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10詞典 2分類詞匯 308
共310,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認(rèn)明
清妥
清利
令利
解決
精了
班駮
看不透
聽不清
見分曉
嗎呼
分單
昭詳
斷開
碧清
《漢語大詞典》:認(rèn)明(認(rèn)明)
辨認(rèn)清楚。《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各各認(rèn)明了,領(lǐng)了回去?!?span id="krhwlzp" class="book">《三俠五義》第八三回:“ 顏大人 吩咐將 馬強 夫妻帶在一旁,立刻帶 馬朝賢 上堂,叫他認(rèn)明此冠并 郭氏 口供,連 馬強 畫的招俱各與他看了?!?魯迅 《而已集·通信》:“照那時的形勢看來,實在也足令認(rèn)明了我的‘紙糊的假冠’的才子們生氣?!?/div>
《漢語大詞典》:清妥
(1).清和適宜。 唐 唐彥謙 《九日游中溪》詩:“何知是節(jié)序,風(fēng)日自清妥?!?br />(2).清楚穩(wěn)當(dāng)。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二:“《槐亭集》非不清妥,但無甚出色處?!?br />(3).清靜,安定。 清 袁枚 《續(xù)詩品·齋心》:“我心清妥,語無煙火?!?/div>
《漢語大詞典》:清利
(1).清晰利落;清楚明白。 晉 陸云 《與兄平原書》:“《丞相贊》云‘披結(jié)散紛’,辭中原不清利?!?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二·二相詩詞:“ 嚴(yán)分宜 自為史官,即引疾歸臥數(shù)年,讀書賦詩,其集名《鈐山堂藳》,詩皆清利。” 郭紹虞 《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六八:“清利流為空疏,恐怕又是一般誤解神韻,只以半吞半吐為超超元著者流所最易犯的弊病?!?br />(2).清還利息。《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日前你做親時,曾借下了 褚 家六十兩銀子。年年清利,今年他家連本要還,我卻怎地來得及?”
(3).清澈有神。 蔣光慈 《短褲黨》三:“但是 月娟 真是太疲倦了!她的面龐眼看著更瘦得許多了,兩只眼睛雖然還是如從前一樣地清利,但瘦得大了許多。”
(4).涼爽。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晚風(fēng)清利,令人回想日間 莫斯科 河里的沐浴。”
(5).清靜;太平無事。如:區(qū)上讓 趙某 搬到別地方住去,這下村里才清利了。
《漢語大詞典》:令利
清楚,明白。 宋 無名氏 《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二出:“此段新奇差異,更詞源移宮換羽。大家雅靜,人眼難瞞,與我分個令利?!?錢南揚 注:“令利,即伶俐。《語辭匯釋》:‘伶俐,猶云乾浄也?!@里應(yīng)引伸作‘清楚’解?!?/div>
《國語辭典》:解決(解決)  拼音:jiě jué
1.疏解、處理清楚。如:「解決了難題?!?jié)h。王充《論衡。案書》:「孰與剖破渾沌,解決亂絲?」《孽?;ā返谌鸹兀骸杆诖巴饴牭貌荒蜔?,爽性趁此機(jī)會,直闖進(jìn)去,把出去的問題直捷痛快的解決了?!?br />2.消除、消滅。如:「把敵人完全解決了?!?/div>
《漢語大詞典》:精了
清楚明白。 漢 蔡邕 《陳留太守胡公碑》:“食后,還與丞相答,意氣精了。是日,疾遂大漸?!?/div>
《漢語大詞典》:班駮
亦作“ 班駁 ”。
1.雜色;色彩斑斕。《楚辭·劉向〈九嘆·憂苦〉》:“同駑驘與椉駔兮,雜班駮與闒茸?!?王逸 注:“班駮,雜色也。”西京雜記卷一:“﹝山﹞上結(jié)藂條如車葢,葉一青一赤,望之班駮如錦繡。”魏書·天象志一:“十四年二月己巳朔未時,云氣班駁,日十五分蝕一?!?br />2.比喻有文采。 清 盧文弨 《〈逸老堂詩話〉跋》:“顧其書雖無大過人處,而敘述亦班駁可喜。”
3.錯落相間。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棗:“正月一日日出時反斧班駮椎之,名曰嫁棗?!?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養(yǎng)牛馬驢騾:“然柏瀝、芥子,并是躁藥;其徧體患疥者,宜歷落班駮,以漸涂之。”
4.模糊,不清楚。 宋 陳武 《高帝封建論》:“大抵創(chuàng)業(yè)之君,這些規(guī)模,人不得盡識,所以其治,班駮而不可考?!?/div>
《國語辭典》:班駁(班駁)  拼音:bān bó
1.色彩相雜不純的樣子。也作「斑駁」。
2.責(zé)備。《通俗常言疏證。言語。班駁》引《合縱記劇》:「今日到斑駁我小子起來?!?/div>
《國語辭典》:看不透  拼音:kàn bù tòu
形容對人對事不能認(rèn)識清楚。如:「我看不透他的心思。」
《漢語大詞典》:聽不清
不能清楚地聽見。例如:我聽不清你的話。
《國語辭典》:見分曉(見分曉)  拼音:jiàn fēn xiǎo
事情得以分明、清楚。如:「爭執(zhí)的兩造之間各執(zhí)一詞,事情的真相難見分曉?!埂段饔斡洝返谖迤呋兀骸钙兴_道:『既如此,你休發(fā)急,教悟空與你同去花果山看看。是真難滅,是假易除。到那里自見分曉?!弧?/div>
《國語辭典》:嗎呼(嗎呼)  拼音:mǎ hu
含糊,不清楚,不認(rèn)真。如:「你做事情怎么這么嗎呼!」也作「麻糊」、「馬虎」。
《國語辭典》:分單(分單)  拼音:fēn dān
已經(jīng)把祖?zhèn)骷耶?dāng)分清楚,稱為「分單」。
《漢語大詞典》:昭詳(昭詳)
明白清楚。舊唐書·韓思復(fù)傳:“惟刑是恤,事合昭詳。請付刑部集羣官議定奏裁,以符慎獄。”
《漢語大詞典》:斷開(斷開)
(1).審理清楚,審理完結(jié)。《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三回:“大家都望老爺早點把案斷開,好等那些見證回去,鄉(xiāng)下人是耽誤不起的?!?br />(2).斷絕,分開。 鄧友梅 《竹風(fēng)》:“后來航道上出現(xiàn)了暗礁險灘,航船遇到九級風(fēng)暴,那根紐帶磨損了,破敗了,但是由于兩國人民的努力維護(hù),終究沒有斷開,所以一旦雨過天晴,船仍舊能揚帆前進(jìn)?!?/div>
《漢語大詞典》:碧清
(1).碧綠澄徹。紅樓夢第三八回:“那山坡下兩棵桂花開的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當(dāng)中亭子上,不敞亮嗎?” 劉白羽 《一個溫暖的雪夜》:“出一身熱汗,卜通一聲跳到碧清的河流里去鳧水,那有多舒服呀!”
(2).清楚明白。《天雨花》第六回:“ 仁和縣 次早一堂,便把此案審得碧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