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45
詞典
17
分類詞匯
428
共428,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6
27
28
29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河北梆子
好力寶
扁擔舞
參軍戲
巴人下里
八音聯(lián)歡
八角鼓
北京曲劇
地戲
大腦炎
打牙牌
大本曲
大弦子戲
東北大鼓
刁羊
《國語辭典》:
河北梆子
拼音:
hé běi bāng zi
一種流行于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的戲曲。是由清乾隆末年山西蒲州梆子傳入河北,逐漸演變而成,曾受高腔、京劇的影響,音調(diào)高亢,表演細膩。
分類:
河北梆子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河北
遼寧
吉林
《國語辭典》:
好力寶(好力寶)
拼音:
hǎo lì bǎo
一種蒙古族的曲藝。參見「好來寶」條。
分類:
蒙古族
曲藝
流行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漢語大詞典》:
扁擔舞(扁擔舞)
壯 族民間的一種舞蹈。流行于 廣西 一帶。舞者多為雙數(shù),四人至二十人不等,演時舞者圍在長凳或木槽旁,各持扁擔的一頭,有節(jié)奏地敲擊著長凳或木槽,使其發(fā)出響亮的聲音,并邊歌邊舞。主要表現(xiàn)生產(chǎn)勞動過程及祝賀豐收的愉快心情。
《中國民間故事選·犁耙?!?/span>:“這天夜里, 塔加 把犁耙牛帶到坪子上……人們圍著它,唱著甜甜的山歌,跳著愉快的扁擔舞,好熱鬧呵!”
分類:
民間
舞蹈
流行
《漢語大詞典》:
參軍戲(參軍戲)
流行于 唐 宋 時的一種表演形式。原稱“弄參軍”。主要由參軍、蒼鶻兩個角色作滑稽的對話和表演,以諷刺時政或社會現(xiàn)象。淵源于 秦 漢 的俳優(yōu), 宋 時也稱為雜劇,角色亦有所增加。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fā)展史》
第二一章下篇一:“ 晚唐 時代的參軍戲已有固定的角色。所謂參軍,便是戲中的正角,蒼鶻便是丑角一類的配角,兩者相互問答,其作用則調(diào)謔諷刺,兼而有之?!眳㈤?span id="mwkty77" class="book">《
文獻通考·樂二十
》。
分類:
參軍戲
流行
表演
《國語辭典》:
巴人下里
拼音:
bā rén xià lǐ
俚俗的歌曲。參見「下里巴人」條。南朝梁。
簡文帝
與湘東王書
:「故玉徽金銑,反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聽。」
分類:
粗俗
作品
流行
民間
歌曲
只好
涂飾
閭里
太師
《國語辭典》:
下里巴人
拼音:
xià lǐ bā rén
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民間通俗歌曲。《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购蠓褐竿ㄋ椎奈膶W藝術。多用來謙稱自己的作品。《歧路燈》第一○回:「譚、婁純正儒者,那得意于下里巴人?!挂沧鳌赴腿苏{(diào)」、「巴人下里」、「東野巴人」。
分類:
民間
通俗
俗歌
文藝作品
歌曲
鄉(xiāng)里
古國
《國語辭典》:
八音聯(lián)歡(八音聯(lián)歡)
拼音:
bā yīn lián huān
清末北平絲竹音樂的一種演奏法。由八人團坐,各執(zhí)不同的絲竹樂器,交錯演奏。如一人自彈琵琶,左側者替其按擪音位,己之左手為右側者鼓洋琴,馀皆仿此。此技現(xiàn)今猶存,系五人合奏,稱為「五音聯(lián)彈」。
分類:
末流
流行
北京
彈唱
藝術
《國語辭典》:
八角鼓
拼音:
bā jiǎo gǔ
1.樂器名,打擊樂器。是滿族的民間樂器,明末傳入北京。為單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邊各開一長形孔,用銅軸串上兩個小銅鈸,另一邊木框上常系有兩根長穗。演奏時,左手執(zhí)鼓,鼓面豎立,右手敲擊鼓面。早期用于滿族八角鼓戲,現(xiàn)為單弦主要伴奏樂器。
2.曲藝類的單弦有時也以八角鼓來稱呼。參見「單弦」條。
分類:
打擊樂器
滿族
單弦
曲藝
八角
角形
形小
弦子
小鼓
牧民
民歌
歌曲
伴奏
蒙皮
流行
周圍
《漢語大詞典》:
北京曲劇
戲曲劇種。流行于北京。20世紀50年代初,以單弦的曲牌為主,吸收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唱腔,從小戲形式發(fā)展為戲曲劇種。常用曲調(diào)有〔太平年〕、〔云蘇調(diào)〕、〔湖廣調(diào)〕等。劇目有
《婦女代表張桂蓉》
、
《楊乃武與小白菜》
等。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北京
世紀
《漢語大詞典》:
地戲(地戲)
戲曲劇種。流行于 貴州 安順 、 惠水 、 平壩 等地。每一戲班專門演唱一部整本大戲,如
《岳傳》
、
《楊家將》
之類。音樂粗獷,伴奏簡單,多在曠野演出。演員戴面具,臉部蒙青紗,所持兵器特別短小,動作幅度甚大。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貴州
安順
《漢語大詞典》:
大腦炎(大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通稱。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是乙型腦炎病毒,黑斑蚊和庫蚊是主要的傳染媒介。夏秋季流行,患者多為兒童。癥狀是突發(fā)高熱,頭痛,嘔吐,頸強直,意識不清,甚至昏迷,肢體抽搐或癱瘓。簡稱乙腦,也稱腦炎。
分類:
流行
腦炎
急性
傳染病
《漢語大詞典》:
打牙牌
流行 北京 一帶民間的曲調(diào)名。 老舍
《柳家大院》
:“ 張二 唱開了
《打牙牌》
,好像很高興似的?!?/div>
分類:
流行
北京
民間
《漢語大詞典》:
大本曲
白族的曲藝。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流行于 云南 大理白族自治州 ,有南腔和北腔之分。一人演唱,一人彈三弦伴奏。以白語為主,也有用漢語的。唱詞格式大都是四句一組,前三句為七字句,第四句為五字句。后又在其基礎上發(fā)展出“吹吹腔”,除有民間樂舞的特點外,還吸取了漢族戲劇的優(yōu)點,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分類:
白族
曲藝
有數(shù)
百年
年歷
歷史
流行
《漢語大詞典》:
大弦子戲(大弦子戲)
亦稱“ 大弦戲 ”。 戲曲劇種。流行于 山東 西南部和 河南 滑縣 一帶。淵源于 元 明 以來中原地區(qū)的俗曲小令,部分劇目、曲調(diào)同柳子戲近似,但風格較粗獷,當?shù)孛耖g有“粗弦子,細柳子”的說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陽、羅羅等古老腔調(diào)。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笙笛為輔。
分類:
戲曲
曲劇
劇種
流行
山東
南部
《國語辭典》:
東北大鼓(東北大鼓)
拼音:
dōng běi dà gǔ
一種流行于東北各地的曲藝。通常為一人擊鼓板演唱,另外由二、三人分別以三弦、四胡等樂器伴奏,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常用曲調(diào)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流水板、二六板等。
分類:
流行
東北
曲藝
一人
擊鼓
演唱
《漢語大詞典》:
刁羊
哈薩克 、 柯爾克孜 、 塔吉克 等民族男子中流行的馬上競技活動,多在節(jié)日舉行?;蚍株牷虿环株牎⒓颖荣惖娜藸帄Z一只割去頭的山羊,以奪得并送達某一家或指定地點者為勝。
分類:
民族
男子
中流
流行
馬上
競技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