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定州安喜人,字潤甫。崔湜弟。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當(dāng)流,亡命郢州,遇赦還,道病卒。工詩,詞甚典麗。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約713 字潤甫,小名海子。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崔仁師之孫,崔湜之弟。舉進(jìn)士第一。歷任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員外郎,襲封安平縣男。玄宗先天二年(713)因兄湜謀逆罪連累,當(dāng)流放,亡命郢州,作《幽征賦》以寄意,詞甚典麗。遇赦還,病死途中。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詩紀(jì)事》卷一三,《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二。液有文名,尤工五言詩。裴耀卿纂其遺文編為《崔液集》10卷,見《新唐書·藝文志四》,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2首。
唐詩匯評
崔液(?-714),字澗甫,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崔湜之弟。先天中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當(dāng)配流,亡命郢州。遇赦還,道病卒。液工五言詩,有《崔液集》十卷,已佚。《全唐詩》存詩十二首。

作品評論

新唐書·崔仁師傳附崔液傳
液字潤甫,尤工五言詩。湜嘆,因字呼曰:“海子,我家龜龍也。”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當(dāng)流,亡命郢州,作《幽征賦》以見意,詞甚典麗。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元鑒,號東澗(《詩家鼎臠》卷上)。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黃崇義,號澗西,樂安(今屬江西)人。師事黃干,嘗主汝水書院。有《澗西文集》等,已佚。事見清光緒《撫州府志》卷六九之一。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劉元茂,號石澗(《山家清供》)。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柳桂孫,號月澗,為陳世崇師輩。事見《隨隱漫錄》卷三。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雙澗,姓名未詳。應(yīng)月泉吟社徵詩(《月泉吟社詩》)。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吳澗所,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宋詩拾遺》卷八)。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嚴(yán)中和,號月澗。約與周密同時。事見《浩然齋雅談》卷中。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0—1080 【介紹】: 宋筠州人,字凝之,號西澗居士。仁宗天圣八年進(jìn)士。為潁上令。以剛直不能事上官,棄去隱于廬山之陽。歐陽修作《廬山高》以美其節(jié)。
全宋詩
劉渙(一○○○~一○八○),字凝之,號西澗居士,筠州(今江西高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進(jìn)士,為潁上令。年五十歸隱廬山(《東都事略》卷八七)。神宗元豐三年卒,年八十一(《三劉家集》引蘇轍《哀西澗先生辭》、《山谷內(nèi)集》卷三○《跋歐陽文忠公廬山高詩》)。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五七九
劉渙(一○○○——一○八○),字凝之,號西澗居士,高安鈞山(今江西高安)人,恕之父。天圣八年與歐陽修為同年進(jìn)士。為潁上令,剛直不阿,棄官歸隱廬山,時年五十。歐陽修高其節(jié),賦《廬山高》詩以美之。渙居廬山三十馀年,環(huán)堵蕭然,饘粥以為食,而游心塵垢之外,無戚戚意。元豐三年卒,年八十一。見蘇轍《劉凝之屯田哀辭并敘》(《欒城集》卷一八),《宋史》卷四四四《劉恕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8—1131 【介紹】: 宋閬州閬中人,字叔易,號存誠子,又號澗上丈人。陳造子。工詩文,詩句風(fēng)格豪健。居陽翟澗上村,與鮮于綽、崔□齊名,號陽城三士。又與晁說之同隱嵩山?;兆诖笥^中召赴闕,除校書郎。未幾致仕。高宗建炎初再召,避地桂嶺。有《澗上丈人集》。
全宋詩
陳恬(一○五八~一一三一),字叔易,號存誠子(《皇宋書錄》卷下),又號澗上丈人,閬中(今屬四川)人。堯叟裔孫。居陽翟(今河南禹州)澗上村,躬耕養(yǎng)母,與鮮于綽、崔鶠齊名,號陽城三士。又與晁以道同隱嵩山。徽宗大觀中召除校書郎,奉祠去,避地還蜀。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詔為主管嵩山崇福宮,以老疾求去,未幾卒于桂州(以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五)。年七十四。有《澗上丈人詩》二十卷,已佚。事見《郡齋讀書志》卷一九《澗上丈人詩》解題。今錄詩七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9—1112 【介紹】: 宋僧。溫州樂清人,俗姓賈氏,字伯威,號潛澗。少敏悟,經(jīng)史過目能誦。出家于明慶院,宗天臺宗。后至錢塘從南屏臻禪師,明《法華》諸經(jīng)。與名僧道潛、思聰?shù)扔焉?。博學(xué)能文,作詩詞尤典雅,書法有晉宋遺規(guī)。哲宗元祐間出游歸永嘉,寓凈光、大云、開元諸寺,門徒甚眾。卒后弟子輯其遺文為《潛澗集》。
補(bǔ)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處嚴(yán)。字伯威。溫州樂清賈氏子。母萬。方娠。一夕夢黑龍自天躍而下。俄化為道人入其家。及產(chǎn)有異相。警悟不凡。經(jīng)史過目輒成誦。少長不茹葷。母強(qiáng)之。卒不從。一日游精舍。歸白其母曰。兒蔬食。居俗非所宜。愿出家學(xué)佛。落發(fā)于明慶院。初習(xí)講教義。發(fā)明師說。了無疑滯。同輩尚編錄。務(wù)相詰難。師心非之。遂棄教而崇禪。歷訪先輩老宿。叩擊玄旨。多所契會。有以座首命之者。師弗顧而去。師于己事外。博學(xué)能詩文。醇重典雅。且工書。有晉宋法。時道潛思聰二公。與東坡游。聲名籍甚。或勸以所作謁縉紳求知己。師笑曰。古之桑門。與士大夫游。非求之也。道自合焉爾。故終身不以一字干謁。識者高之。元祐間。還永嘉。寓凈光大云開元諸剎。其徒翕然宗之??坶T請益者。履相躡也。師訓(xùn)以本業(yè)。外復(fù)以詩書子史導(dǎo)之。凡經(jīng)指授者。咸見頭角。元符初。歸故山。誅茆結(jié)廬。循除蓄流。自號潛澗。賦詩鼓琴以自娛。有古人林下風(fēng)。師有辭辯。長于講釋。鄉(xiāng)里巨室。欲屈師講經(jīng)莫能致。因具法筵。集廣眾。預(yù)設(shè)巍座。俟師至。與眾迫之。師匇遽就席。闡揚奧旨。緣飾以文。音吐鴻亮。聽者驚悅??な貜埞健膸熓芾銍?yán)大義。初以僧正命師。又命主禪席。皆力辭弗受。每詣府。手提一笠。又以師為府座所尊。因囑以事。師。正色峻拒。府政有不便于民者。委曲以告。守改容聽之。瑞安令呂公勤。邂逅師喜甚。與俱還邑。筑庵于廳治后園。命師居之。為留三宿而去。晚景絕人事。精修凈業(yè)。諷誦楞嚴(yán)圓覺維摩光明法華等經(jīng)。精熟如流。靜夜孤坐。焚香暗誦?,槵樦?。出于林表。嘗手書法華光明二經(jīng)。報母德。又書華嚴(yán)經(jīng)八十卷。首末不懈。字法益工。以政和壬辰正月二十日示寂。年五十四。僧臘三十九。阇維。得舍利數(shù)百顆。明瑩如珠。植塔于故廬之后。以遺骨并舍利葬焉。師于佛學(xué)。無不通曉。尤深于禪。而接物以教。故以阇黎著名。平生制述甚多。稿隨毀失。圓寂后。弟子收拾遺文。編成二卷。曰潛澗集。人有得其片紙只字。皆寶藏之。其文翰見重于人如此(王梅溪十朋之母有娠。產(chǎn)之日。夢師來惠以金環(huán)。夢覺時。傳師適坐化。翌日梅溪生。人皆謂為師后身。故其為師作銘序有云。師歿之歲。而某始生。師舊書石橋寺碑。梅溪。僉判紹興。道經(jīng)寺。寺僧先夢迓嚴(yán)阇黎。次日梅溪至。僧以夢告。有詩云。人喚我為嚴(yán)首座。前身曾寫石橋碑。甄龍友。和公雙峰詩云。詩老前身法號嚴(yán)。正用此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一
釋處嚴(yán),字伯威。姓賈氏,樂清人也。父靖,居鄉(xiāng)以長者稱。母萬氏,方娠,夢黑龍自天而下,俄化為道人,入其家。及嚴(yán)生有異相。幼時警悟不凡,經(jīng)史過目輒能成誦。舅氏東平先生規(guī),邑之名儒也。試之聯(lián)語,隨聲應(yīng)答,由是奇之。少長,不茹辛膻,母強(qiáng)之,卒不從。一日游精舍,歸白其母曰:“兒蔬食居俗非所宜,愿出家學(xué)佛,惟慈親割愛?!彼焱镏髟簯c禮僧知性為師。既落發(fā)受具,游歷郡剎。初學(xué)律,未幾,習(xí)天臺教觀,慨然嘆曰:“吾邦僻在海隅,見聞不廣?!彼熘X塘,依南屏臻公聽天臺大部,明法華諸經(jīng)。時學(xué)者尚編錄,務(wù)相詰難,嚴(yán)聽法罷,端然默坐。同輩問之,發(fā)明師說,了無遺誤,因謂之曰:“文字分別,馳驄法相,吾不能為?!蹦诉h(yuǎn)游禪林,訪尋老宿,叩擊玄旨。嚴(yán)志節(jié)清高,學(xué)識超邁,扙錫所至,道眼相契為多。會有以首座詔之者,嚴(yán)曰:“吾宅心世外,逍遙自適,能為人役耶?”于是西游帝都,觀伊洛,南周旋江淮間,凡名山勝境,叢林巨剎,靡不至焉。時道潛、思聰與東坡居士游,聲名籍甚,二僧咸與嚴(yán)善,數(shù)以篇章往來。嚴(yán)博學(xué)能文,詩詞尤典雅,且工書,有晉宋法?;騽褚运髦]縉紳,求知己,嚴(yán)笑謝曰:“古之桑門,上首與士大夫游,非求之也,道自合焉爾?!惫式K身不以一字干謁,識者高之。元祐間,還永嘉,寓凈光、大云、開元諸寺,其徒翕然歸之,扣門請益者,屢相躡也。嚴(yán)訓(xùn)以本業(yè),復(fù)以《》、《》、《子》、《史》導(dǎo)之,凡經(jīng)指授者,咸見頭角。時開元建護(hù)國天王殿,命嚴(yán)作記,文辭雄偉,太守范公見之稱嘆良久,命刻之石,昭垂來許。元符初,歸故山誅茅結(jié)廬,循除蓄流,自號“潛澗”,賦詩鼓琴以自娛,有古林下風(fēng)。嚴(yán)有辭辨,長于講釋,里中巨室欲屈之講經(jīng),恐不能致,因具法筵,廣集眾侶,預(yù)設(shè)巍座,俟其至,與眾迫之,忽遽就席,闡揚奧旨,緣飾以文,吐音鴻亮,聽者忻悅。明慶自創(chuàng)業(yè)幾七百年,無文跡可考,嚴(yán)始為撰記并書之,時稱二絕。郡守張公平聞其名,以禮致之,躬受《楞嚴(yán)》大義,欲授以僧正,且請主禪席,皆力辭之。每詣府手提一笠,未嘗輿也。人以為府座所厚,或?qū)僖允拢瑒t正色峻拒,然政有不便于民者,委曲以告,守改容聽之。瑞安令呂公勤,慕其道學(xué),初相邂逅,要與俱還,為筑庵于廳治后圃,為留三宿而去。邑令丁公湛,每訪嚴(yán),談道終日忘返。晚歲絕人事,惟精修凈業(yè)。所諷《楞嚴(yán)》、《圓覺》、《維摩》、《光明》、《法華》諸經(jīng),精熟流暢,靜夜孤坐,焚香高誦,瑯瑯之聲,出于林表。嘗手書《法華》、《光明》二經(jīng),以報母德。又書《華嚴(yán)經(jīng)》八十卷,首末不懈,字法益工。宋政和壬辰正月二十一日示寂,年五十四,臘三十九。三月,阇維得舍利數(shù)百,明瑩如珠。明年九月,植塔于故廬之旁,以遺骨并舍利葬焉。后四十馀年,縣人梅溪王十朋為之銘。十朋之生也,即嚴(yán)寂日。其母夢嚴(yán)來,惠以金環(huán),覺而舉子,忽聞嚴(yán)化,以此異之。十朋之大母,嚴(yán)之同母娣。嚴(yán)弟子寶印,又十朋之叔父也。嘗以伏臘相過從,故其母識嚴(yán)。及十朋長,道經(jīng)石橋寺,寺僧先夕夢迎嚴(yán)和尚,詰旦而十朋至,故其詩云:“人喚我為嚴(yán)首座,前身曾寫石橋碑?!便懹袆e致,見《梅溪集》。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瀧,字伯雨,晚號碧澗翁,原籍汴(今河南開封),南渡后始家于吳。博涉經(jīng)史百氏,曾應(yīng)漕試,皆不第,放浪山水。著《澹泊集》九卷,今佚。事見《永樂大典》卷三一五○引《蘇州志》。今錄詩四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人,字伯雨,號碧澗翁。先世于宋紹興初自汴徙居于吳。博涉經(jīng)史百氏。鄉(xiāng)薦漕試皆不第,放浪山水,倜儻有晉人風(fēng)致。宋亡不仕,以吟詠自娛。有《澹泊集》。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澗,江寧(今江蘇南京)人。高宗紹興十年(一一四○),以左奉議郎為宗正寺主簿,轉(zhuǎn)御史主簿。十二年,為監(jiān)察御史。十四年,為司封郎中。二十九,為太府卿。三十年,權(quán)尚書吏部侍郎。三十一年,為集英殿修撰,引年求去,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事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七、一四七、一五二、一八三、一八四、一八八。
全宋文·卷四三七六
李澗,江寧(今江蘇南京)人。紹興十年為右奉議郎、宗正寺主簿,十二年為監(jiān)察御史,十三年任司封員外郎,十七年為吏部郎中,二十六年為四川都大主管茶馬公事,二十九年為司農(nóng)少卿,三十年為太府卿,權(quán)吏部侍郎。求去,充集英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三十一年出知泉州,次年除敷文閣待制。見《宋會要輯稿》食貨三之五、食貨四○之三二,選舉二○之八,職官七○之三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一、一三七、一四七、一五○、一五二、一五三、一七六、一七八、一八○、一八四、一八六、一八八,《宋史》卷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