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注選(註選)
應試獲選,注授官職。 明 湯顯祖 《邯鄲記·生寤》:“小哥注選尚寶中書了?!?br />猶注擬。 唐 朝選舉制度,凡應試獲選者,尚書省先注其名姓履歷于冊,再經考詢而后選授官職。 明 湯顯祖 《紫釵記·選士》:“聽分付,説與禮部,凡天下中式士子,都要參謁太尉府,方許註選?!眳㈤?span id="0weoqk2" class="book">《新唐書·選舉志下》。
《漢語大詞典》:添注(添註)
添入注擬。注擬,一種登錄姓名,擬定官職,以備委用的冊籍。添入注擬,即等候委用之意。但至 明 代,有時雖無實缺補授,添入注擬者仍可就職治事。明史·叢蘭傳:“九月,賊平,論功賚金幣,增俸一級,召還理部事。部無侍郎缺,乃命添註?!?span id="ueack22" class="book">《明史·楊守隨傳》:“擢 應天府 丞,未上,母憂歸。服除無缺,添註視事。”
《漢語大詞典》:差擬(差擬)
猶差注。擬,注擬,吏部按選人的才能擬定其官職。 宋 秦觀 《鮮于子駿行狀》:“近歲人物衰少,凡一官有缺,差擬為艱。”宋史·選舉志四:“其令翰林學士 李諮 與吏部流內銓以成資闕為差擬。”
《國語辭典》:如擬(如擬)  拼音:rú nǐ
公文上指依照擬訂的事項辦理。通常由承辦人員簽注擬辦意見后,主官若贊同,則批示「如擬」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