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850
典故
578
詞典
1165
佛典
713
其它
9394
共11850,分790頁顯示
上一頁
68
69
70
71
7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4
75
76
77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明王夢
王極
王陵戇
王松
王雍
王載
王尊馭
王山人
魏王堤
闖王
法先王
百獸王
梁惠王
王獻(xiàn)之
周宣王
《漢語大詞典》:
明王夢(明王夢)
指 殷高宗 武丁 因夢得 傅說 為相,使攝政事。 唐
李乂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
:“祗應(yīng)感發(fā)明王夢,遂得邀迎圣帝游。”
分類:
高宗
武丁
傅說
攝政
政事
《漢語大詞典》:
王極(王極)
皇極。指天子據(jù)以治國的大中之道。
《
尚書大傳
》
卷二:“爰用五事,建用王極?!?鄭玄 注:“王極,或皆為皇極?!?/div>
分類:
治國
大中
帝王
《漢語大詞典》:
王陵戇(王陵戇)
漢 王陵 助 高祖 平天下,封 安國侯 。為人任氣,好直言。 高祖 以為可繼任相國,“然 陵 少戇, 陳平 可以助之?!?高祖 死, 呂后 欲王諸 呂 , 陵 直言不可。后怒,遷 陵 太傅, 陵 謝病不朝,七年卒。事見
《史記·高祖本紀(jì)》
、
《漢書·王陵傳》
。后以“王陵戇”謂大臣剛直不阿。 唐
張九齡
《登荊州城樓》
詩:“直似 王陵 戇,非如 寧武 愚?!?唐
許渾
《維舟秦淮過溫州李給事宅》
詩:“代有 王陵 戇,時(shí)無 靳尚 讒?!?/div>
分類:
王陵
高祖
平天下
為人
人任
《韻府拾遺 冬韻》:
王松
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從益權(quán)知南朝軍國事,以王松、趙上交為左右丞相。
《韻府拾遺 冬韻》:
王雍
后漢書班固傳:涼州從事王雍,躬卞嚴(yán)之節(jié),文之以術(shù)藝,涼州冠蓋,未有宜先雍者也。
《漢語大詞典》:
王載(王載)
謂帝王法則。
《
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huì)作詩〉
》
:“妙識(shí)幾音,王載有述?!?呂向 注:“載,則也。言帝王法則,有所述作。”
分類:
帝王
王法
法則
《漢語大詞典》:
王尊馭(王尊馭)
見“ 王尊叱馭 ”。
《漢語大詞典》:
王尊叱馭(王尊叱馭)
《
漢書·王尊傳
》
:“上以 尊 為 郿 令,遷 益州 刺史。先是 瑯琊 王陽 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嘆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shù)乘此險(xiǎn)!’后以病去。及 尊 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 王陽 所畏道邪?’吏對曰:‘是。’ 尊 叱其馭曰:‘驅(qū)之, 王陽 為孝子, 王尊 為忠臣?!焙笠浴巴踝疬绸S”喻忠于吏事,不避艱險(xiǎn)。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輒成長句一篇卻寄》
:“自悔 王尊 叱馭忙,欲從 墨子 回車好?!币嗍∽鳌?王尊馭 ”。 清
宋琬
《望城郭》
詩:“九折 王尊 馭,千秋 朱邑 祠?!?/div>
分類:
吏事
不避
艱險(xiǎn)
《漢語大詞典》:
王山人
唐 李訓(xùn) 別號(hào)。
《
舊唐書·李訓(xùn)傳
》
:“ 守澄 以 訓(xùn) 縗粗,難入禁中,帝令 訓(xùn) 戎服,號(hào) 王山人 ,與 注 入內(nèi)。” 元
楊維楨
《甘露行》
:“ 王山人 , 鹿裘子 ,天子養(yǎng)成雙鑿齒。”
《漢語大詞典》:
魏王堤
唐 時(shí)名勝之一。 洛水 流入 洛陽 城內(nèi),過皇城 端門 ,經(jīng) 尚善 、 旌善 兩坊之北,南溢為池, 貞觀 中賜 魏王泰 ,故名 魏王池 ,有堤與 洛水 相隔,名 魏王堤 。 唐
白居易
《魏王堤》
詩:“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 魏王堤 ?!?唐
劉禹錫
《三月三日泛洛禊飲》
詩:“唯餘蹋青伴,待月 魏王堤 ?!?/div>
分類:
時(shí)名
名勝
洛水
洛陽
城內(nèi)
皇城
《國語辭典》:
闖王(闖王)
拼音:
chuǎng wáng
明末流寇高迎祥和李自成的稱號(hào)。原高迎祥自稱為「闖王」,其甥李自成號(hào)為「闖將」,高迎祥死,部屬乃共推李為「闖王」。
分類:
農(nóng)民起義
領(lǐng)袖
李自成
《漢語大詞典》:
法先王
先秦 以儒家為代表的“法古”的政治觀。主張效法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言必稱 堯 、 舜 、 文 、 武 。與“法后王”相對。
《
荀子·儒效
》
:“逢衣淺帶,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shù)?!?清
陳澧
《
東塾讀書記·孟子
》
:“
《離婁》
章極論為政用先王之道,當(dāng)時(shí)諸子之説竝作,皆不法先王而自為説也?!?胡適
《諸子不出于王官論》
:“變‘法先王’之儒家而為‘法后王’之儒家法家?!眳⒁姟?法后王 ”。
分類:
儒家
法古
政治
主張
效法
圣明
明君
君王
言行
制度
《漢語大詞典》:
法后王(法後王)
先秦 以 荀子 、 韓非 為代表的“法今”的政治觀。主張效法當(dāng)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因時(shí)制宜。與“法先王”相對。
《
荀子·儒效
》
:“逢衣淺帶,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shù)謬學(xué)雜,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
《
詩
》
《
書
》
?!?清
方苞
《書〈史記·六國年表序〉后》
:“ 秦 始變古而傳,乃曰法后王。”參見“ 法先王 ”。
分類:
荀子
韓非
政治
《漢語大詞典》:
百獸王(百獸王)
指獅子。 宋
趙令畤
《
侯鯖錄
》
卷八:“ 張文潛 戲作
《雪獅絶句》
云:‘六出裝來百獸王,日頭出后便郎當(dāng)?!币喾Q“ 百獸長 ”。 明
李時(shí)珍
《
本草綱目·獸二·獅
》
:“獅為百獸長,故謂之獅?!?/div>
分類:
獅子
《國語辭典》:
梁惠王
拼音:
liáng huì wáng
1.帝號(hào)。(西元前400~前319)姓畢名瑩,即戰(zhàn)國魏惠王。魏武侯子,繼位為侯。遷都大梁,僭稱梁王。曾卑禮厚幣,以招賢者。孟子說以仁義之道,但未受重用。謚號(hào)惠。
2.《
孟子
》篇名。因首章記孟子以仁義之道說梁惠王,故以為篇名。
分類:
帝號(hào)
孟子
篇名
首章
仁義
道說
公元
《國語辭典》:
王獻(xiàn)之(王獻(xiàn)之)
拼音:
wáng xiàn zhī
人名。(西元344~388)字子敬,羲之子。晉代書法家,會(huì)稽人。官至中書令,性高邁不羈,風(fēng)流冠時(shí)。工書法,骨力雖不及其父,但頗有媚趣,世稱二王,卒謚憲。存世墨跡有行書〈鴨頭丸帖〉及小楷刻本《洛神賦》十三行。
分類:
王獻(xiàn)之
人名
晉代
書法家
公元
《國語辭典》:
周宣王
拼音:
zhōu xuān wáng
帝號(hào)。姓姬名靜。在位四十六年。厲王之子。曾北伐獫狁,南征荊蠻、淮夷、徐戎,重振周室聲威,完成中興大業(yè)。
分類:
周宣王
帝號(hào)
在位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