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229—1306 【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字濟鼎,號梅巖、余學。度宗咸淳四年進士。為湖口縣主簿,改貴池縣尉。恭帝德祐間,元兵及境,次焱脫身歸家,以《易》教授鄉(xiāng)里。有《梅巖文集》。全宋詩
胡次焱(一二二九~一三○六)(生年據本集附錄曹涇第七書小方回二歲推定),字濟鼎,號梅巖,又號馀學,婺源(今屬江西)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進士,授湖口簿,改貴池尉。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池州降元,逃歸,教授鄉(xiāng)里。元成宗大德十年卒。明嘉靖中族孫璉搜輯遺文,編為《梅巖文集》十卷。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八有傳。今錄詩五首。全宋文·卷八二四二
胡次焱(一二二九——一三○六),字濟鼎,號梅巖,晚號馀學,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登咸淳四年進士第,授迪功郎、湖口主簿,以便養(yǎng)改貴池尉。德祐元年元兵至境,都統(tǒng)制張林降,次焱脫身歸,以《易》教授鄉(xiāng)里?;騽衿涫?,作《媒嫠問答》詩以見志。元大德十年卒,年七十八。著有《四書注》、《贅箋唐詩絕句》、《文公感興詩注》。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七《胡主簿傳》、元程以文《跋媒嫠問答詩后》(《梅巖文集》卷九)。
人物簡介
呂江,字叔濟,一字子恒,金壇(今屬江蘇)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江東漕舉。四年,廷對入等,為吳縣教諭。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隱四平山中,學者稱四平先生,卒年八十。有《山中山外吟稿》等,已佚。事見《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九、清光緒《金壇縣志》卷九。今錄詩九首。
人物簡介
【生卒】:1232—1301 【介紹】: 元睢州柘城人,字濟民,號秋岡。幼以才器稱。世祖在潛邸,召備顧問,及即位,始建省部,使掌敷奏,事無巨細,悉就準繩。歷承務郎、同知高唐州事,治績稱最。拜監(jiān)察御史,劾阿合馬不法,出知沁州。累遷通議大夫、僉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事。所至有惠政。卒謚文肅。有《秋岡集》。元詩選
思濟,字濟民,號秋岡,柘城人。以才器見稱于時輩,世祖在潛邸,聞其名,召備顧問。即位,始建省部,俾掌敷奏。姚樞、許衡皆器重之,除右司都事,從中書廉希憲行省山東,未幾召還,遷同知高唐州,入拜監(jiān)察御史,出知沁州,遷同知紹興路總管,轉同知兩浙都轉運司,調陜西漢中道按察副使,丁母憂去官。服除,授同知浙東道宣慰司事,歷兩淮都轉運使,擢嶺北湖南道廉訪,改池州總管,累遷中議大夫,僉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事。大德五年卒,年七十,贈正議大夫、吏部尚書、上輕車都尉,追封潁川郡侯,謚文肅。有詩集若干卷,虞伯生為之序曰:秋岡先生平生文章之出,沛如泉原之發(fā)揮,而波瀾之無津;譬如風云之變化,而舒卷之無跡。孫廣東廉訪使允文手自校儲,梓而藏之。
人物簡介
【生卒】:?—1293 【介紹】: 一名忠翰,元泰安長清人,字紫芝。嚴實次子。襲東平路行軍萬戶。蒙哥汗時,曾從忽必烈攻宋。中統(tǒng)二年,被召入京。至元二十三年,授中書左丞、行江浙省事,以老辭歸。
人物簡介
【生卒】:1238—1295 【介紹】: 宋元間僧。吳江人,俗姓徐,號高峰。出家凈慈寺,住持天目山之獅子院。全宋詩
釋原妙(一二三八~一二九五),號高峰,俗姓徐,吳江(今屬江蘇)人。年十五出家,投嘉禾密印寺法住為師。十六歲薙發(fā),十七歲受具,十八歲習天臺教,二十歲更衣入凈慈,立限學禪。二十二歲請益斷橋妙倫。繼扣雪巖祖欽,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得悟。三年,由國清過雪竇,謁西江謀、希聲叟、寓旦過。及祖欽掛牌于道場,開法于天寧,皆隨侍。度宗咸淳二年(一二二六),入臨安龍須寺,苦行九年。十年,遷湖州雙髻庵。帝炳祥興二年(一二七九),至天目西峰。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入張公洞扁死關,不越戶十五年。成宗元貞元年卒,年五十八。為南岳下二十一世,雪巖祖欽禪師法嗣。有《高峰原妙禪師語錄》二卷、《高峰原妙禪師禪要》一卷,收入《續(xù)藏經》。事見《語錄》及所附《行狀》?!♂屧钤?,以輯自《語錄》、《禪要》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依次分編為二卷。槜李詩系·卷三十
原妙字高峰姓徐氏吳江人出家崇德密印寺(后析桐鄉(xiāng))得法于雪巖欽禪師立死關于西天目之獅子巖設三關語以驗學者世壽五十八有語錄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八
禪師諱原妙。出蘇州吳江徐氏。為雪巖欽禪師入室之真子也。弘法于天目之獅子巖。因以高峰自號。關居三十載。橫拈倒施。而令行吳越。南宋嘉熙戊戌年三月。而公生。公生性遲重寡言。笑行如瘦鶴。望之似懦弱。然其神氣精悍奪人。幼喜趺坐。凡見髡流。必合爪勞問成禮。淳祐壬子。從秀水密印寺法住沙門得度。年十五。備知大僧事。及戒得滿分。于其律度。開遮進止。不期而咸合焉。尋習教觀于天臺。其文句義。學弗可難也。公每忖達磨一宗。不立文字。為教外別傳。能了當人大事。為之立地成佛。豈徒然哉。即出杭州。參訪宗門知識。入湖南凈慈凈慈。為武林禪窟。倫斷橋居焉。公參僧堂。立死限三載。擬求妙悟。竟無所發(fā)。時雪巖欽禪師寓北澗。斷橋指公往謁。公謁雪巖。雪巖不許通謁。公益心切。乃告香通誠。雪巖許見。未作禮即連棒打出。公垂涕回惶。復入雪巖。便問。阿誰拖你死尸來。又以拳打出之。于是疑團猛結。無所攀仰。乃擬避喧求靜。咬嚼話頭。于徑山禪堂及月。忽憶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匊戰(zhàn)胸次。目不交睫者六晝夜。忽睹演五祖真贊云。百年三萬六千朝。反覆元來是者漢。從前話頭一并打。失其年二十有四矣。雪巖已赴南明。公即走覲。才入雪巖。便問。誰拖你死尸來。公便喝。雪巖拈棒。公把住曰。今日打原妙不得也。曰。為甚打不得。公拂袖而出。次日雪巖召公問曰。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對曰。狗舐熱油鐺。曰。那里學者虛頭來。對曰。正要和尚疑著。雪巖休去。公以為妙契玄旨。自此隨問即答。久之雪巖謂公曰。日間浩浩作得主么。對曰。作得主。曰。睡夢中作得主么。對曰。作得主。曰。正睡著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在甚么處。公不能對。雪巖曰。從今日去。也不要你學佛學法。也不要你窮古窮今。但只饑來吃飯。困來打眠才睡。覺來卻抖擻精神。我者一覺主人公在那里。安身立命。公遂別入龍須。經五載。因鄰僧推枕墮地作聲。大徹乃曰。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咸淳甲戌年。住湖之雙髻峰。禪者登峰益眾。公即入西天目山之獅子巖。巖絕躋攀。其來決擇之者。又滿百許人。公乃別居巖西石洞。石洞之險。非梯莫升。大書死關二字為額。盡屏給侍。日用一食。以甕為鐺。斷緣撤梯。巖中弟子罕見其面。或垂語以驗方來。不契即拒關。其垂語曰。大徹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佛祖公案。只是一個道理。因甚有明與不明。大修行人。本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杲日當空。無所不照。因甚被片云遮卻。人人有個影子。寸步不離。因甚踏不著盡大地。是個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卻。元世祖丁亥年。雪巖遣白拂囑公。偈曰。上大今已無人。雪巖可知禮也。虛名塞破乾坤。分付原妙侍者。始升座開導。其語懇切。中古尊宿。未之有也。叢林謂之禪經。抱道老成之士并歸焉。一日民間訛謠。官選童男女。本小師問曰。忽有人來問和尚。討童男女時如何。公曰。我但度竹篦子與他。本大徹于言下?;騿?。諸弟子優(yōu)劣。公曰。若初院主等一知半解。不道全無如義。首座固是鐵根老竹。其如七曲八曲。惟本維那卻是上林新篁。它日成材。未可量也。元貞乙未季冬朔日。命鼓告眾曰。西峰三十年。妄談般若。罪犯彌天。今日(或云末后)有一句子。不敢累及平人。自領去也。大眾還有知落處者么。良久云。毫厘有差。天地縣隔。復曰。來不入死關。去不出死關。鐵蛇鉆入海。撞倒須彌山。跏趺泊然而寂。七日容色益明潤。舍利結于爪??。越三七日。塔全身于死關。坐四十三夏。歷世五十有八。仁宗戊午。謚普明廣濟禪師。 贊曰。古以滹沱機用。如涂毒鼓。聞者皆立死?;蛳群笥诮h稍異。迨密庵后。幾不橫死矣。幸雪巖得無準藥授之師。師復涂而擊之。以立死中峰輩至今。聞其馀響。猶自胥喪。吁何偉也。非師玄要戈甲。吳越正令。曷克臻此。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七
釋原妙,字高峰,吳江人。出家凈慈,參斷橋倫,倫示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窮究未契,立死限三年,脅不至席,口體俱忘。或提單遺巾,發(fā)篋置鐍,終歲矻矻,若無見聞。時雪巖欽寓南屏北澗,夙夜孳孳以剖決此心,見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一旦冰消,豁然迥露,無依無欲,得大解脫境界??壑`隱石田,天童癡絕,徑山無準,莫不印證。原妙聞之,欣然懷香往謁。方問訊,即推出閉門,再往稍得就近,欽忽罵曰:“阿誰與你拖個死尸來?”聲未絕,繼之以掌,如是者三。而原妙叩禮逾虔。一日,忽睹五祖演像贊云:“百年三萬六千朝,返覆原來是此身。”驀然騖破死尸之疑。明日詣欽,又問阿誰話頭,舉杖方下,原妙喝住曰:“今日郤不得如此?!狈餍浔愠?。自此機鋒不讓,遂辭入天目,立死關于師子嚴三十馀載,影不出山。弘悟普度,名冠元世,所著有《高峰語錄》。
人物簡介
【介紹】: 元蒙古弘吉剌氏。納陳子。世祖時襲萬戶。至元二十四年,從帝討叛王乃顏,以功封濟寧郡王。次年,與玉速帖木兒等討叛王哈丹禿魯干,殲其眾,賜名按答兒禿那顏。
人物簡介
【生卒】:1244—1315 【介紹】: 宋元間建昌南城人,字濟川。入元,為旴江書院山長,授建昌路儒學教授。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任新寧寧縣尹,招撫流亡,戶口日增。歷龍興路稅課提領、德化縣尹。延祐初以瑞州路判官致仕。
人物簡介
【介紹】: 元蒙古弘吉剌氏。帖木兒弟。襲萬戶,尚囊加真公主。成宗即位,封濟寧王。率本部兵討叛王海都、篤哇,大捷。令總領蒙古軍民官,輔懷寧王海山(武宗)守莽來,以遏北方。卒年五十二。
人物簡介
【生卒】:?—1318 【介紹】: 元唐兀人,姓史氏。父充忽必烈藩府宿衛(wèi),從征大理,攻宋;世祖即位后,又從征阿里不哥,任蒙古唐兀軍民達魯花赤。他于至元三年充皇子燕王真金宿衛(wèi)。后奉命保育海山(武宗)、愛育黎拔力八達(仁宗)。大德二年,扈從海山總兵北邊。十一年武宗即位,特授中書平章政事,加太尉,封慶國公。累遷中書左丞相、加太子太傅、中書右丞相、太傅、尚書右丞相。解職后,賜安吉州民戶五百,封安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