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漏盡無畏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與漏盡無所畏同。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與漏盡無所畏同。
漏盡智通愿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阿彌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速得漏盡愿之異名。
漏盡智證明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三明之一。俱舍論謂之漏盡智證明。證涅槃之理,顯了分明也,經(jīng)論多略稱漏盡智或漏盡明。(參見:三明)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三明之一。(參見:三明)
三明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在佛曰三達(dá)。在羅漢曰三明。智之知法顯了,故名為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證明,證智之境而顯了分明也: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來世之生死相,三、漏盡明,知現(xiàn)在之苦相,斷一切煩惱之智也(漏者煩惱)。又如次第,名為宿住智證明,死生智證明,漏盡智證明。然則三明者,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盡三通也。智度論二曰:「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問曰:神通明有何等異:答曰:直知過去宿命事,是名通。知過因緣行業(yè),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緣際會不失,是名明。直盡結(jié)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盡更不復(fù)生是名明?!咕闵嵴摱咴唬骸秆匀髡撸阂凰拮≈亲C明,二死生智證明,三漏盡智證明。(中略)名明者,如次對三際愚故。謂宿住智通治前際愚,死生智通治后際愚,漏盡智通治中際愚。」婆沙論七十七謂:「六通中,馀三何不謂明?答曰:身如意(言神境通),但工巧,天耳通但聞聲,他心但知他人心,故此三不立為明。馀三所以為明者,天眼知未來苦,宿命知過去苦,俱能厭離生死。又漏盡能為正觀而斷煩惱故?!?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來世的事;漏盡明是以圣智斷盡一切的煩惱。以上三者,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卻叫做三達(dá)。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羅漢有三明,明者知智法顯了曰明。又名智明智證,明證智之境,顯了分明也。
一、宿命明 知自身他身之宿世生死相也。
二、天眼明 知自身他身之未來世生死相也。
三、漏盡明 知現(xiàn)在之苦相,斷一切煩惱之智也。
此三明又名宿住智證明、死生智證明、漏盡智證明,三明為六通中之宿命、天眼、漏盡、三通也。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三藏法數(shù)云:
一、宿命明
謂但知過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
復(fù)知宿世從一生至百千萬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樂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
謂但見死此生彼,名天眼。
復(fù)見我及眾生死時生時,及身口意所作善惡之行,或生善道惡道,皆悉能見,是名天眼明。
三、漏盡明
謂九界眾生,因五住煩惱,墮落二種生死,故名為漏,惟如來斷五住惑盡而得神通,名漏盡通。
復(fù)知漏盡已后,更不受于生死,是名漏盡明。
【三藏法數(shù)】
(出雜阿舍經(jīng))
〔一、宿命明〕,謂但知過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復(fù)知宿世,從一生至百千萬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受樂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謂但見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復(fù)見我及眾生死時生時,及身口意所作善惡之行,或生善道、惡道,皆悉能見,是名天眼明。
〔三、漏盡明〕,謂眾生因三界見、思之惑,墮落生死,故名為漏;惟羅漢斷三界見、思惑盡,而得神通,名漏盡通。復(fù)知漏盡已后,更不受于生死,是名漏盡明。(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漏盡智證通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六通之一。經(jīng)論多略稱漏盡智通或漏盡通。俱舍論謂之漏盡智證通。證漏盡即涅槃之境而無礙自在之智也。俱舍頌疏智品二曰:「漏盡智證通,漏盡者擇滅也,智證漏盡無擁名通?!?參見:六通)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六通之一。(參見:六通)
六通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種: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也。亦稱六神通。法華經(jīng)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羅漢。(參見:通)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于前五通加漏盡智證通A^sravaks!aya-jn^a%na之一。漏盡知證通者,三乘之極致,諸漏(即一切煩惱)斷盡為無礙者。成就此六通限于三乘之圣者。俱舍論二十七曰:「通有六種: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六漏盡智證通。雖六通中第六唯圣,然其前五,異生亦得?!勾蟪肆x章二十本曰:「一名身通,二名天眼,三名天耳,四他心智,五宿命,六漏盡通?!梗ㄒ陨狭裢ù蔚?,同智度論二十八說其次第)。法界次第中上曰:「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身如意通,六漏智通。」(次第異)。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種,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六通又名六神通。通者作用自在而無礙曰通,或曰通力,或曰神通。
一、神境通 亦名如意,有三意:
一、能到 謂能到者有四:
一、身能飛行,如鳥無礙。   三、此沒彼出,彼沒此出。
二、移遠(yuǎn)令近,不往而到?!  ∷摹⒁荒钅苤潦绞澜?。
二、轉(zhuǎn)變 謂轉(zhuǎn)變者有四:
一、大能作小。        三、一能變多。
二、小能作大?!       ∷?、多能變一。
三、圣如意 圣如意者:
一、化現(xiàn)無方?!       《?、應(yīng)變不測。
二、天耳 聞聲無礙,是曰天耳。
三、他心 知他心事無礙,是曰他心。
四、宿命 知過去世事無礙,是曰宿命。
五、天眼 觀色無礙,是曰天眼。
六、漏盡 自能漏盡,復(fù)能遍知一切眾生漏盡不盡等,是曰漏盡。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三藏法數(shù)云:
一、天眼通 謂能見九界眾生,死此生彼苦樂之相,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是名天眼通。
二、天耳通 謂能聞九界眾生,苦樂憂喜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謂能知九界眾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謂身能飛行山海無礙,于此界沒,從彼界出,于彼界沒,從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隨意變現(xiàn),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盡通 漏盡通者,漏即五住煩惱惑也,謂如來斷五住惑盡,不受二種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盡通。
漏盡無所畏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四無所畏之一。于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所畏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四無所畏之一,即在大眾之中明言我已經(jīng)斷盡一切煩惱而無所怖畏。
【三藏法數(shù)】
漏盡者,惑業(yè)生死俱盡也。無所畏者,如佛言,我一切漏盡,故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zhuǎn)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復(fù)馀眾,實(shí)不能轉(zhuǎn),是為漏盡無所畏。
漏盡阿羅漢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斷盡一切煩惱而住于阿羅漢之位者。法華經(jīng)序品曰:「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雇奖闫吩唬骸嘎┍M阿羅漢阿若憍陳如等?!?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斷盡一切煩惱的阿羅漢。
漏縛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漏為漏泄之義,縛為系縛之義,皆為煩惱之異名也。眾生自眼等六根門,漏泄煩惱,為此煩惱,身心被系縛,故名為漏,名為縛。安樂集上曰:「若愿生凈土便是取相,轉(zhuǎn)增漏縛,何用求之?」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漏與縳。漏是漏失的意思,縛是系縛的意思,兩者都是煩惱的別名。
蓮華漏
【佛學(xué)大辭典】
(物名)廬山慧遠(yuǎn)弟子慧要,有巧思。以蓮華作漏刻,名蓮華漏。梁高僧傳六道祖?zhèn)髟唬骸高h(yuǎn)有弟子慧要,亦解經(jīng)律,而尤長巧思。山中無漏刻,乃于泉水中立十二葉芙蓉,因流波轉(zhuǎn)以定十二時,晷景無差焉?!狗g名義曰:「廬山遠(yuǎn)公門有僧慧要者,患山中無刻漏,乃于水上立十二葉芙蕖,因波輪以定十二時,晷景無差,今曰遠(yuǎn)公蓮花漏是也?!拱蠢钫貒费a(bǔ)載此事,云即惠遠(yuǎn)所作。乃取銅葉制器,狀如蓮花,置盆水上,底孔漏水半之則沈,每晝夜十二沈云。
蓮漏
【佛學(xué)大辭典】
(物名)蓮華漏之略。云棲彌陀經(jīng)疏鈔二曰:「約禪誦之期號曰蓮漏,宣趣向之極曰蓮宗?!?參見:蓮華漏)
實(shí)相無漏大海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真如實(shí)相,離一切之妄染,故曰無漏。是空真如也。而藏一切之功德,故曰海。是不空真如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真如實(shí)相,離一切之妄染,故謂之無漏,是空真如。又因含藏一切之功德,故謂之海,是不空真如。
樂如漏盡愿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受樂無染愿之別名。
諸漏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漏者,煩惱之異名也。諸煩惱也??倲z三界之諸煩惱為三漏。法華經(jīng)方便品曰:「諸漏已盡,復(fù)無煩惱。」(參見:漏)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一切的煩惱。漏即煩惱的別名。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梵語A^srava煩惱之異名也。漏為流注漏泄之義,三界之有情,由眼耳等六瘡門,日夜流注漏泄煩惱而不止,故名漏。又煩惱現(xiàn)行,使心連注流散而不絕,故名漏。煩惱如漏器漏舍也。俱舍論二十曰:「從有頂天至無間獄,由彼相續(xù)于六瘡門泄過無究,故名為漏。(中略)若善釋者,應(yīng)作是言,諸境界中流注相續(xù),泄過不絕,故名為漏。」大乘義章五本曰:「流注不絕其猶瘡漏,故名為漏。」法華玄贊一曰:「諸論皆云:煩惱現(xiàn)行令心連注流散不絕,名之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厭惡,損污處廣,毀責(zé)過失,立以漏名?!褂致┦еx,煩惱漏失正道,故名。又煩惱使人漏落于生死,故名。法華文句一曰:「成論云:失道故名漏。(中略)毗曇云:漏落生死?!辜蜗榉ㄈA義疏一曰:「成論人以失理取相之心名漏?!?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煩惱的別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瞋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煩惱能使人漏落于三惡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無煩惱之法就叫做無漏法。
有漏果報(bào)四相及不凈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種種生滅,盡是一漏落之相,故曰有漏。而有漏分晰之,有四種相,謂有漏果報(bào)四相。即苦、空、無常、無我,有漏之果報(bào)。有三苦八苦之性,謂之苦。男女一異等諸相無實(shí),謂之空。有漏果報(bào)中,無我之實(shí)體,謂之無我。生滅遷流,剎那不住,謂之無常。于下再分述之:
二漏為緣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迷悟既分,所為乃別,是則名為有漏無漏。漏者,漏泄之義,為煩惱之異名。貪瞋等之煩惱,日夜由眼耳等之六根門頭,漏泄流出而不止,故謂之漏。又漏者漏落之義,煩惱能使人漏落于三惡道,故謂之漏。合有漏無漏,斯稱二漏。
一、有漏 有煩惱之法,曰有漏。又增長煩惱之緣之法,亦曰有漏。如:
一、有漏善法 有漏之業(yè)因有善惡,五戒十善是善法,五逆十惡是惡法。有漏之善法,招有漏之樂果,即人天之果報(bào)是也。有漏惡法,招有漏之苦果,即鬼畜之果報(bào)是也。
二、有漏禪 對無漏禪而言即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心定也。
三、有漏斷 對無漏斷之稱,以有漏道而斷煩惱,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觀,斷八地七十二之修惑也。
二、無漏 離煩惱清凈之法,及不增長他煩惱之緣之法,名為無漏。如:
一、無漏因 無漏清凈之戒定慧,以證涅槃之界,曰無漏因。
二、無漏果 無漏道所得之果德也。
有漏無漏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一切法有二大別,曰有漏無漏。漏、漏泄之義,貪瞋等之煩惱,日夜由眼耳等之六根門,漏泄流注而不止,故名曰漏。言有或無,曰有漏無漏。
一、有漏 有煩惱之法,或?yàn)樵鲩L煩惱緣之法,謂之有漏。染污末那,是其有漏之正因也。有漏之言,正表漏俱。謂諸有漏,由與自身現(xiàn)行煩惱俱生俱滅互相增益,方成有漏。由此熏成有漏法種,后時現(xiàn)起,有漏義成,自相續(xù)中,六識煩惱與彼善等不得俱起,雖由煩惱引施等業(yè),唯是傍因而非正因。表漏俱者,取能有體,不取煩惱,有他漏故,名為有漏。了義燈中解釋有漏,有其三種:
一、體是漏,為有所有,名為有漏。
二、有他漏故,名為有漏,即說能有。
三、漏性合故,亦煩惱自體,由此煩惱在生死中,以漏體有用,名為有漏,有即漏也。
又雜集論言六種有漏:
一、漏自性 即煩惱體。漏性合故,名為有漏。由此煩惱在生死故,名漏性合。漏體有用,名為有漏。煩惱現(xiàn)行,令心連注流散不絕,名之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厭惡,損污處廣,毀責(zé)過失,立以漏名。
二、漏相屬 與漏相應(yīng),及漏所依,即染污心心所名相應(yīng)遍行別境,及前七識與惑俱者,眼等五根名漏所依。有漏相屬,名曰有漏。
三、漏所縛 謂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集后有,故名所縛。從能縛惑,名為有漏。
四、漏所隨 謂馀地法,但言漏隨不言縛者,以他地法不相增益也。從能隨惑,名為有漏。
五、漏隨順 順決擇分,異地不增,同地得增,雖增背有,然與漏俱,故名隨順。
六、漏種類 謂無學(xué)身諸有漏法,以先有漏之所起,名為種類。
二、無漏 離煩惱之清凈法,及不為增長他煩惱緣之法,謂之無漏。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凈圓明,故名無漏。若在佛果,乃為究竟無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