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楚明白的樣子。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同類相動(dòng)》:“百物其去所與異,而從其所與同,故氣同則會(huì),聲比則應(yīng),其驗(yàn)皦然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檄者,皦也。宣露於外,皦然明白也?!?明
宋濂 《〈大般若經(jīng)通關(guān)法〉序》:“ 雪山 編參諸方,嘗主藏鑰於 靈隱 景德禪寺 ,其衞道之志蓋皦然云?!?br />(2).清白貌。 漢
蔡邕 《薦皇甫規(guī)》:“出處抱義,皦然不污?!?span id="z3lm2bg" class="book">《
后漢書·樂(lè)恢傳》:“ 恢 獨(dú)皦然不污於法。”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桃花夫人示夢(mèng)》:“志節(jié)皦然,可表天日。”
(3).潔白光亮貌。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常有雙鶴素羽皦然,日夕偶影翔集。”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仰視星斗,磊落與人近,皦然天地,如在玉壺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