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五音戲(五音戲)
戲曲劇種。流行于 山東 濟南 、 淄博 一帶,由秧歌、花鼓發(fā)展而成,約有一百多年歷史。最初由五個人演出,故名“五人戲”,后稱“五音戲”。
《漢語大詞典》:溫州亂彈(溫州亂彈)
甌劇的舊名。形成于 清 初,流行于 浙江省 溫州 一帶,兼唱高腔、昆腔、徽調(diào)、灘簧和亂彈,以唱亂彈為主,故稱“溫州亂彈”。 溫州 地區(qū)古稱 東甌 ,建國后定名為甌劇。
《國語辭典》:蔚然成風(蔚然成風)  拼音:wèi rán chéng fēng
事情已發(fā)展成為一股風氣。如:「如今國人生活富足,出國旅游已蔚然成風?!?/div>
《漢語大詞典》:太學體(太學體)
宋 時流行的險怪奇澀的文體。宋史·歐陽修傳:“知 嘉祐 二年貢舉,時士子尚為險怪奇澀之文,號‘太學體’, 修 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輒黜。”
《國語辭典》:攤簧(攤簧)  拼音:tān huáng
流行于江、浙一帶的一種說唱藝術(shù)。參見「灘黃」條。
《國語辭典》:灘簧(灘簧)  拼音:tān huáng
流行于江、浙一帶的一種說唱藝術(shù)。參見「灘黃」條。
《國語辭典》:俗講(俗講)  拼音:sú jiǎng
唐代的說唱文學。唐代僧人根據(jù)佛經(jīng)的內(nèi)容加以鋪陳演義,以通俗有趣的說唱方式向在家人宣揚佛法?!顿Y治通鑒。卷二四三。唐紀五十九。敬宗寶歷二年》:「上幸興福寺,觀沙門文溆俗講?!?/div>
《漢語大詞典》:俗體字(俗體字)
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規(guī)范的漢字,別于正體字而言。如“菓”、“唸”分別為“果”、“念”的俗體字。
《國語辭典》:俗文學(俗文學)  拼音:sú wén xué
流行于民間的文學作品。如歌謠、小說、變文、彈詞、寶卷等。也稱為「通俗文學」。
《國語辭典》:蘇州彈詞(蘇州彈詞)  拼音:sū zhōu tán cí
一種流行于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的杭、嘉、湖等地區(qū)的曲藝。有說有唱,以小三弦、琵琶為主。演出者自彈自唱,有一人、二人和二人以上等組合形式?;境皇巧?、下句變化反覆結(jié)構(gòu)。表演靈活簡便,善用敘事、代言相結(jié)合的手法和說、噱、彈、唱的藝術(shù)手段描繪故事情節(jié),刻劃人物性格。此種技藝在清代中葉時已相當成熟。
《漢語大詞典》:跳天燈(跳天燈)
京 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 廣西 京 族地區(qū)。女子舞者手托、頭頂盤碟,上置以點燃的蠟燭。表演者隨著強烈的鼓點節(jié)奏,雙手托盤碟相對轉(zhuǎn)動手腕,隊形縱橫交錯,變化較多。舊時用于祭祀,多在節(jié)日表演。
《漢語大詞典》:跳腳舞
彝 族民間舞蹈。流行于 云南 、 四川 、 貴州 的 彝 族地區(qū)。舞者一般為雙數(shù),拉手成圈,左右移動。主要是腳部動作。動作激烈,情緒奔放。也叫打跳、對腳舞。
《國語辭典》:通行本  拼音:tōng xíng běn
普通流行的版本。指坊間流行甚多,隨時可以得到,或雕刻平常,不是特別值得珍藏的書,皆稱為「通行本」。
《國語辭典》:藤球  拼音:téng qiú
1.一種球類運動。起源于十五世紀的馬六甲一帶,具排球的整體配合、足球的靈巧傳遞和羽毛球長抽短吊等特性。比賽場地似羽毛球場,男、女子組比賽中間隔網(wǎng)分別為一點五五公尺和一點四五公尺高。每方由三名球員上場,僅以頭與腳控球、攻擊。
2.藤球比賽所用的球。用每股九至十一根單層藤條編織而成。圓形,共有十二孔,男子組比賽用球重量約一百七十至一百八十公克,女子組比賽用球重量約一百五十至一百六十公克間。
《國語辭典》:套話(套話)  拼音:tào huà
1.普通應(yīng)酬的習慣語。《醒世姻緣傳》第二回:「計氏讓他們到家吃茶,眾婦人都辭了不肯進去,站定敘了句把街坊家套話?!埂都t樓夢》第九○回:「寶蟾道:『好說,自家人,二爺何必說這些套話?!弧挂卜Q為「套頭話」。
2.用話設(shè)計問出真情。如:「話里套話」。
3.指公式化的空話。
《漢語大詞典》:趧婁(趧婁)
亦作“ 趧鞻 ”。 舞典名,流行于古代少數(shù)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