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湖州歸安人,字和中。少從胡瑗學。仁宗嘉祐間進士。神宗熙寧中新置大法科,中首選,甚為王安石所重。有《月河所聞集》。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明甫。呂惠卿弟。神宗熙寧三年進士。以王安石薦,召為館閣???。安石與惠卿有隙,升卿于帝前詆安石之短,因降授太常寺太祝、監(jiān)無為軍酒稅。元豐三年復館閣???,累遷太常寺丞,出為河北路轉(zhuǎn)運副使。哲宗元符二年權(quán)知越州,改守江寧,進直秘閣。全宋文·卷二一一二
呂升卿,字明甫,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惠卿弟。熙寧三年登進士第。六年三月,以王安石薦,自常州團練推官召為館閣校理。四月,權(quán)發(fā)遣京東路常平等事,十一月,權(quán)發(fā)遣京東路轉(zhuǎn)運判官,十二月,徙淮南東路軍器監(jiān)。七年,為館閣???、崇政殿說書兼同修撰經(jīng)義,直集賢院。八年十月,權(quán)發(fā)遣江南西路轉(zhuǎn)運副使。十二月落職,降授太常寺太祝、監(jiān)無為軍酒稅。元豐三年,復館閣校勘,權(quán)判登聞鼓院。六年,為太常寺丞。元祐元年以吏部員外郎通判海州。紹圣四年,自京東路轉(zhuǎn)運副使徙河北路。元符元年,改河東提刑。二年,知江寧府。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三、二四四、二五六、二六九、二七一、三○二、三四○、三七八、四九三、四九四、五○六等,《宋史翼》卷四○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46—1095 【介紹】: 宋大名莘縣人,字子發(fā)。王素從孫。以父任試銓優(yōu)等,賜及第。上諸路學制,神宗稱其才。哲宗元祐初,為給事中,出知蔡州。紹圣元年,拜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因與章惇不協(xié),徙樞密都承旨,奪職,知岳州。全宋詩
王震,字子發(fā),莘縣(今屬山東)人。素從孫。以父任試銓優(yōu)等,賜及第。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檢正中書刑房習學公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八)。元豐二年(一○七九)兼檢討文字(同上書卷三○八)。八年,使北,還,拜給事中(同上書卷三五四、三六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蔡州,歷河中府、鄭州、陜州、永興軍(同上書卷三六八、四二一、四六五、四八四)。紹圣元年(一○九四)以龍圖閣直學士權(quán)知開封府(開封市博物館藏《開封府題名記碑》)。徙樞密都承旨,奪職知岳州。元符二年(一○九九)由提點河北路刑獄徙知邠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一三)。有《元豐懷遇集》(《周文忠公集》卷五四《王氏濟美集序》),已佚。《宋史》卷三二○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二三五五
王震,字子發(fā),莘縣(今山東莘縣)人,旦曾孫。以父任試銓優(yōu)等,賜及第。熙寧六年習學中書刑房公事,遂為檢正。元豐五年試右司員外郎兼權(quán)提轄拘催市易司物,進起居舍人。充北朝禮信使,還為中書舍人。元祐初以龍圖閣待制知蔡州,移知鄭州、陜州。紹圣間復為給事中,權(quán)吏部尚書,拜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紹圣中奪職知岳州卒。著有《閬苑記》三十卷、《元豐懷遇集》七卷。見《宋史》卷三二○本傳及卷二○四、二○八,《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八、三○九、三二五、三三四、三六二、四二一。
人物簡介
朱伯虎,字才元,華亭(今上海松江縣)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進士。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為著作佐郎(《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七)。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遷江東轉(zhuǎn)運副使,移知隨州(同上書卷五一六)。事見清嘉慶《松江府志》卷四四。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生卒】:?—1108 【介紹】: 宋福州人,字若愚。英宗治平間進士。徽宗時累官直龍圖閣、知桂州。蔡京開邊,祖道乘機謀求富貴,誘使王江酋楊晟免等納土,并夸大其辭,請設(shè)官建城,輦輸錢粟,實無尺地一民。官終刑部尚書。全宋詩
王祖道(?~一一○八),字若愚,福州(今屬福建)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淳熙三山志》卷二六)。調(diào)韓城尉,知松陽、白馬二縣。神宗元豐三年(一○八○),為監(jiān)察御史(《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出知汀州、泉州。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除江南西路運判(同上書卷三九五)。七年,以權(quán)發(fā)遣江東路提點刑獄為權(quán)發(fā)遣福州(同上書卷四七五)。元符初入為左司諫。三年(一一○○),出知海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三○)?;兆诔鐚幵辏ㄒ灰弧鸲?,再知福州(《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三年,知桂州(《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三)。官終刑部尚書。大觀二年卒。《宋史》卷三四八有傳。全宋文·卷一八三九
王祖道(?——一一○八),字若愚,福州閩縣(治今福建福州)人。治平二年第進士,調(diào)韓城尉,知松陽、白馬縣。元豐中為御史。元符中,歷知汀、泉、福州,入為吏部員外郎、左司諫。崇寧中再知福、桂州,任廣南西路經(jīng)略安撫使,希蔡京意開邊,調(diào)兵鎮(zhèn)戍,糜費錢帛,實無益于國。后進龍圖閣直學士,以刑部尚書召。大觀二年十月卒,贈宣奉大夫,四年追貶為昭信軍節(jié)度副使。見《宋史》卷三四八本傳,《宋會要輯稿》禮四四之一七、職官四六之五、職官六八之二○、方域七之二七,《淳熙三山志》卷二六,《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五。
人物簡介
【介紹】: 宋京兆府咸陽人,字仲謀。哲宗元祐三年以兩浙提知越州,尋移福州。紹圣四年,受詔與巴宜專根括安西、金城膏腴地,以招置弓箭手。元符中為轉(zhuǎn)運使。官至知施州。與黃庭堅唱和甚多,有詩集。全宋文·卷二二一三
張詢,字仲謀,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嘉祐四年登進士第。元豐中權(quán)發(fā)遣府界常平等事,歷戶部員外郎。元祐二年權(quán)發(fā)遣兩浙路提刑,知越州、湖州。元祐八年,由權(quán)發(fā)遣湖州為河東路轉(zhuǎn)運副使。紹熙四年,由熙河蘭岷路經(jīng)略安撫判官權(quán)陜西路都轉(zhuǎn)運使,元符初權(quán)知熙州。見劉攽《兩浙提刑張詢知越州制》(《彭城集》卷二一),《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一、三四七、四○二、四八三、四八五、四九一、四九六,《吳郡志》卷二八,《嘉泰吳興志》卷一三,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九。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陳州人,字師是,一字公是。黃好謙子。舉進士。歷司農(nóng)主簿,提舉京西、淮東常平。哲宗朝知陜州,為江、淮發(fā)運副使。徽宗崇寧元年,賀遼主登位還,除太仆卿,擢寶文閣待制,知瀛州,徙定州,卒于官。平生孝友敦睦,在陳州與蘇轍游,與蘇軾亦友善,兩女皆嫁軾子。全宋文·卷二二一四
黃寔(?——一一○五),寔一作實,字師是,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家于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熙寧中登進士第,元豐中歷太常博士,提舉京西、淮東常平,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zhèn)公事。哲宗朝,歷梓州路、兩浙路提點刑獄,京東轉(zhuǎn)運使,河北轉(zhuǎn)運副使,知陜州?;兆诩次唬瑸榛茨辖愕嚷钒l(fā)運副使,充使遼國信使。還除太仆卿,加直龍圖閣、知秦州,再擢寶文閣待制、知瀛州,徙定州。崇寧四年卒于官,贈龍圖閣直學士。寔與蘇轍為姻親,與軾亦友善,而又為章惇甥,故在兩朝黨爭中獲免于禍,然亦不得久于朝著。《宋史》卷三五四有傳,又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二、儀制一一之一三等。
人物簡介
王瑜,字忠玉,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傳》)。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為江南東路提點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一)。哲宗元祐五年(一○九○),由兩浙路提點刑獄召為刑部員外郎(同上書卷四四六),為御史所糾,改京西路提點刑獄(《欒城集》卷二九《王瑜可京西提刑制》)。元符二年(一○九九),以京東路轉(zhuǎn)運副使知亳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五)。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二二一五
王瑜,字忠玉,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元豐中歷提點淮南西路、兩浙路、京西路刑獄。元祐五年擢刑部員外郎。紹圣中為尚書都官郎中。元符初為京東轉(zhuǎn)運副使,二年正月出知亳州。見《欒城集》卷二九,《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一、四四六、四四八、四九四、五○五,《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程遵彥,字之邵,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舉進士,歷仕州縣,有惠政。元豐七年為通直郎、知融州。元祐初簽書杭州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蘇軾薦之于朝,詔加擢用,官至祠部郎官。見楊本《程祠部傳》(《新安文獻志》卷六四),吳騫《西湖蘇文忠公祠從祀議》,《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五等。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泰州人,字重實。周穜弟。神宗熙寧九年進士。歷官有聲。哲宗紹圣元年,為監(jiān)察御史,累遷京西轉(zhuǎn)運使。文及甫語忤時相,秩推治之,雪其冤。官終龍圖閣直學士。全宋文·卷二五九二
周秩,字重實,泰州(治今江蘇泰州)人,濤子,穜弟。熙寧九年進士。元祐中權(quán)發(fā)遣京東路提點刑獄,改知宿州。紹圣初為監(jiān)察御史,論司馬光沮變新法,力攻元祐大臣。歷淮南、京西轉(zhuǎn)運副使。元符間知登州。官終龍圖閣直學士。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二五、四二九、四八九、四九八,《宋史》卷一五一、三三六,《宋元學案》卷九六,《宋元學案補遺》卷九八。
人物簡介
【生卒】:?—1119 【介紹】: 宋潤州丹陽人,字天啟。初從王安石讀書鐘山,又從蘇軾游,聲譽日顯。神宗元豐二年進士。授明州司戶參軍、江陵推官。哲宗元祐中,為太學正、通判常州,遷提舉永興路常平?;兆诔酰霝閼舨繂T外郎,兼編修國史,出為兩浙提刑。張商英當國,拜中書舍人,以草責詞不稱,出知明州。又為言者劾以不臣,奪職。會赦,復知睦州卒。能為文,最長詩歌,工畫山水人物。有《丹陽集》。全宋詩
蔡肇(?~一一一九),字天啟,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淵子。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歷明州司戶參軍、江陵推官。哲宗元祐中,為太學正,出通判常州。紹圣中,召為衛(wèi)尉寺丞。元符元年(一○九八),提舉永興軍路常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九五)?;兆诩次唬霝閼舨?、吏部員外郎,兼編修國史。以事出提舉兩浙刑獄。大觀四年(一一一○)張商英入相,召為禮部員外郎,進起居郎,拜中書舍人。未幾,以草制不稱,出知明州。政和元年(一一一一)落職提舉杭州洞霄宮(《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二四)。會赦,復職。宣和元年卒。有《丹陽集》三十卷,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中存有《據(jù)梧小集》一卷。《東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京口耆舊傳》卷四有傳。蔡肇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兩宋名賢小集》及鄧忠臣《同文館唱和詩》所錄詩編為第一卷,方志、類書、詩話等所錄詩編為第二卷。全宋文·卷二五三○
蔡肇(?——一一一九),字天啟,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淵子。初事王安石,見器重。元豐二年第進士,為州司戶、推官。元祐中,又從蘇軾游,聲譽益顯,歷太學正、??秉S本。紹圣中,通判常州,召為衛(wèi)尉寺丞。元符初,提舉永興軍路常平?;兆跁r為吏部員外郎、編修國史,出提舉兩浙刑獄,知睦州。大觀四年,拜中書舍人。尋以草制不稱旨,罷為顯謨閣待制、知明州。言者又論其包藏異意,奪職,提舉杭州洞霄宮。宣和元年卒。肇能文,尤長歌詩,工畫,有《丹陽集》三十卷。見《京口耆舊傳》卷四,《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傳》六有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字順之。神宗熙寧九年進士。嘗知通利軍,與蘇軾兄弟交善。蘇轍貶,豫送以詞,有“怒發(fā)沖冠,壯心比石”之語。歷知保德、廣信、邵武軍及邢、邵、鄜、冀州凡七任,所至有惠政。后坐蘇軾薦,入元祐黨籍。有《筆鐸草錄》。全宋詩
林豫,字順之,仙游(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元豐初為漣水軍使。遷京東排岸。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通利軍(《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四)。紹圣四年(一○九七),除河北沿邊安撫使(同上書卷四九○)。元符三年(一一○○),知鄜州,移冀州,廣信軍。徽宗崇寧二年(一一○三),知邢州。大觀四年(一一一○),知邵武軍。凡歷七郡,入元祐黨籍除名。有《筆鋒草錄》,已佚?!?a target='_blank'>寶祐仙溪志》卷四有傳。全宋文·卷二五七一
林豫,字順之,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熙寧九年進士。元豐初為漣水軍使。元祐八年以蘇軾薦,自京東排岸司擢知通利軍。紹圣中為禮賓使、提點左廂諸監(jiān)公事;四年,除河北沿邊安撫副使,仍權(quán)監(jiān)提點左廂諸監(jiān)公事。元符中遷崇儀使,知鄜州,移冀州,大觀四年知邵武軍,凡歷七郡。入元祐黨籍。著有《筆鋒草錄》等。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四、四九○,《宋會要輯稿》食貨二四之三三,《寶祐仙溪志》,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四、六八。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大名館陶人,字鼎臣。王沿子。第進士。累遷太常博士。仁宗慶歷中提點江東刑獄,與楊纮、王綽競擿發(fā)吏,至微隱罪無所貸,號為“江東三虎”。累遷淮南兩浙荊湖制置發(fā)運使,精于吏事,轉(zhuǎn)漕調(diào)發(fā),務均勞逸,吏不能為重輕。入為三司鹽鐵副使,數(shù)與包拯爭議。遷河北都轉(zhuǎn)運使,徙使河東,卒。性廉不欺,或勸增其子年齡以圖速仕,不從。所薦士多知名,有終身不識者。全宋文·卷五八○
王鼎,字鼎臣,館陶(今河北館陶)人,王沿子。登進士第,累遷太常博士,提點江東、兩浙刑獄,降知深州。徙建州,改提點河北刑獄,治奸贓不避權(quán)勢。累遷司封員外郎、淮南兩浙荊湖制置發(fā)運副使。入為三司鹽鐵副使。嘉祐三年八月奉詔使契丹國。遷刑部郎中、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zhuǎn)運使。徙河東,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王沿傳》有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