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洋泡泡
薄橡皮制成的玩具,充氣后鼓起成球狀。 茅盾 《煙云》二:“媽媽說,買一個洋泡泡,給寶寶?!?聶紺弩 《論行李》:“行李,無論里面是不是黃金美鈔,珍珠寶貝;但總不是吹脹了的洋泡泡,是不必談的?!?/div>
《國語辭典》:洋娃娃  拼音:yáng wá wa
用布、塑膠或橡膠等材質制成的人形玩偶。因為多作成外國幼兒的形狀,故稱為「洋娃娃」。
《漢語大詞典》:響胡蘆(響胡蘆)
亦作“ 響葫蘆 ”。 玩具名??诖禃r聲如“不登”,故亦謂之“不鐙”。續(xù)文獻通考·樂引 清 魏坤 《倚晴閣雜鈔》:“響胡蘆,小兒口啣,噓吸成聲,俗名‘倒掖氣’?!?清 孫廷銓 顏山雜記·物產:“凡為鼓璫,先得胡蘆旋,燒其底而四流之,以均其薄,欲平而不平,使微槓焉。以隨氣之動乃得鳴。鼓璫者,響葫蘆也?!?/div>
分類:玩具具名
《國語辭典》:模型玩具  拼音:mó xíng wán jù
將實物縮小,以塑膠、木頭等制成的玩具。如模型火車、模型飛機等。
《國語辭典》:魔術方塊(魔術方塊)  拼音:mó shù fāng kuài
一種立體益智玩具。是一個五點七公分左右的立方體,每面由九個骰子狀的方格組成,三個一行,列為三段。透過內部精巧的裝置,無論縱橫或其他方向,都可任意轉動。原始的設計由紅、橙、黃、綠、藍、白等六種顏色組合而成,具有馬賽克風格的立體方塊,操作者只要將混亂的骰子面恢復原狀就算大功告成。發(fā)明人是匈牙利布達佩斯的雕刻家兼建筑設計家艾諾魯必克。西元一九七九年大量生產,以英國為始,流行于世界各國。
《國語辭典》:琉璃球兒(琉璃球兒)  拼音:liú lí qiú ér
1.一種兒童玩具。為玻璃制成的小球。
2.比喻聰明伶俐的人。如:「這個小孩機靈的很,跟個琉璃球似的?!?br />3.比喻油滑的人。如:「這個人比琉璃球兒還要來得滑溜?!?br />4.形容玲瓏透明的東西。如:「這對琉璃球兒似的水晶天鵝,透出晶瑩奪目的光彩?!?/div>
《國語辭典》:琉璃喇叭  拼音:liú lí lǎ bā
一種用玻璃制成的玩具。長管的一端作成喇叭狀,以口吹之作響。也稱為「琉兒喇叭」。
《國語辭典》:聲控玩具(聲控玩具)  拼音:shēng kòng wán jù
可用聲音控制的玩具。造型多變,一般以花朵、小玩偶為多。以花朵為例,當玩者發(fā)出聲音時,花朵可隨聲音節(jié)奏變化而搖擺。
《國語辭典》:打糖鑼兒的(打糖鑼兒的)  拼音:dǎ táng luó ér de
昔日北方賣玩具和糖果的小販。如:「小時候只要一聽到打糖鑼兒的來,就會嚷著叫大人買?!?/div>
《國語辭典》:填充玩具  拼音:tián chōng wán jù
以布做成,內部填塞碎布、棉絮、海棉等材料的玩具。如各種動物、布偶造型玩具等。如:「卡通動物造型的填充玩具一直深受小朋友的喜愛?!?/div>
《國語辭典》:勃浪鼓  拼音:bó làng gǔ
一種兒童玩具。于小鼓兩旁用短線各栓一顆墜子,轉動時會發(fā)出連續(xù)響聲。也作「波浪鼓」。
《國語辭典》:博郎鼓  拼音:bó láng gǔ
一種兒童玩具。于鼓的兩旁用短線各拴一顆墜子,握住手把轉動,鼓面會因墜子敲擊而發(fā)出咚咚的聲響。舊時賣貨郎也拿來搖弄以代替叫賣?!督鹌棵贰返谌兀骸笭€紅官段一疋、福壽康寧鍍金銀錢四個、追金瀝粉?畫壽星博郎鼓兒一個?!挂沧鳌覆ɡ斯摹埂?/div>
《國語辭典》:撥弗倒(撥弗倒)  拼音:bō fú dǎo
1.古人在席間用以勸酒的道具。刻木為人,末端削尖,置于盤中,左右欹側如舞,視傳籌所至或倒時指向,以決定應當飲酒的人。古代稱為「酒胡」。
2.一種兒童玩具。即不倒翁。《土風錄。卷三。撥弗倒》:「吳梅村有戲詠不倒翁詩,按即今兒童嬉戲之撥弗倒也。」
《國語辭典》:童玩  拼音:tóng wán
兒童的玩具。如陀螺、毽子、風箏等。
《國語辭典》:巴郎鼓  拼音:bā láng gǔ
一種兒童玩具。小鼓兩旁用短線各拴一顆墜子,握住手把左右轉動,鼓面會因墜子敲擊發(fā)出咚咚聲響。也作「波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