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45,分30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湘戲
響糖
時毒
天瘟
廣府戲
廣州戲
公央婆
黃梅調
吉賽爾
會厭炎
海南戲
海鹽腔
彈黃調
大歌劇
飛跎傳
《國語辭典》:湘戲(湘戲)  拼音:xiāng xì
流行于湖南的戲種。分長沙湘劇、衡陽湘劇、常德湘劇等。唱腔有高腔、昆腔、南北路等各種不同腔調。
《國語辭典》:響糖(響糖)  拼音:xiǎng táng
一種流行于北方的脆糖食品,常做成各種動物形狀,可供玩食。元。秦??夫《東堂老》第一折:「先去買十只大羊,五果五菜,響糖獅子?!埂督鹌棵贰返谌幕兀骸笗瘍涸跁績冉衼戆矁簰叩?,向食盒揭了,把人家送的桌面上響糖與他吃?!挂卜Q為「香糖」。
《國語辭典》:時毒(時毒)  拼音:shí dú
1.具有季節(jié)性和流行性的致病因素。
2.病名。初起時惡寒發(fā)熱,一二日后,項腮等處會起腫疼痛。
《國語辭典》:天瘟  拼音:tiān wēn
流行于人、畜間的急性傳染病。《西游記》第四一回:「潑怪物!十分無禮!若論你百計千方,騙了我吃,管教你一個個遭腫頭天瘟!」
《國語辭典》:廣府戲(廣府戲)  拼音:guǎng fǔ xì
以廣州為中心,流行于廣東大部分和廣西部分地區(qū)的劇種。西皮、二黃為其基本曲調,吸收廣東小曲,并把胡琴調門降低,以利粵語發(fā)音。也稱為「粵劇」。
《國語辭典》:廣州戲(廣州戲)  拼音:guǎng zhōu xì
以廣州為中心,流行于廣東大部分和廣西部分地區(qū)的劇種。以西皮和二黃為其基本曲調,與國劇和漢劇非常接近,但聲腔變化仍大,每每在唱詞中增加粵語,吸收廣東小曲,一面減少昆曲大牌子,并把胡琴調門降低,以利粵語發(fā)音。也稱為「粵劇」。
《國語辭典》:公央婆  拼音:gōng yāng pó
流行于臺灣的民俗雜耍。由一人身背道具,打扮成老公公背老婆婆的模樣,表演誇張逗趣的姿態(tài)動作,造成滑稽趣味,多于迎神賽會時演出。也稱為「公背婆」。
《國語辭典》:黃梅調(黃梅調)  拼音:huáng méi diào
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等地區(qū)的曲調。其主要是由湖北黃梅一帶的采茶謠而來,并受青陽腔的影響。
《國語辭典》:吉賽爾(吉賽爾)  拼音:jí sài ěr
早期古典浪漫芭蕾的代表作。根據(jù)海涅在論德意志中描述的一個民間流行的傳說所改編。故事敘述愛好舞蹈的農(nóng)家女吉賽爾被貴族阿爾伯特誘騙、遺棄、發(fā)病而死,化為幽靈后,仍癡情不渝,并在危急之時拯救了阿爾伯特。也譯作「吉賽兒」。
《國語辭典》:會厭炎(會厭炎)  拼音:huì yàn yán
病名。由B型嗜血桿菌性流行性感冒或鏈球菌造成的感染所引起。癥狀包括喉嚨痛、會厭發(fā)炎,并呈現(xiàn)櫻桃紅色澤??梢钥股刂委?,必要時也可施行氣管插管或氣管造口術,避免病人窒息而死。
《國語辭典》:海南戲(海南戲)  拼音:hǎi nán xì
流行于廣東省海南島及雷州半島部分地區(qū)的地方戲曲。參見「瓊劇」條。
《國語辭典》:海鹽腔(海鹽腔)  拼音:hǎi yán qiāng
元、明時流行于江浙一帶的戲曲腔調。多以文人傳奇為劇目,演出時,以鑼、鼓、拍板伴奏。明嘉靖至萬歷年間,極為盛行,與馀姚腔、弋陽腔、昆山腔并稱為明代四大聲腔。
《國語辭典》:彈黃調(彈黃調)  拼音:tán huáng diào
一種曲調。流行于清乾隆年間,一般約二十句左右,以七言句為多;亦有化七言為「三、三」六字句;或在句首加襯字者。最后常為三句疊句。也作「南詞彈黃調」。
《國語辭典》:大歌?。ù蟾鑴。 ?span id="pctzpn2" class='label'>拼音:dà gē jù
一種歌劇體裁。十九世紀上半葉流行于法國的一種嚴肅歌劇。為法語Grand opéra的意譯。通常是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劇,題材多為反映歷史故事,追求奢華的舞臺效果,在劇中穿插華麗的芭蕾舞場面。如梅耶貝爾(G.Meyerbeer)的《清教徒》、《非洲女郎》。
《國語辭典》:飛跎傳(飛跎傳)  拼音:fēi tuó zhuàn
流行于揚州一帶的評話。敘述一姓石名信,號不透,綽號跎子者,因修煉得道,背生雙翅,故又名「飛跎子」,投奔哈里糊圖元帥麾下,因戰(zhàn)功被封為「威鎮(zhèn)中原名揚海外百巧千靈一呼百應管天下窮文富武炮大將軍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