浸、淋、繪、噴等方式涂布于陶瓷表面,陰乾后入窯燒制,會在陶瓷表面形成發(fā)亮的薄膜。若在釉藥中加入不同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的顏色,具有裝飾成品的功用。
《國語辭典》:鈷玻璃(鈷玻璃)  拼音:gū bō li
加上鈷原料制造的玻璃。藍色者,除作裝飾用外,還可作相機濾光器及強光作業(yè)時的保護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