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3詞典 1分類詞匯 62
《國語辭典》:阿富汗伊斯蘭國(阿富汗伊斯蘭國)  拼音:ā fù hàn yī sī lán guó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
國名。在亞洲西部。東鄰巴基斯坦,西界伊朗,東北與中國為界,面積六十五萬七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五百八十一萬。首都為喀布爾(Kabul)。人民多信仰回教,主要語言為帕士頓語及波斯語。原為英國保護(hù)國,一九一九年獨(dú)立,一九七三年政變后改制為共和國,成立阿富汗共和國,今則名為阿富汗伊斯蘭國。國慶日為四月二十七日。幣制為Afghani。簡稱為「阿富汗」。
《國語辭典》:象牙海岸  拼音:xiàng yá hǎi àn
C?te d'Ivoire
國名。位于非洲西部。參見「象牙海岸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西歐集團(tuán)(西歐集團(tuán))  拼音:xī ōu jí tuán
位于歐洲西部,以英、法為主的親美國家。
《國語辭典》:亞述帝國(亞述帝國)  拼音:yà shù dì guó
國名。位于亞洲西部,美索不達(dá)米亞北部。在西元前八世紀(jì)中葉至七世紀(jì)后期,將埃及到波斯灣的大部分近東地區(qū)合并統(tǒng)一,而建立的大帝國,首都是尼尼微城(Nineveh)。
《國語辭典》:伊朗高原  拼音:yī lǎng gāo yuán
位于亞洲西部的盆狀高原。高度為一千至一千五百公尺,面積約二百七十萬平方公里。內(nèi)部氣候乾燥,沙漠廣布,居民以畜牧為主。山麓地帶利用坎井取水,有灌溉農(nóng)業(yè)。石油、天然氣藏量豐富。今分屬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
《國語辭典》:幾內(nèi)亞(幾內(nèi)亞)  拼音:jī nèi yà
Guinea
1.國名。位于非洲西部。參見「幾內(nèi)亞共和國」條。
2.海灣名。參見「幾內(nèi)亞灣」條。
《國語辭典》:迦納(迦納)  拼音:jiā nà
Ghana
國名。位于非洲西部。參見「迦納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約旦河(約旦河)  拼音:yuē dàn hé
Jordan River
河川名。位亞洲西部,發(fā)源于黎巴嫩山脈哈蒙峰的東南坡,南流經(jīng)加里利海,再南流注入死海,為世界最低的河流。全長三百二十公里,多急湍險(xiǎn)灘,富水力。
《國語辭典》:巴力斯坦  拼音:bā lì sī tǎn
Palestine
地名。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參見「巴勒斯坦」條。
《國語辭典》:大不列顛(大不列顛)  拼音:dà bù liè diān
Great Britain
島名。位于歐洲西岸大西洋中,面積二十三萬平方公里。為歐洲最大的島。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三部分。
《國語辭典》:波斯灣(波斯灣)  拼音:bō sī wān
Persian Gulf
海灣名。在亞洲西南部,介于伊朗高原與阿拉伯半島之間。面積約二十四萬平方公里,最窄處約五十五公里。沿灣的國家皆為世界主要石油生產(chǎn)或輸出國。戰(zhàn)略地位重要,因宗教、天然資源等因素而戰(zhàn)亂頻仍。
《國語辭典》:巴比倫(巴比倫)  拼音:bā bǐ lún
Babyon
1.國名。位于亞洲西部幼發(fā)拉底、底格里斯兩河流域間,以巴比倫城為中心。曾先后建立兩個(gè)國家:一、古巴比倫王國,后為亞述人所滅。其君主漢摩拉比曾頒布一部漢摩拉比法典,為世存最早的成文法典。二、新巴比倫帝國,后為波斯人所滅。文化以天文學(xué)和數(shù)學(xué)最為發(fā)達(dá),所創(chuàng)建的空中花園,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也稱為「加爾底亞帝國」。
2.城市名。位于幼發(fā)拉底河?xùn)|岸。相傳為西元前二千二百年所建,今尚存其遺址。
《國語辭典》: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  拼音:ā lā bó bàn dǎo
Arabia Peninsula
半島名。位于亞洲西南部,介于波斯灣與紅海之間。少河流,多沙漠,中部為乾旱地區(qū),沿海土地肥沃,島上居民大多信奉回教。簡稱為「阿拉伯」。
《漢語大詞典》:阿拉伯國家
國民中以阿拉伯民族為主的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區(qū)。包括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卡塔爾、蘇丹、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阿拉伯也門共和國、索馬里、毛里塔尼亞、吉布提等國。
《漢語大詞典》:阿拉伯人
亞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的主要居民。原住阿拉伯半島,多信伊斯蘭教。[阿拉伯,阿拉伯語Ar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