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4,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小杜律
程序法
不應(yīng)
自由
為法
法令
雷電
刑罰
世網(wǎng)
刀筆
繩墨
平等
成憲
回避
異議
《漢語大詞典》:小杜律
指 漢 杜延年 所訂的法律。后漢書·郭躬傳:“父 弘 ,習(xí)《小杜律》。太守 寇恂 以 弘 為決曹掾,斷獄至三十年,用法平。” 李賢 注:“ 杜周 , 武帝 時為廷尉、御史大夫,斷獄深刻。少子 延年 亦明法律, 宣帝 時又為御史大夫。對父,故言‘小’?!?/div>
分類:法律
《國語辭典》:程序法  拼音:chéng xù fǎ
指為實(shí)現(xiàn)實(shí)體法所定權(quán)利、義務(wù)、責(zé)任、效果、范圍等執(zhí)行程序的法律,如家事事件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法等。
《國語辭典》:不應(yīng)(不應(yīng))  拼音:bù yìng
不回應(yīng)。宋。歐陽修踏莎行。碧蘚回廊〉詞:「闌干敲遍不應(yīng)人,分明簾下聞裁剪?!埂度龂萘x》第九回:「(董卓)驚問肅曰:『持劍是何意?』肅不應(yīng),推車直入?!?/div>
《國語辭典》:自由  拼音:zì yóu
1.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受外力拘束或限制?!洞笏涡瓦z事。亨集》:「適間聽諫議表章,數(shù)朕失德,此章一出,中外咸知,一舉一動,天子不得自由矣!」《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因是父母在,不敢自由?!?br />2.指在《憲法》上或法律保障不受國家或他人干涉的權(quán)利。如:「言論自由」、「宗教自由」。
《漢語大詞典》:為法(爲(wèi)法)
(1).制定法律。史記·曹相國世家:“百姓歌之曰:‘ 蕭何 為法,顜若畫一; 曹參 代之,守而勿失?!?br />(2).成為法則。 唐 韓愈 《進(jìn)學(xué)解》:“吐辭為經(jīng),舉足為法?!?/div>
《國語辭典》:法令  拼音:fǎ lìng
凡法律命令,總稱法令?!度龂萘x》第二二回:「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練?!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副究h法令嚴(yán)明,地方清肅。
《國語辭典》:雷電(雷電)  拼音:léi diàn
1.天上的云層,通常都帶電。如有一塊云層接近地面物體,或有兩塊帶異性電的云層互相接近時,會因感應(yīng)而產(chǎn)生火花放電的現(xiàn)象,稱為「閃電」。閃電產(chǎn)生高熱,周圍空氣因受熱而急速膨脹,發(fā)出極大的響聲,稱為「雷」。二者合稱為「雷電」。
2.比喻威勢強(qiáng)大?!稇?zhàn)國策。齊策一》:「王家之兵,疾如錐矢,戰(zhàn)如雷電,解如風(fēng)雨?!?jié)h。高誘。注:「雷電,喻威大也?!?/div>
《國語辭典》:刑罰(刑罰)  拼音:xíng fá
1.國家依照法律對犯罪者所實(shí)行的法律制裁。
2.比喻受苦。如:「這城市的交通已擁塞到寸步難行,出門簡直是受刑罰哪!」
《漢語大詞典》:世網(wǎng)(世網(wǎng))
比喻社會上法律禮教、倫理道德對人的束縛。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奉法循理,不絓世網(wǎng)?!?宋 蘇舜欽 《春睡》詩:“嗒爾暫能離世網(wǎng),陶然直欲見天機(jī)?!?span id="by6qqoo" class="book">《西湖佳話·放生善跡》:“我已踢開世網(wǎng),打破愛河,自尋出路,你卻怎么結(jié)局?” 柳亞子 《次韻和陳巢南歲暮感懷之作》:“留得歲寒松柏在,任他世網(wǎng)亂如麻?!?/div>
《國語辭典》:刀筆(刀筆)  拼音:dāo bǐ
1.古代書寫工具,用竹木代紙,用筆記事,用刀削誤。《史記。卷一二二??崂魝鳌[ざ紓鳌罚骸概R江王徵詣中尉府對簿,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而都禁吏不予?!?br />2.刀筆吏的簡稱。參見「刀筆吏」條?!稇?zhàn)國策。秦策五》:「司空馬曰:臣少為秦刀筆,以官長而守?!?/div>
《國語辭典》:刀筆吏(刀筆吏)  拼音:dāo bǐ lì
掌案牘的書吏。后世又用來指訟師?!妒酚?。卷一二二。酷吏列傳。趙禹》:「今上時,禹以刀筆吏積勞,稍遷為御史?!购喎Q為「刀筆」。
《國語辭典》:繩墨(繩墨)  拼音:shéng mò
木工取直的工具?!抖Y記。經(jīng)解》:「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购蠼枰员扔鞣ǘ?、規(guī)矩?!妒酚洝>砹?。孫子吳起傳》:「婦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guī)矩繩墨,無敢出聲?!?/div>
《國語辭典》:平等  拼音:píng děng
1.彼此同等、相等?!段拿餍∈贰返谝话嘶兀骸笩o論他是什么人,我等皆當(dāng)平等相看,把他引而進(jìn)之,豈宜疏而遠(yuǎn)之?」
2.縣名。在河南省洛陽縣西南,位于伊河之西。
《漢語大詞典》:成憲(成憲)
原有的法律、規(guī)章制度。書·說命下:“監(jiān)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宋 王安石 《廟議》:“求之前載,雖或有然,考合於經(jīng),乃無成憲,因情製禮,實(shí)在圣時?!?明 張居正 《辛未會試程策》之二:“成憲具存,舊章森列。” 嚴(yán)復(fù) 《原強(qiáng)》:“祖宗之成憲俱在,吾寧率由之而加實(shí)力焉?!?/div>
《國語辭典》:回避  拼音:huí bì
1.躲避?!稘h書。卷七六。趙廣漢傳》:「見事風(fēng)生,無所回避?!顾?。蘇軾 行香子。昨夜霜風(fēng)詞:「昨夜霜風(fēng)。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挂沧鳌富乇堋埂?br />2.因有所顧忌而退讓?!段宕菲皆?。周史。卷下》:「相如聽得廉頗有這言語,不肯與廉頗相會,每出,才望見廉頗,輒引車回避?!挂沧鳌富乇堋埂?/div>
《國語辭典》:回避(迴避)  拼音:huí bì
1.因有所顧忌而離開、躲避?!都t樓夢》第五三回:「一時,賈珍進(jìn)來吃飯,賈容之妻回避了。」《文明小史》第一○回:「等到他身走進(jìn)房間,眾秀才只得起身回避?!挂沧鳌富乇堋?。
2.因避嫌而不參預(yù)其事。如:「青青到法院告黃華,如果黃華的妻子在法院當(dāng)法官,她就必須回避,不能接辦這件案子。」也作「回避」。
《國語辭典》:異議(異議)  拼音:yì yì
1.別有所見的議論或持反對的意見。宋。無名氏《梁公九諫》:「策立武三思之事,諸大臣盡皆拜舞謝敕,惟有卿不拜,朕想卿必有異議?!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群臣皆懼操勢,亦莫敢有異議;遂擇日起駕?!?br />2.法律上對于法院或行政官署之處分不服時,或契約當(dāng)事人之一方,對于他一方表示反對時,所提出之意見,稱為「異議」。
《漢語大詞典》:異義(異義)
(1).不同的含義;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同字異義例:“古書亦有上下文同字而異義者?!?br />(2).不同的觀點(diǎn);新的見解。后漢書·章帝紀(jì):“其令羣儒選高才生,受學(xué)《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xué),廣異義焉?!?span id="ur06tgx" class="book">《晉書·王接傳》:“﹝ 接 ﹞備覽眾書,多出異義?!?br />(3).指不同的意見,異議。 宋 蘇軾 《次韻答劉涇》:“新音百變口如鶯,異義蜂起弟子爭。”一本作“ 異議 ”。
(4).道理不同。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告天何?示不自專,非出辭反面之道也,與宗廟異義?!?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故方罰矜功,而濫咎忘賢,遺存異義,公私殊異,已備前白?!?br />(5).違反常規(guī)、禮法。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傳春秋非一,本據(jù)亂而作,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徐彥 疏:“非常異義者,即 莊 四年 齊襄 復(fù)九世之讎而滅 紀(jì) , 僖 元年實(shí)與 齊桓 專封是也,此即非常之異義,言異於 文 武 時……若其常義,則諸侯不得擅滅,諸侯不得專封?!?宋 曾鞏 《為人后議》:“故為人后者,為之降其父母之服,則有之矣;為之絶其父母之名,則未之有也……今欲使從所后者為屬,而變革其父母之名,此非常異義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