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舊時以更計(jì)時,一夜五更,每更分三點(diǎn)。 唐
杜甫 《至日遣興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詩之一:“去歲茲辰捧御牀,五更三點(diǎn)入鵷行?!?唐
李商隱 《夜半》詩:“三更三點(diǎn)萬家眠,露欲為霜月墮煙。”
《元史·兵志四》:“其夜禁之法,一更三點(diǎn),鐘聲絶,禁人行;五更三點(diǎn),鐘聲動,聽人行?!?br />(2).指古 印度 婆羅謎字體表示i-(kara)的字母。原寫作不縱不橫的三個點(diǎn),后在吐火羅語中作三個“c”字形,故稱“三點(diǎn)”。佛教借此三點(diǎn)不縱不橫的三角關(guān)系,以喻教義。一般指所說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脫德。天臺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會三點(diǎn)於真原,凈六塵於人境。” 前蜀
貫休 《聞大愿和尚順世》詩之三:“若游三點(diǎn)外,爭把七賢平?!?清
龔自珍 《釋二門三點(diǎn)同異》:“二門三點(diǎn),有二種釋。先釋二門,止、觀是。乃釋三點(diǎn),空、假、中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