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45
詞典
17
分類詞匯
428
共428,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
12
13
1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沙戲
流鄭
沇沇
揚琴
鎖南枝
蘇劇
套語
堂戲
壯劇
飛歌
北劇
簸邏
皮皮
引語
風雨橋
《漢語大詞典》:
沙戲(沙戲)
壯族戲曲劇種。流行于 云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的 廣南 縣一帶。相傳 清 咸豐 、 同治 年間由當?shù)厣礁柩葑兌?。也?廣南 壯劇。
分類:
壯族
戲曲
曲劇
劇種
流行
云南
《漢語大詞典》:
流鄭(流鄭)
古代 鄭 地流行的民間俗樂。 漢
桓譚
《
新論·啟寤
》
:“玄酒不如 蒼吾 之醇,控揭不如流 鄭 之樂。”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
之二:“流 鄭 激 楚 ,度宮中商。感心動耳,綺麗難忘。”參見“ 鄭聲 ”。
分類:
地流
流行
民間
俗樂
《國語辭典》:
鄭聲(鄭聲)
拼音:
zhèng shēng
鄭國的音樂多淫聲,為靡靡之音。故稱淫蕩不雅正的音樂為「鄭聲」?!墩撜Z。衛(wèi)靈公》:「放鄭聲,遠佞人?!埂稘h書。卷七二。王吉傳》:「罷倡樂,絕鄭聲?!挂卜Q為「鄭音」。
分類:
中醫(yī)
中醫(yī)病名
病名
癥狀
重復
聲音
音樂
低弱
孔子
《國語辭典》:
沇沇
拼音:
yǎn yǎn
流行的樣子?!段倪x。揚雄。羽獵賦》:「沇沇溶溶,遙噱乎纮中?!?/div>
分類:
流行
《國語辭典》:
揚琴(揚琴)
拼音:
yáng qín
樂器名,擊弦樂器。明末由中東、波斯(伊朗)一帶傳入中國。以木為盒,如扇面狀,上張銅絲或鋼絲為弦,以琴竹敲擊發(fā)聲。亦稱為洋琴、打琴、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現(xiàn)代幾乎統(tǒng)一稱作「揚琴」,一般多為四橋半,四個八度,普遍使用于民族器樂合奏。
分類:
揚琴
弦樂器
蝴蝶
中東
流行
《漢語大詞典》:
鎖南枝(鎖南枝)
(1).曲牌名。屬南曲雙調,共九句。其字數(shù)定格,據(jù)
《九宮大成譜》
正格是三、三、七、五、五、三、三、三、三。第四句可變?yōu)樗淖只蛄?。可用作小令,或用作過曲。
(2).民間曲調名。開始流行于 明 代中葉。 河南省 傳唱尤盛。有兩種調子:一種字句短而較零碎,一種長短夾雜。歌聲不同。
分類:
民間
曲牌名
南曲
流行
九句
中葉
字數(shù)
定格
河南
《漢語大詞典》:
蘇?。ㄌK?。?/div>
江蘇 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 蘇州 一帶。由曲藝“蘇州灘簧”發(fā)展而成,常用曲調有費家調、弦索調、太平調等,用胡琴、笛、琵琶(或弦子)、笙等伴奏。
分類:
江蘇
地方戲曲
劇種
流行
蘇州
《國語辭典》:
套語(套語)
拼音:
tào yǔ
1.日常應酬的習慣語。如:「一般人初次見面,大都只是套語寒暄一番而已?!挂沧鳌柑鬃印?。
2.公文、契約等的固定格式用語?!抖膛陌阁@奇》卷二二:「把這些賣契套語刊刻了板,空了年月,刷印百張,放在身邊,臨時只要填寫某處及多少數(shù)目,注了年月?!?/div>
分類:
套語
應酬
流行
客套話
公式化
言談
《漢語大詞典》:
堂戲(堂戲)
戲曲劇種。流行于 湖北 巴東 、 五峰 等地,多為群眾業(yè)余演出。演皮黃戲劇目,也演部分民間小戲。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湖北
巴東
等地
《國語辭典》:
壯?。▔褎。 ?span id="qrja4tk" class='label'>拼音:zhuàng jù
一種壯族的戲劇。因流行地區(qū)的不同,可分為廣西壯劇和云南壯劇兩支。以說唱藝術「板凳戲」為基礎發(fā)展而成,風格接近民間小戲。主要唱腔有正調、過場調等。唱腔又可分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咿荷嗨四個流派。
分類:
氣勢
雄壯
壯族
壯觀
戲曲
曲劇
劇種
場面
流行
行地
地區(qū)
《國語辭典》:
飛歌(飛歌)
拼音:
fēi gē
一種苗族民歌。流行于貴州東南苗族地區(qū)。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請出寨游方時唱的山歌。曲調高亢,節(jié)奏自由,曲式短小,歌詞五字一句,一首歌只有四、五句。
分類:
苗族
民歌
流行
貴州
東南
族地
地區(qū)
《國語辭典》:
北?。ū眲。 ?span id="2ovkcuh" class='label'>拼音:běi jù
統(tǒng)稱元代流行于北方的戲劇。常以北方方言演出,作者多半是元朝大都(今北京)、平陽等地的人。其風格悲壯渾雄,音節(jié)挺勁,氣勢磅礴。
分類:
流行
北方
戲劇
北方方言
演出
《國語辭典》:
簸邏(簸邏)
拼音:
bǒ luó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于北魏時代的唇簧氣鳴樂器。元。王逢〈古從軍行〉七首之三:「大旗蕭蕭寒,長槊列萬夫,令下簸邏鳴,鐵騎分四驅?!挂卜Q為「大角」、「簸邏回」、「拔邏回」。
分類:
樂器
吹管
管樂器
流行
《國語辭典》:
皮皮
拼音:
pí pí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于維吾爾族,管身用蘆葦制作,上端由兩塊木片將葦管壓扁,與管身成十字形,再將吹嘴修制成簧片,管身正面開八個方形按音孔,流行于新疆南部的和闐、麥蓋提地區(qū),音色沉厚優(yōu)美。
分類:
樂器
吹管
管樂器
流行
維吾爾族
蘆葦
《漢語大詞典》:
引語
適于引用的著名的、杰出的或流行的段落。例如:引語集錦。
語錄,自權威方面的一段話作為引言或根據(jù)者。例如:用那段引語…作出發(fā)點。
分類:
語錄
引用
權威
著名
杰出
流行
引言
段落
《漢語大詞典》:
風雨橋
侗族獨有的橋。流行于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筑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干、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因行人過往能避風雨,故名。
分類:
侗族
獨有
流行
湖南
湖北
貴州
等地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