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62,分105頁顯示  上一頁  77  78  79  80  81  83  84  85  86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二河白道
九河供佛
九河發(fā)心
三恒河沙
三獸渡河
井河
六字河臨法
四河
尼連河
申河
吉河
西河
灰河
灰河地獄
伊羅跋提河
二河白道
【佛學大辭典】
(譬喻)以水火二河,喻眾生之貪瞋。以中間之白道,喻清凈愿往生心。觀經散善義曰:「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云云?!怪嵌日撊咴唬骸负悠┤缛诵歇M道,一邊深水,一邊大火,二邊俱死。」
九河供佛
【佛學大辭典】
(雜語)謂信解大乘之人,為過去世供養(yǎng)熙連河八恒河等河邊諸佛舊跡之果報也,見涅槃經六。
九河發(fā)心
【佛學大辭典】
(雜語)同于九河供佛。
三恒河沙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參見:恒河沙)
【佛學大辭典】
(術語)涅槃經六說眾生信解大乘教典,于熙連河沙與八恒河沙之諸佛所聞法之功德。道綽之安樂集上明此中初之熙連河沙及三恒河沙發(fā)心曰:「如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菩薩:若有眾生于熙連半恒河沙等諸佛所發(fā)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惡世中聞是大乘經典不生誹謗。若有于一恒河沙等佛所發(fā)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惡世中聞經不起誹謗,深生愛樂。若有于二恒河沙等佛所發(fā)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惡世中不謗是法,正解信樂受持讀誦。若有于三恒河沙等佛所發(fā)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惡世中不謗是法,書寫經卷雖為人說未解深義。」
恒河沙
【佛學大辭典】
(譬喻)Ganga%-nad-va%luka%,略稱恒沙。恒河沙之數(shù),譬物之多也。智度論七曰:「問曰:如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過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馀河不爾。復次是恒河是佛生處,游行處,弟子現(xiàn)見,故以為喻。復次諸人經書皆以恒河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恒河沙為喻。復次馀河名字屢轉,此恒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恒河沙為喻,不取馀河?!?/div>
恒河沙
【佛學常見辭匯】
恒河是印度大河,兩岸多細沙,佛說法時,每以恒河之細沙喻最多之數(shù)。
三獸渡河
【佛學大辭典】
(譬喻)婆沙論。三獸渡河。兔浮水上。馬及一半。象窮底。喻菩薩緣覺聲聞。所得有淺深也。說(參見:三獸)。
【三藏法數(shù)】
(出天臺四教儀并法華玄義)
三獸喻三乘,河喻空理也。謂通教聲聞、緣覺、菩薩同出三界,取證空理,而根器有大小,行位有淺深,如象、馬、兔,同共渡河,而有淺深之異。故以此為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一、象渡河〕,象渡河者,喻菩薩之人也。謂菩薩修六度萬行,利益眾生,斷見、思惑,及斷習氣盡,而證菩提。如象之渡河,得其底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見、思惑者,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曰見惑;眼耳鼻舌身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曰思惑。習氣者,即見、思馀習之氣分也。)
〔二、馬渡河〕,馬渡河者,喻緣覺之人也。謂緣覺修十二因緣,斷見、思惑,雖兼斷習氣,未能凈盡,而證真空之理。如馬之渡河,雖不至底,而漸深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兔渡河〕,兔渡河者,喻聲聞之人也。謂聲聞修四諦法,斷見、思惑,未能除斷習氣,而但證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過,不能深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井河
【佛學大辭典】
(譬喻)為譬身無常之二喻。井者謂人于曠野為醉象所逐,攀樹而入井也。(參見:鼠)。河者如涅槃經所謂:「譬如河岸臨崄大樹,若遇暴風,必當顛墜。善男子!人亦如是,臨老崄岸,死風忽至,勢不可住」也。釋門歸敬儀中曰:「井河引喻,逼形器于剎那?!?/div>
【佛學大辭典】
(動物)梵語母蔗迦Mu%s!ika,又作婦祛羅A^khu,見梵語雜名。
六字河臨法
【佛學大辭典】
(修法)于河中修觀音之六字法也。瞿醯經補闕品曰:「或于水上密布凈板。如法泥治。于上而作。如水中行尊及鼓音尊曼荼羅者,應于水上作也?!?/div>
四河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贍部洲之中地,由阿那婆答多Anavatapta池(舊曰阿耨達池)而出之四大河也。一、殑伽河Gan%ga%,舊名恒河,又云恒伽河。自池之東面出,一匝而入東南海。二、信度河Sindhu,舊云辛頭河。自池之南面出,一匝而入西南海。三、縛芻河Valsu,舊云縛叉河。自池之西面出,一匝而入西北海。四、徙多河S/ita%,舊譯云私陀河。自池之北面出,一匝而入東北海。徙多河之流,即支那之河源也。見西域記一。
【三藏法數(shù)】
(出長阿含經)
〔一、殑伽河〕,梵語殑伽,華言天堂來,以見其從高處而來也,又名恒河。此河從阿耨達池東面銀牛口流出,繞池一匝,入東南海。(梵語阿耨達,華言無熱惱。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圍八百里,金銀琉璃玻璃銅鐵等以飾其岸也。)
〔二、信度河〕,梵語信度,華言驗河。此河從阿耨達池南面金象口流出,繞池一匝,入西南海,又名辛頭河。
〔三、縛芻河〕,梵語縛芻,華言青河。此河從阿耨達池西面琉璃馬口流出,繞池一匝,入西北海。(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
〔四、徙多河〕,梵語徙多,華言冷河。此河從阿耨達池北面頗胝迦師子口流出,繞池一匝,入東北海。或曰潛流地下,出積石山,為中國之河源也。(梵語頗胝迦,華言水精,即玻璃也。)
尼連河
【佛學大辭典】
(地名)即尼連禪河。水經注曰:「佛嘗浴尼連河?!狗ㄔ分榱衷唬骸改徇B河里,非有垢而(參見:除。」參照尼連禪)
申河
【佛學大辭典】
(地名)唐書西域傳注曰:「玄奘紀之尼連禪河,今為申河矣?!?/div>
吉河
【佛學大辭典】
(地名)外道指恒河而云。百論疏上中曰:「外道謂恒河是吉河,入中洗者,便得罪滅。彼見上古圣人入中洗浴,便成圣道故,就朝暝及日中三時洗也?!?/div>
西河
【佛學大辭典】
(人名)唐道綽禪師之別號。師為并州汶水人。檢諸傳無西河之號。待考。
灰河
【佛學大辭典】
(譬喻)河中有火,物為灰燼。以比煩惱。雜阿含經四十三曰:「佛告諸比丘,譬如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在于闇處,眾多罪人,在于河中隨流漂沒。(中略)灰者謂三惡不善覺。云何為三?欲覺恚覺害覺。河者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div>
灰河地獄
【佛學大辭典】
(界名)十六游增地獄之一。
【佛學常見辭匯】
十六游增地獄之一。
【三藏法數(shù)】
謂縱廣各五百由旬,灰河沸涌,惡氣蓬,洄波相搏,聲響可畏。從底至上,鐵刺縱橫,岸有劍林,枝葉華實皆是刀劍,罪人入河,隨波上下,洄澓沉沒,鐵刺刺身,內外通徹,苦痛萬端。乃出灰河,至彼岸上,利劍割刺,身體傷壞,復有豺狼,來嚙罪人,生食其肉,走上劍樹,劍刃下向,下劍樹時,劍刃上向,手攀手絕,足踏足斷,皮肉墮落,筋脈相連,有鐵觜鳥,啄頭食腦,罪人復入灰河,隨波沉沒,鐵刺刺身,皮肉爛壞,膿血流出,惟有白骨,漂浮于外,冷風來吹,尋便起立,宿對所牽,不覺忽至鐵丸地獄。
伊羅跋提河
【佛學大辭典】
(地名)河名。異稱跋提。譯曰賢河。見慧琳音義二十六,Era%v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