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萬雉(萬雉)
(1).極言城墻周圍之廣。雉,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漢 班固 《西都賦》:“建金城而萬雉,呀周池而成淵?!?晉 潘岳 《西征賦》:“金墉鬱其萬雉,峻嵃峭以繩直?!?span id="6mzomad" class="book">《宋書·隱逸傳論》:“雖復崇門八襲,高城萬雉,莫不蓄壤開泉,髣髴林澤。”
(2).借指王城。 南朝 梁 沈約 《大赦詔》:“今茲狂煽,兵連萬雉。”
《國語辭典》:東郊(東郊)  拼音:dōng jiāo
東方的郊野?!段倪x。班固。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潰渭洞河汎舟山東,控引淮湖與海通波?!?/div>
《國語辭典》:方士  拼音:fāng shì
1.研究神仙、祈禳等法術的人?!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br />2.職官名。周置,主管四方都家的獄訟。
《國語辭典》:國中(國中)  拼音:guó zhōng
1.城中。《孟子。離婁下》:「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br />2.國民中學的簡稱。參見「國民中學」條。
《國語辭典》:王畿  拼音:wáng jī
1.天子都城附近的土地?!吨芏Y。夏官司馬。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
2.比喻京城、首都。晉。潘岳〈閒居賦〉:「遠覽王畿,近周家園?!埂杜f唐書。卷一一○。列傳。李光弼》:「賊乘鄴下之勝,再犯王畿?!?br />3.人名。(西元1498~1583)字汝中,別號龍溪,明山陰(今浙江省紹興縣)人。嘉靖進士,官兵部郎中,師王守仁,傳播其學,學者稱龍溪先生。著有《龍溪全集》、《語錄》等。
《國語辭典》:郊野  拼音:jiāo yě
郊外曠野的地方。《周禮。秋官。士師》:「正歲,帥其屬,而憲禁令于國及郊野?!埂度龂萘x》第一一二回:「見牛馬、驢騾遍滿郊野。」
《漢語大詞典》:近郡
(1).古謂距王城五百里之外為近郡。漢書·王莽傳中:“粟米之內曰內郡,其外曰近郡?!?顏師古 注:“《禹貢》去王城四百里納粟,五百里納米,皆在甸服之內?!?br />(2).指鄰近京城之郡。后漢書·百官志四:“﹝司隸校尉﹞ 孝武帝 初置,持節(jié),掌舉百官以下,及京師近郡犯法者?!?宋 陸游 《謝周樞使啟》:“入望清光,出臨近郡?!?/div>
《國語辭典》:邦畿  拼音:bāng jī
國境、疆域?!对娊?。商頌。玄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箷x。嵇康〈贈秀才入軍五首〉詩之三:「浩浩洪流,帶我邦畿?!?/div>
《漢語大詞典》:甸服
(1).古制稱離王城五百里的區(qū)域。書·禹貢:“錫土姓,祗臺德先,不距朕行,五百里甸服?!?孔 傳:“規(guī)方千里之內謂之甸服,為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蔡沉 集傳:“甸服,畿內之地也……五百里者,王城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也。”漢書·王莽傳中:“公作甸服,是為維城?!?顏師古 注:“《禹貢》去王城四百里納粟,五百里納米,皆在甸服之內?!?br />(2).為“九服”之一,指王畿外方五百里至千里之間的地區(qū)。周禮·夏官·職方氏:“方千里曰王畿,其外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五百里曰甸服。”
(3).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唐 張喬 《華山》詩:“澄凝臨甸服,險固束神都。”新五代史·雜傳二·李茂貞:“但慮軍情忽變,戎馬難羈,徒令甸服生靈,因茲受弊?!?清 錢謙益 《直隸河間府青縣知縣楊應震授文林郎制》:“矧於甸服,近在 扶風 ,當吾擇官憂民之際,安有尤異之政,蔽不上聞者哉!”
《國語辭典》:侯服  拼音:hóu fú
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qū)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參見「五服」2.條。《書經。禹貢》:「五百里侯服?!埂吨芏Y。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
《國語辭典》:侯服玉食  拼音:hóu fú yù shí
穿王侯的衣服,吃珍美的食物。形容生活極為奢華。《漢書。卷一○○。敘傳下》:「侯服玉食,敗俗傷化?!埂稌x書。卷五五。夏侯湛傳》:「湛族為盛門,性頗豪侈,侯服玉食,窮滋極珍?!?/div>
《漢語大詞典》:六鄉(xiāng)(六鄉(xiāng))
(1). 周 制:王城之外百里以內,分為六鄉(xiāng),每鄉(xiāng)設鄉(xiāng)大夫管理政務。周禮·地官·小司徒:“乃頒比灋于六鄉(xiāng)之大夫,使各登其鄉(xiāng)之眾寡、六畜、車輦?!?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禮·地官·鄉(xiāng)老》“鄉(xiāng)老” 漢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百里內為六鄉(xiāng),外為六遂。”國語·周語中“請隧焉” 三國 吳 韋昭 注:“周禮:天子遠郊之地有六鄉(xiāng),則六軍之士也;外有六隧,掌供王之貢賦?!?br />(2). 王莽 時仿 周 制,于 長安 西都置六鄉(xiāng)。漢書·王莽傳中:“分 長安 城旁六鄉(xiāng),置帥各一人…… 莽 下書曰:‘ 常安 西都曰六鄉(xiāng),眾縣曰六尉。’”
《漢語大詞典》:男邦
古代王城外六百至七百里地區(qū)內的男爵小國。書·禹貢:“﹝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 蔡沉 集傳:“男邦,男爵小國也?!?陳經 詳解:“男,小國也。又其外三百里為諸侯。自此以往,皆諸侯大國,次小國也。必先采地,次男邦乃及諸侯,先小后大。”
《國語辭典》:雒邑  拼音:luò yì
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陽縣西。為周代的王城。
《漢語大詞典》:九畿
相傳古時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內,自內而外,每五百里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衛(wèi)、蠻、夷、鎮(zhèn)、藩等九畿,為各級諸侯之領地及外族所居之地。周禮·夏官·大司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職。” 鄭玄 注:“畿,猶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為界,有分限者九?!?span id="he1crrc" class="book">《周禮·地官·小司徒》“其畿疆之封” 漢 鄭玄 注:“畿,九畿?!?賈公彥 疏:“除王畿以外,仍有九畿,謂侯、甸、男、采、衛(wèi)、要,以內六服為中國,其外更言夷、鎮(zhèn)、藩三服為夷狄,王畿四面皆有九畿。”參見“ 九服 ”。
《國語辭典》:九服  拼音:jiǔ fú
1.古代王畿以外的地域,每五百里劃為一區(qū),按距離的遠近分為九等,有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wèi)服、蠻服、夷服、鎮(zhèn)服及藩服,稱為「九服」。見《周禮。夏官。職方氏》。
2.泛指全國各地。《文選。劉琨。勸進表》:「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br />3.古代天子的九種吉服,有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韋弁服、皮弁服、冠弁服。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九。制度》。
《漢語大詞典》:野民
古代居于“六遂”之民。六遂, 周 代王城百里外至二百里內的行政區(qū)劃。周禮·地官·遂師:“軍旅,田獵,平野民,掌其禁令,比敘其事而賞罰。” 賈公彥 疏:“云‘平野民’者,謂遂師平正六遂之民,故云平野民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