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4,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公布
時效
判刑
至法
故誤
成科
麗法
曲文
憲禁
九禁
法政
送達
證據(jù)
供認(rèn)
侮文
《國語辭典》:公布  拼音:gōng bù
1.把法律或命令公告周知。
2.向公眾揭示某種事實。如:「他作奸犯科的罪行,被新聞界公布開來?!挂沧鳌腹肌?。
《國語辭典》:時效(時效)  拼音:shí xiào
1.在某一時間中方存在的效果。如:「這張發(fā)票已過了時效,留著它做啥?」
2.法律規(guī)定一定期間內(nèi)不行使權(quán)利或因繼續(xù)特定的事實狀態(tài),所產(chǎn)生之法律效果。例如:《民法》的消滅或取得時效、《刑法》的追訴權(quán)時效與《行政罰法》的裁罰權(quán)時效等。
《國語辭典》:判刑  拼音:pàn xíng
被法院判定刑罰。如:「走私販毒嫌犯已經(jīng)被法院判刑,就要移送監(jiān)獄,?!?/div>
《漢語大詞典》:至法
(1).謂使法制完善。荀子·君道:“至道大形,隆禮至法,則國有常;尚賢使能,則民知方?!?br />(2).謂至高無上的法律。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洿穢不修,曠職尸官,數(shù)逆至法,踰越制度,當(dāng)伏放流之誅,不足以塞責(zé)?!?br />(3).謂最神妙的佛法或法術(shù)。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今曾無暫應(yīng),皆咎在無緣,而反誣至法空構(gòu)。”《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你有些小福分,該在我至法中進身,卻是面有敗氣未除,也要謹(jǐn)慎?!?/div>
《漢語大詞典》:故誤(故誤)
法律用語。知而故犯與誤犯。 唐 崔融 《代宰相上尊號表》:“除指斥之坐,議故誤之條。”
《漢語大詞典》:成科
既定的法律條文。《后漢書·應(yīng)劭傳》:“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此百王之定制,有法之成科?!?/div>
《漢語大詞典》:麗法(麗法)
施行法律。新唐書·百官志四下:“法曹司法參軍事,掌鞫獄麗法、督盜賊、知贓賄沒入。” 宋 程大昌 考古編·象刑四:“ 舜 之致戒,蓋曰:……金以贖其可恕,眚災(zāi)而應(yīng)赦,怙終而不改,則皆隨其麗法者,加操縱焉?!?br />指落入法網(wǎng);遭受刑罰。麗,通“ 罹 ”。明史·湯和傳:“當(dāng)時公、侯諸宿將坐姦黨,先后麗法,稀得免者,而 和 獨享壽考,以功名終?!?/div>
《漢語大詞典》:曲文
猶曲法。曲解法律條文。謂不依照法律條文治罪。漢書·酷吏傳·嚴(yán)延年:“其治務(wù)在摧折豪彊,扶助貧弱。貧弱雖陷法,曲文以出之。”
戲曲中的唱詞。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曲文之詞采,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
《漢語大詞典》:憲禁(憲禁)
法律、禁令。 漢 王符 潛夫論·衰制:“故政令必行,憲禁必從,而國不治者,未嘗有也?!?宋 王安石 《進熙寧編敕表》:“體 堯 蹈 禹 ,永念憲禁之舊?!?/div>
分類:法律禁令
《漢語大詞典》:九禁
(1).九種法律禁令。周禮·秋官·掌交:“九禁之難。” 賈公彥 疏:“九禁之難,言大司馬設(shè)九法使邦國有所畏難云?!?br />(2).猶宮禁。帝王居住之處。宋史·外國傳七·日本國:“金闕曉后,望 堯 云於九禁之中?!?明 莫是龍 《筆塵》:“﹝ 南唐 李氏有研山一座﹞藏 蘇氏 。未幾,索入九禁矣。”
《國語辭典》:法政  拼音:fǎ zhèng
法律與政治?!豆茏印C鞣ń狻罚骸阜ㄕ毘鲇谥?,則天下服德?!?/div>
《國語辭典》:送達(送達)  拼音:sòng dá
1.法律上指法院依法定方式,將判決書及訴狀等親自交付或由郵政單位送至訴訟關(guān)系人。若不能交付時,會使其具有知悉機會的行為。
2.把東西送到當(dāng)事人手中。如:「收發(fā)人員將公文、卷宗送達各專屬單位辦理?!?/div>
《國語辭典》:證據(jù)(證據(jù))  拼音:zhèng jù
證明事實的材料?!段拿餍∈贰返谝凰幕兀骸溉缃窨磥?,就這洋燈而論,晶光爍亮,已是外國人文明的證據(jù)?!?/div>
《國語辭典》:供認(rèn)(供認(rèn))  拼音:gōng rèn
承認(rèn)所做的事情。如:「你的同夥已經(jīng)供認(rèn)罪行,你還不趕快俯首認(rèn)罪?!埂队魇烂餮浴>砣?。任孝子烈性為神》:「大尹聽罷,呆了半晌,遂問排鄰,委果供認(rèn)是實?!?/div>
《漢語大詞典》:侮文
歪曲法律條文以行私作惡。梁書·武帝紀(jì)下:“侮文弄法,因事生姦?!?宋 沈括 夢溪筆談·雜志二:“其始則教以侮文,侮文不可得,則欺誣以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