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楊泗孫(1823年—1889年),學名英泗,字鐘魯,號濱石。清代蘇州府常熟縣(今常熟市)人。祖父楊岱,父楊希鈺。生于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十五,娶潘良桂之女。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取景山官學教習和國子監(jiān)學正學錄。咸豐二年(1852年)殿試一甲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咸豐十年擢侍講,同治五年(1866年),以暈眩之疾,辭官家居十六年。卒于光緒十五年(1889年)七月十九。墓葬在常熟豐三場四十五都七七上圖水字型大小頂山湯礱坊(現(xiàn)屬張家港市)。
人物簡介
【生卒】:?—1884 【介紹】: 清湖南湘鄉(xiāng)人。咸豐三年入湘軍,官至福建陸路提督。轉(zhuǎn)戰(zhàn)江西、湖北、安徽。破天京后,以獲李秀成、洪仁達,封一等男。卒謚壯肅。
人物簡介
楊毓泗(1864年—1921年),字潤東,號子泉,山東濟寧州(今濟寧市)東門大街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舉。次年,中末科進士,殿試名列二甲,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被選赴日本留學。三十四年(1908年)回國,加侍講學士銜。宣統(tǒng)元年(1909年)被公推其新成立之山東省咨議局議長。辛亥革命爆發(fā),山東巡撫孫寶琦宣布獨立,楊毓泗被推選為山東都督,但無實權(quán)。旋回鄉(xiāng),著《抱滕軒詩文集》。民國三年(1914年),綏遠都統(tǒng)潘矩楹聘其參贊軍務(wù),又因身體不適辭職?;剜l(xiāng)后,創(chuàng)辦因利局,籌集資金發(fā)展地方賑濟、慈善事業(yè)。還重修硯水橋,整修太白樓、古南池、浣筆泉等古跡。民國十年(1921年)病逝。
人物簡介
金問泗,1892-1968.4.21,小名連,號純?nèi)?,浙江嘉興人,金兆蕃三子。1910年畢業(yè)于復旦公學。1915年獲天津北洋大學法學士學位。1916年夏,應北京政府外交官領(lǐng)事官考試,獲雋后以政務(wù)科學習員入外交部,長期從事外交工作,退休后初居紐約,后移居華盛頓。1968年4月21日在華盛頓病逝。終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