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法相  拼音:fǎ xiàng
1.宇宙間的一切現象?!洞髮毞e經》卷二十三:「一切法相、法相之性,不可以性為觀察?!?br />2.僧道稱天尊的莊嚴寶相。唐。黃滔 丈六金身碑:「銅為內肌,金為外膚,取法西天,鑄成東越,巍巍落落,毫光法相?!?/div>
《國語辭典》:法相宗  拼音:fǎ xiàng zōng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創(chuàng)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稱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學,從戒賢大師學習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國后將之翻譯。由其弟子加以傳揚,而形成一宗派。其學說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因心識才存在;無心識則無現象之理。唐武宗滅法,因典籍慘遭焚毀從此一蹶不振。也稱為「唯識宗」。
《漢語大詞典》:相宗
佛教語。法相宗的略稱。 清 錢謙益 《寄內衡法師書》:“又古來判教,大率以瑜伽屬相宗,中論屬性宗。相先性后,似有淺深差別?!?清 譚嗣同 《〈仁學〉界說》:“凡為仁學者,於佛書當通《華嚴》及心宗、相宗之書?!眳⒁姟?法相宗 ”。
《國語辭典》:法相宗  拼音:fǎ xiàng zōng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創(chuàng)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稱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學,從戒賢大師學習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國后將之翻譯。由其弟子加以傳揚,而形成一宗派。其學說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因心識才存在;無心識則無現象之理。唐武宗滅法,因典籍慘遭焚毀從此一蹶不振。也稱為「唯識宗」。
《國語辭典》:慈恩宗  拼音:cí ēn zōng
法相宗的別名。參見「法相宗」條。
分類:法相宗
《漢語大詞典》:四分
(1).分為四份。左傳·昭公五年:“四分公室, 季 氏擇二?!?br />(2).向四方散開。 漢 焦贛 《易林·豫之觀》:“十里望煙,散渙四分;形容滅亡,終不見君?!?br />(3).指四分歷。后漢書·律歷志中:“今改行《四分》,以遵於 堯 ,以順 孔圣 奉天之文。”清史稿·時憲志一:“ 梅文鼎 研精天算,由《授時》以溯《三統(tǒng)》、《四分》以來諸家之術?!?/div>
《國語辭典》:種子(種子)  拼音:zhǒng zǐ
1.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由受精之胚珠發(fā)育而成,一般由種皮、胚、胚乳三部分組成。少數植物的種子,具有外胚乳。
2.兒子?!督鹌棵贰返诎肆兀骸感P說陳家種子今日在你家和丫頭吃酒來?」《醒世姻緣傳》第四○回:「我看這孩子有些造化似的,不像個門里人,我替俺這個種子娶了他罷!」
《漢語大詞典》:有宗
(1).有宗旨。老子:“言有宗,事有君。” 南朝 宋 傅亮 《感物賦》:“墳素杳以難暨,九流紛其異封。領三百於無邪,貫五千於有宗?!?br />(2).佛教語?!翱兆凇钡膶ΨQ。如小乘的俱舍宗,大乘的法相宗。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按大乘有宗,上承小乘之一切有部。則有宗之禪,上接有部之法,固極自然?!?/div>
《漢語大詞典》:相分
謂使互相增進契分,情誼。三國志·魏志·邴原傳“ 太祖 征 吳 , 原 從行,卒”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別傳》:“ 兗 豫 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清 黃生 義府卷下:“《季漢書·邴原傳》:‘當以書相分。’言以書薦之,使相契分也?!?br />佛教語。法相宗所說的學說。與“見分”相對。謂認識和感知的對象。 清 龔自珍 《最錄〈八識規(guī)矩頌〉》:“每支各攝證自證分、自證分、相分、見分等?!?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緣色及空,以為相分。”
《漢語大詞典》:心王
佛教語。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與心所有法相對。見《百法明門論》。亦泛指心。心為三界萬法之主,故稱。《涅槃經·壽命品》:“頭為殿堂,心王居中?!?唐 王維 《大唐大安國寺故大德凈覺禪師碑銘》:“光宅真空,心王之四履;建功無旱,法將之萬勝?!?唐 劉禹錫 《閑坐憶樂天以詩問酒熟未》:“減書存眼力,省事養(yǎng)心王?!?span id="hxztdxz" class="book">《景德傳燈錄·志公和尚》:“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無十纏。”
《漢語大詞典》:無想(無想)
(1).無所思念。
(2).佛教語。為有部和法相宗心不相應行法之一。《金剛經·大乘正宗分》:“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湼槃而滅度之?!?span id="3npp7tn"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八七:“或求無色,或求浄居,或求無想,故識亦不樂住也?!?/div>
《漢語大詞典》:性宗
(1).佛教語。法性宗的簡稱,與法相宗同為大乘的兩大宗派。以破相顯性為宗旨。 清 錢謙益 《寄內衡法師書》:“古來判教,大率以《瑜珈》屬相宗,中論屬性宗。相先性后,似有淺深差別?!?br />(2).道家的一宗派,主張以修性為本。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道家有南北二宗,南宗不言性,北宗則曰性命雙修……其學先了心性,謂之性宗;后以坐功得丹得藥,謂之命宗,故曰性命雙修?!?/div>
《國語辭典》:八識(八識)  拼音:bā shì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主張能認識外境或心境的八種功能。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意識和眼、耳、鼻、舌、身五識并起外,并能對心境起認識作用。末那識是構成執(zhí)著的心理源頭。阿賴耶識主要功能是貯存過去所造的業(yè)力。八識一方面是生起認識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變現一切現象的主體?!冻晌ㄗR論》卷二:「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div>
《漢語大詞典》:三性
(1).佛教名詞。指法相宗所主張的遍計所執(zhí)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認為事理、迷悟一切諸法,均不出此三性。見成唯識論卷八。也稱“三自性”。 章炳麟 《建立宗論》:“云何三性?一曰徧計所執(zhí)自性,二曰依他起自性,三曰圓成實自性?!?br />(2).佛教名詞。指善性、惡性和無記性(即非善非惡之性)。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二十:“善、惡、無記,是三性也?!?br />(3).道教名詞。指元精、元氣和元神。 唐 呂巖 《敲爻歌》:“此時黃道會陰陽,三性元宮無漏泄?!?唐 呂巖 《憶江南》詞之八:“三性本同一體內,要燒靈藥切尋鉛?!?br />(4).指人性的三個來源。 漢 王充 論衡·命義:“亦有三性:有正,有隨,有遭。正者,稟五常之性也;隨者,隨父母之性;遭者,遭得惡物象之故也?!?/div>
《漢語大詞典》:七識(七識)
佛教語。法相宗謂從根本識中派生的七種精神和感覺現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稱七轉識。決定藏論卷上:“如諸心數,同是心法,有種種相,相應俱生,無有妨礙。阿羅耶識而與七識相應俱生,亦復如是?!?南朝 齊 謝朓 《佛影銘》:“群生因染,六趣牽纏,七識迭用,九居屢遷?!币嘤刑刂改┠亲R為“七識”者。見成唯識論
《漢語大詞典》:藏識(藏識)
佛教語。法相宗“八識”中第八識“阿賴耶識”的意譯。謂含藏一切善惡因果種子之識。 唐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三十:“能含藏執(zhí)持諸善惡種子,故名藏識。” 章炳麟 《無神論》:“若無人格,則不異於佛家所謂藏識?!眳⒁姟?八識 ”。
《國語辭典》:八識(八識)  拼音:bā shì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主張能認識外境或心境的八種功能。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意識和眼、耳、鼻、舌、身五識并起外,并能對心境起認識作用。末那識是構成執(zhí)著的心理源頭。阿賴耶識主要功能是貯存過去所造的業(yè)力。八識一方面是生起認識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變現一切現象的主體?!冻晌ㄗR論》卷二:「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div>
《國語辭典》:楞伽經(楞伽經)  拼音:léng qié jīng
佛教典籍。法相宗所依的六經之一。早期禪宗據以傳法。共有三種漢譯本:一、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二、北魏菩提流支譯的《入楞伽經》,十卷。三、唐代實叉難陀譯的《大乘入楞伽經》,七卷。是闡述如來藏思想的要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