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千門(千門)  拼音:qiān mén
宮門。唐。杜甫哀江頭〉詩:「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div>
《國語辭典》:玄關(玄關)  拼音:xuán guān
1.通往妙道玄旨的門徑或關卡。臺北覺修宮廟聯(lián):「登此門得窺大道,由斯戶便識玄關?!?br />2.唐代住宅入門處與正廳之間的空間,今日住宅仍存有類似的隔局。唐。岑參 丘中春臥寄王子詩:「田中開白室,林下閉玄關?!?/div>
《國語辭典》:止觀(止觀)  拼音:zhǐ guān
佛教修行者悟道、入道的二個主要方法。止指一種平靜、清楚而不會受到攪亂的心靈狀態(tài);能給心更大的洞識力,是修觀所不可或缺的。觀指對存在的一切物質或精神現(xiàn)象,以無常、苦、空和無我等來觀察事物的本性真實差別。止使心從雜染和內在的障礙中解脫;觀使修行者入圣流并解脫成佛。〈六門教授習定論〉:「名一二分定者,或時但有寂處而無罪觀;或有眾觀而非寂處;或時俱有,應知即是止觀雙運?!?/div>
《漢語大詞典》:秘藏(祕藏)
亦作“ 祕臧 ”。 珍藏;秘密隱藏。 宋 曾鞏 《襄州回相州韓侍中狀》:“祕藏巾衍,銘鏤肺肝?!?/div>
《漢語大詞典》:頓教(頓教)
(1).佛教各宗派對其教主 釋迦牟尼 一生所說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在我國如華嚴宗判為“五教”,“頓教”居第四位,指不設位次、不依言辭而頓悟教理的《維摩經(jīng)》等。天臺宗列為“化儀四教”之首。景德傳燈錄·闍夜多:“后至 羅閲城 ,敷揚頓教?!?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附錄《天臺宗》:“化儀四教,首先是頓教,大乘圓滿教理直下全提。”
(2).指禪宗六祖 慧能 創(chuàng)立的南宗法門。《壇經(jīng)·付囑品》:“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jié):“禪宗頓教, 慧能 是創(chuàng)始人?!眳⒁姟?頓悟 ”。
《國語辭典》:頓悟(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語:(1)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段鍩魰>硭?。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2)證悟一切現(xiàn)象都無真實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南朝梁。劉孝標。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悟于七住?!?/div>
《漢語大詞典》:禪門(禪門)
(1).佛教語。謂禪定之法門,為心定于一、屏除妄念之法。又指 達摩 所傳禪法言,即謂禪宗法門。 唐 玄覺 《永嘉證道歌》:“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贝恕岸U門”即禪宗之法門。
(2).猶佛門。指佛教。 唐 唐彥謙 《寄蔣二十四》詩:“禪門澹泊無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墻?!?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月涵:“所至之地,緇素宗仰,於是海內無不推 月涵 為禪門尊宿矣?!?嚴復 《和荊公》:“禪門講座下,所得盡平平?!?br />(3).佛教語。即叢林。僧侶群聚的寺院。釋氏要覽·躁靜:“禪門,別號叢林?!?唐 孫逖 《奉和崔司馬游云門寺》:“繫馬清溪樹,禪門春氣濃?!眳⒁姟?叢林 ”。
《高級漢語詞典》:叢林
叢生的林木
分類:叢林
《國語辭典》:叢林(叢林)  拼音:cóng lín
1.叢密的樹林。如:「越戰(zhàn)期間,越共善用叢林戰(zhàn)術,使得美軍傷亡慘重?!?br />2.佛教用語:(1)比喻生死輪回?!堕L阿含經(jīng)》卷五:「何等生二足尊,何等出叢林苦。」(2)寺院道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又升了一個數(shù)丈的高坡,坡側隱隱見有個叢林?!?/div>
《國語辭典》:上品  拼音:shàng pǐn
1.上等品級?!段簳?。卷一一○。食貨志》:「白登山有銀礦,八石得銀七兩,錫三百馀斤,其色潔白,有踰上品。」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如此諸賢,故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閒人。」
2.魏晉南北朝時,門閥品位最高的世族?!稌x書。卷四五。劉毅傳》:「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埂段倪x。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勢門上品,猶當格以清談;英俊下僚,不可限以位貌?!?/div>
《國語辭典》:九品中正  拼音:jiǔ pǐn zhōng zhèng
三國時魏文帝定九品官人法,郡邑設小中正,州設大中正,品第人才,由小中正以九等排定高下,上報大中正,核實后上報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吏部選用。晉、南北朝皆因襲其制,至隋始廢。
《漢語大詞典》:普門(普門)
佛教語。謂普攝一切眾生的廣大圓融的法門。見《法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隋 吉藏 法華義疏卷十二:“所言普門者,普以周普為義,門是開通無滯之名?!?唐 封演 《魏州開元寺新建三門樓碑》:“寺主僧 法敬 ……及諸徒眾等,并精通妙法,堅持密行,名稱普門,威儀無缺?!?唐 李華 《荊州大云寺故蘭若和尚碑》:“法華三昧,惠照無邊,菩薩普門,我愿亦然?!?/div>
《漢語大詞典》:方便門(方便門)
(1).佛教稱隨機度人的法門。四十二章經(jīng):“視方便門,如化寳聚?!?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 維摩 見柄,蓋申方便之門; 道安 謝歸,思遠朝廷之事?!?span id="mb6whqc" class="book">《四游記·唐三藏起程往西》:“ 太宗皇帝 選集諸僧參神講法,大開方便之門,廣運慈航舟楫,普濟苦海羣生?!?br />(2).借指佛教。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釋教:“方便門,佛教也?!?br />(3).泛指使人便利、得益的門徑。 明 馮惟敏 《僧尼共犯》第四折:“巡捕老爹大開方便之門,放俺還俗,便成配偶?!?/div>
《漢語大詞典》:密諦(密諦)
佛教謂微妙而真實的法門。 明 屠隆 《綵毫記·頒詔云夢》:“奴家歸纔三日,到得 廬山 ,幸遇 騰空 尊師,他許我道骨可成,人緣未斷,且暫回家,潛修密諦,后會有期。”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 吳 門有神降于乩,自言 天臺泐子 , 智者大師 之弟子,轉女人身墮度者,攝入無葉堂中,教修四儀密諦,往生西方。”
《漢語大詞典》:定門(定門)
佛教語。定慧二門之一。指禪定之法門。 唐 李華 《東都圣禪寺無畏三藏碑》:“掌定門之秘鑰,佩如來之密印?!?/div>
《漢語大詞典》:慧門(慧門)
佛教語。謂進入智慧的法門。 南朝 梁簡文帝 《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慧門深邃,入之者固希;法海波瀾,汎之者未易?!?南朝 梁 沈約 《內典序》:“足蹈慧門,學通龍藏?!?/div>
《漢語大詞典》:真門(真門)
本謂 阿彌陀佛 第二十愿所成就的法門。泛指通過修習佛法獲得佛果的法門。 唐 劉得仁 《冬夜與蔡校書宿無可上人院》詩:“真門猶是幻,不用覺浮生?!?/div>
《漢語大詞典》:頓門(頓門)
佛教語。頓悟法門。指 唐 代 慧能 上承 達摩 的“祖師禪”而開創(chuàng)的禪家南宗。 唐 王維 《能禪師碑》:“其有不植德本,難入頓門,妄繫空花之狂,曾非慧日之咎?!?宋 錢易 南部新書癸:“禪律師 圭峯 密 ,禪得 達磨 頓門。”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jié):“ 慧能 一派徒眾也儼然以頓門自負,這就使得人人可以自稱為佛。”參閱《壇經(jīng)·般若品》參見“ 頓悟 ”、“ 頓教 ”。
《漢語大詞典》:梵門(梵門)
清凈的法門。指佛門。 唐 李嶠 《為魏國北寺西寺請迎寺額表》:“宏濟深於冥境,薰修入於梵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