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詞典 2分類詞匯 15
《國語辭典》:淹死  拼音:yān sǐ
溺死?!?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就有疾風(fēng)暴雨,平地水深三尺,把人民要淹死無數(shù)?!埂?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三三回:「只因從那井邊一過,那井里淹死了一個丫頭。」
分類:淹死溺死
《國語辭典》:河里淹死是會水的(河裡淹死是會水的)  拼音:hé lǐ yān sǐ shì huì shuǐ de
(諺語)不會游泳的人根本不敢下水,所以不會淹死;會淹死在河里的反而是善于游泳的人。比喻越是有本領(lǐng)的人,反而容易因疏忽大意而遭到失敗?!度齻b五義》第八八回:「俗語說的好:『慣騎馬的慣跌跤,河里淹死是會水的?!谎芍皇撬嚫呷四懘?,陽溝里會翻船,也是有的?!?/div>
《國語辭典》:溺死  拼音:nì sǐ
淹死?!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會大雷風(fēng),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戰(zhàn),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shù),水為不流?!埂段宕菲皆?。周史。卷下》:「趙太祖奮擊,大破唐軍,殺獲七千馀級,溺死于江者不計其數(shù)?!?/div>
分類:溺死淹死
《漢語大詞典》:流殺(流殺)
謂淹死。《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其后則有 北宮 井溢,南流逆理,數(shù)郡水出,流殺人民。” 唐 韓愈 《唐故檢校尚書左仆射右龍武軍統(tǒng)軍劉公墓志銘》:“﹝ 元和 ﹞八年五月,涌水出他界,過其地,防穿不補(bǔ),沒邑屋,流殺居人?!?/div>
分類:淹死
《漢語大詞典》:流死
猶淹死。史記·秦本紀(jì):“﹝ 王齕 ﹞攻 晉 軍,斬首六千, 晉 楚 流死 河 二萬人?!?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楚,一作‘走’?!?張守節(jié) 正義:“按:此時無 楚 軍,‘走’字是也。”
分類:淹死裴骃
《漢語大詞典》:渰殺(渰殺)
淹死。 明 無名氏 《徐伯株貧富興衰記》第二折:“得什么志?看了你這嘴臉,直等渰殺鵝的那一年上纔得官?!?/div>
分類:淹死
《漢語大詞典》:渰殪
淹死。 漢 焦贛 《易林·大畜之觀》:“三蛆逐蠅,陷墮釜中;灌沸渰殪,與母長訣?!?/div>
分類:淹死
《國語辭典》:葬身魚腹(葬身魚腹)  拼音:zàng shēn yú fù
淹死。明。楊柔勝《玉環(huán)記》第三○出:「寧可葬身魚腹,決不效于飛。」
《國語辭典》:溺斃(溺斃)  拼音:nì bì
淹死。如:「這條河流水勢湍急,每年均有多人溺斃,所以管理處嚴(yán)禁游客在此戲水?!?/div>
分類:淹死
《漢語大詞典》:漂殺(漂殺)
淹死。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明帝紀(jì)上:“水泉涌溢,漂殺人民?!?/div>
分類:淹死
《漢語大詞典》:魚腹(魚腹)
(1).魚的腹腔。史記·陳涉世家:“ 陳勝 、 吳廣 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说弧?陳勝 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南朝 梁 吳筠 《檄江神責(zé)周穆王璧》:“藏玉泥中,匿珪魚腹?!?br />(2).謂葬身魚腹,淹死。語本楚辭·漁父:“寧赴 湘 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序:“三軍魚腹,云橫 歇浦 之帆?!?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阮龍光》:“迄今髑髏載土,念魚腹而心酸。”
《漢語大詞典》:沈潭
亦作“沉潭”。 把人投進(jìn)潭水里淹死。封建家族對違犯族規(guī)的人所施行的一種殘酷刑罰。 毛澤東 《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從前祠堂里‘打屁股’、‘沉潭’、‘活埋’等殘酷的肉刑和死刑,再也不敢拿出來了。”
《漢語大詞典》:溺女
將剛生下的女嬰投入水中淹死。舊時重男輕女的陋俗。 清 梅曾亮 《光澤縣育嬰堂記》:“ 閩中 溺女之俗,不知所自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十:“溺女之風(fēng), 西江 尤甚。 天津 沈封翁 世華 ,官是省巡檢,所至有惠政,尤禁溺女?!?魯迅 《華蓋集·并非閑話(二)》:“ 中國 有些地方還在‘溺女’,就因為豫料她們將來總是沒出息的?!?/div>
《漢語大詞典》:沖淹
被水沖走淹死或淹沒。例如:余夷脫逃者,或被坑水沖淹,或為失路饑斃,悉無漏網(wǎng)?!稄V東軍務(wù)記》
《漢語大詞典》:避溺山隅
謂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遠(yuǎn)遠(yuǎn)回避。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譬於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span id="o4ujcqc" class="book">《梁書·王僧孺?zhèn)?/a>》:“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止冠李下,既貽疵辱,方致徽繩,解籙收簪,旦歸初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