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39,分116頁顯示  上一頁  80  81  82  83  84  86  87  88  89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愛河
煩惱河
瑯琊山河
閻牟河
龍河
禪河
瞿摩帝河
濱迦毗黎河
靈河
觀河
恒河
恒河沙
香象渡河
恒河沙數(shù)
象渡河
愛河
【佛學大辭典】
(術語)愛欲溺人,譬之為河。又貪愛之心,執(zhí)著于物而不離,如水浸染于物,故以河水譬之。八十華嚴二十六曰:「隨生死流,入大愛河?!乖∠窠?jīng)曰:「愿永出愛河登彼岸?!估銍澜?jīng)四曰:「愛河枯乾,令汝解脫。」探玄記十一曰:「以有愛水所沒故,為愛河?!股茖е^經(jīng)疏四曰:「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沽何涞畚脑唬骸傅情L樂之高山,出愛河之深際?!?br />【俗語佛源】
愛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沒而不能自拔,故喻為「愛河」。如《華嚴經(jīng)》卷二六所說:「隨生死流,入大愛河。」又如《楞嚴經(jīng)》卷四說:「愛河干枯,令汝解脫?!埂笎邸乖诜鸾讨幸话阌脼橘H義,如隋·慧遠《大乘義章》卷五所下的定義:「貪染名愛?!狗鸺抑鲝埰降惹鍍舻摹复取苟鴶P棄自私污染的「愛」。世俗之「愛」以男女間的情欲為基礎,故《圓覺經(jīng)》指出:「輪回,愛為根本。」當然,愛國、愛父母、愛師長等,佛家也認為是正當?shù)?,只是一般不用「愛」這個詞去表達而已。后用「愛河」指情欲,愛情。如明·陳汝元《金蓮記·媒合》:「一個溺愛河而罔顧,只圖暮樂朝歡;一個沉宦海而久迷,空自南奔北走?!褂秩绨徒稹稖缤觥返谒恼拢骸杆殖恋綈酆永锩媪??!梗ɡ蠲鳈啵?/div>
煩惱河
【佛學大辭典】
(譬喻)煩惱能漂沒三界之人天,故譬諸河。藥師經(jīng)曰:「破煩惱殼,竭煩惱河?!鼓鶚劷?jīng)德王品曰:「煩惱大河乃能漂沒三界人天。世間大河,運動手足,則到彼岸。煩惱大河,唯有菩薩因六波羅蜜,乃能得度?!?/div>
瑯琊山河
【佛學大辭典】
(公案)五燈會元十二長水子璿講師章曰:「聞瑯琊道重當世,即趨其席。值上堂次出問: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瑯琊厲聲曰: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言下領悟。」
閻牟河
【佛學大辭典】
(河名)六波羅蜜多經(jīng)曰:「復有無量眾生,往殑伽河南,閻牟河北,二水中間?!?/div>
龍河
【佛學大辭典】
(地名)尼連禪河之異名,此河中有龍住,故名。在金剛座之東而不遠。破僧事五曰:「尼連禪河龍名伽陵伽,此云黑色。以先業(yè)緣住此河中,兩目皆盲,若佛出世眼即得明,若佛滅后其眼還盲。」寄歸傳一曰:「創(chuàng)成正覺龍河,九有興出塵之望。」同四曰:「擇散寶于龍河,頗達其妙?!?br />【佛學常見辭匯】
尼連禪河的別名,因此河中有龍居住。
禪河
【佛學大辭典】
(譬喻)禪定之水,能滅心火,故譬之于河。一心戒文下曰:「注禪河,滌煩籠。」【又】(地名)尼連禪河之略。
瞿摩帝河
【佛學大辭典】
(地名)正法念經(jīng)六十七曰:「有河名瞿摩帝,廣半由旬,長三百由旬,入于大海。瞿摩帝名牛也,以多饒牛故,名牛河?!?/div>
濱迦毗黎河
【佛學大辭典】
(地名)唐書西域傳曰:「中天竺在西天竺之會,都城曰茶镈和羅城,濱迦毗黎河?!雇⒃唬骸附癜仓问亢右?,佛經(jīng)言恒河皆指此。」
靈河
【佛學大辭典】
(雜名)住龍之河川也。智度論謂之龍泉,以龍力故雖大旱而河水不竭。安樂集上曰:「譬如寄花五凈,風日不萎,附水靈河世旱無竭?!怪嵌日撈咴唬骸钙┤琮埲?,龍力故不竭。」
觀河
【佛學大辭典】
(譬喻)釋迦牟尼佛示波斯匿王以本無生滅也。首楞嚴經(jīng)曰:「波斯匿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jīng)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佛言:汝今自傷發(fā)白面皺,其面必竟皺于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否?王言不也。佛言皺者為變,不皺非變也。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div>
恒河
【佛學常見辭匯】
恒伽河的簡稱,恒河又名殑伽河,是印度三大河流之一。
恒河沙
【佛學常見辭匯】
恒河是印度大河,兩岸多細沙,佛說法時,每以恒河之細沙喻最多之數(shù)。
香象渡河
【俗語佛源】
經(jīng)上以「三獸渡河」比喻小乘、中乘、大乘這「三乘」證道程度的淺深?!?a target='_blank'>優(yōu)婆塞戒經(jīng)·三種菩提品》說:「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香象渡河謂香象涉水最深,直到河底,比喻佛菩薩證道最深、最徹底。后常用以稱美詩文之透徹、精深。如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李杜數(shù)公,如金擘海,香象渡河,下視郊島輩,直蟲吟草間耳。」亦作「香象絕流」。明·袁宗道《雜說類》:「至若般若緣深,靈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絕流?!梗ɡ蠲鳈啵?/div>
恒河沙數(shù)
【俗語佛源】
恒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a target='_blank'>大智度論》卷七說:「問曰:『如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超)過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數(shù)等?』答曰:『恒河沙多,馀河不爾。復次,是恒河是佛生處,游行處,弟子現(xiàn)見,故以為喻。復次,諸人經(jīng)書皆以此恒河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恒河沙為喻。復次,余河名字屢轉,此恒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恒河沙為喻。』」后來用以形容數(shù)量多得像恒河里的沙粒那樣無法計算。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顧自古及今,遭喪者恒河沙數(shù),何以獨示兆于是夜?」(寬忍)
象渡河
【三藏法數(shù)】
象渡河者,喻菩薩之人也。謂菩薩修六度萬行,利益眾生,斷見、思惑,及斷習氣盡,而證菩提。如象之渡河,得其底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見、思惑者,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曰見惑;眼耳鼻舌身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曰思惑。習氣者,即見、思馀習之氣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