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4,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律例
禁罔
免坐
法統(tǒng)
公民
初犯
義務(wù)
本律
法務(wù)
法議
離婚
剝奪
公賣
國徽
拘役
《國語辭典》:律例  拼音:lǜ lì
律與例都是傳統(tǒng)中國重要的法律規(guī)范,主要體現(xiàn)在明清兩代。二者同時規(guī)定在當(dāng)時的國家基本法典之中,例如《大明律集解附例》、《大清律集解附例》、《大清律例》。
《漢語大詞典》:禁罔
謂張布如網(wǎng)的禁令法律。漢書·刑法志:“姦猾巧法,轉(zhuǎn)相比況,禁罔寖密?!?宋 曾鞏 《知州制》:“然破觚以為圜,斲雕以為樸,禁罔疏闊,而吏治蒸蒸,不至于姦,猶為近古?!?清 顧炎武 《井中心史歌》序:“悲年運之日往,值禁罔之逾密?!?/div>
分類:禁令法律
《漢語大詞典》:免坐
古代法律,本人犯罪時,親友亦應(yīng)連坐治罪。對其親友免予治罪,謂之“免坐”。晉書·刑法志:“律之初制,無免坐之文……宜總為免例,以省科文,故更制定其由例,以為免坐律?!?/div>
《國語辭典》:法統(tǒng)(法統(tǒng))  拼音:fǎ tǒng
在法律關(guān)系上有正當(dāng)系統(tǒng),即在法律上有合法地位。
《國語辭典》:公民  拼音:gōng mín
1.擁有一個國家的國籍,依其憲法或法律規(guī)定,享有國家賦予公法上之權(quán)利,以及負擔(dān)公法上義務(wù)之國民。清。徐珂《清稗類鈔。譏諷類。亦公民也》:「公民,人民之有公權(quán)得選舉議員者也。」
2.為公眾利益著想的人?!俄n非子。五蠹》:「行貨賂而襲當(dāng)涂者則求得,求得則私安,私安則利之所在,安得勿就?是以公民少而私人眾矣。」
3.君王的百姓。漢。劉向《古列女傳。卷六。齊傷槐女》:「妾父衍,幸得充城郭為公民?!埂段簳?。卷七一。列傳。裴叔業(yè)》:「今大計已爾,勢不可追。恐民非公民,吏非公吏。」
《國語辭典》:初犯  拼音:chū fàn
法律上指第一次犯罪而經(jīng)判決確定者。相對于累犯而言。
《國語辭典》:義務(wù)(義務(wù))  拼音:yì wù
1.泛稱人在社會中所應(yīng)盡的職事?!段拿餍∈贰返谒亩兀骸副P查奸宄,本是他警察局的義務(wù)?!?br />2.出勞力而不接受報酬的行為。如:「義工多是無報酬的為人義務(wù)服務(wù)?!?br />3.依法律規(guī)定或契約約定,強制權(quán)利主體為特定行為或不行為。如服兵役、納稅。相對于權(quán)利而言。
《國語辭典》:本律  拼音:běn lǜ
原有的法律。如:「處置犯罪者,有適當(dāng)?shù)谋韭伞!埂肚迨犯?。卷二三○。阿什達爾漢列傳》:「今刑部斷獄不依本律,諸臣有坐者,或從重論,輒削其職。」
《國語辭典》:法務(wù)(法務(wù))  拼音:fǎ wù
與法律有關(guān)的事務(wù)。
《漢語大詞典》:法議(法議)
根據(jù)法律議罪。三國志·魏志·鮑勛傳:“詔曰:‘ 勛 指鹿作馬,收付廷尉?!⑽痉ㄗh:‘正刑五歲?!?/div>
分類:法律議罪
《國語辭典》:離婚(離婚)  拼音:lí hūn
配偶依照法定手續(xù)解除婚姻關(guān)系。
《國語辭典》:剝奪(剝奪)  拼音:bō duó
1.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吻謯Z他人權(quán)益或財物。唐。元稹 錢貨議狀:「又以為黎庶之重困,不在于賦稅之闇加,患在于剝奪之不已。」
2.依照法律規(guī)定取消。
《國語辭典》:公賣(公賣)  拼音:gōng mài
1.依法律的規(guī)定,以投標、拍賣等方式整批售賣物品。
2.依法令規(guī)定由政府設(shè)局制造售賣物品。如:「煙酒公賣」。
《國語辭典》:國徽(國徽)  拼音:guó huī
由國家制定,可代表一國的徽志。如我國以青天白日為國徽。
《國語辭典》:拘役  拼音:jū yì
法律上指一日以上,不滿兩個月之短期自由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