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路遠(路遠)  拼音:lù yuǎn
路途遙遠。漢。揚雄〈河東賦〉:「既發(fā)軔于平盈兮,誰謂路遠而不能從?!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柑焐珴u漸的黑下來了,算計回家路遠,怕有耽遲;原來濟川家里母教極嚴,回去過晚了是不依的?!?/div>
《漢語大詞典》:兩河(兩河)
(1). 戰(zhàn)國 秦 漢 時, 黃河 自今 河南 武陟縣 以下東北流,經(jīng) 山東省 西北隅北折至 河北 滄縣 東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與上游今 晉 陜 間的北南流向一段東西相對,當時合稱“兩河”。呂氏春秋·有始:“ 兩河 之間為 冀州 , 晉 也。” 唐 孔穎達 《毛詩正義序》:“ 晉 宋 二 蕭 之世,其道大行; 齊 魏 兩河 之間,茲風不墜?!?br />(2). 唐 安 史 之亂后,稱 河南 河北 二道為 兩河 。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況今 元濟 承宗 尚未擒滅, 兩河 之地太半未收?!?清 吳偉業(yè) 《武林謁同門張石平》:“二室才名官萬石, 兩河 財賦導(dǎo) 三江 ?!?br />(3). 宋 稱 河北 河東 地區(qū)為 兩河 。宋史·李綱傳:“莫若於 河北 置招撫司, 河東 置經(jīng)制司,擇有材略者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棄 兩河 於敵國之意?!?清 錢謙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絕句》之一:“ 兩河 三鎮(zhèn) 全輸卻,殘局休論 十六州 ?!?鄧方 《論詩》:“哀哀望 兩河 ,獨使人肺酸?!?/div>
《國語辭典》:高出  拼音:gāo chū
高過、突顯。如:「他的成績高出其他的選手甚多?!固?。韓愈〈國子助教河東薛君墓志銘〉:「后九月九日,大會射,設(shè)標的,高出百數(shù)十尺?!?/div>
《國語辭典》:后漢(後漢)  拼音:hòu hàn
朝代名:(1)東漢的別名。參見「東漢」條。(2)(西元947~950)五代諸朝之一。劉知遠代后晉而自立,國號漢,史稱為「后漢」。后為大將郭威所篡。
《國語辭典》:三河  拼音:sān hé
舊時河南、河東、河內(nèi)的合稱?!妒酚?。卷一二九。貨殖傳》:「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nèi),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固?。王維老將行〉:「節(jié)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國語辭典》:鴻門(鴻門)  拼音:hóng mén
地名。位于今陜西省臨潼縣東。楚漢之際,項羽、劉邦曾會宴于此。
《漢語大詞典》:四鎮(zhèn)(四鎮(zhèn))
(1).四座大山。鎮(zhèn),一方的主要山岳。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日月食,四鎮(zhèn)五岳崩?!?鄭玄 注:“四鎮(zhèn),山之重大者,謂 楊州 之 會稽山 , 青州 之 沂山 , 幽州 之 醫(yī)無閭 , 冀州 之 霍山 。”
(2).鎮(zhèn)守四方的四將軍。 漢 晉 之世,有鎮(zhèn)東將軍、鎮(zhèn)南將軍、鎮(zhèn)西將軍、鎮(zhèn)北將軍各一人,稱為四鎮(zhèn)。見文獻通考·職官十三
(3). 北魏 以 碻磝 、 滑臺 、 洛陽 、 虎牢 為 河南 四鎮(zhèn)。見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紺珠·地理·河南四鎮(zhèn)。
(4). 唐 代稱 朔方 、 涇原 、 隴右 、 河東 四節(jié)度為四鎮(zhèn)。見新唐書·陸贄傳。又以 龜茲 、 于闐 、 疏勒 、 碎葉 為西境四鎮(zhèn)。見新唐書·王孝杰傳
《漢語大詞典》:橫汾
據(jù)漢武故事, 漢武帝 嘗巡幸 河東郡 ,在 汾水 樓船上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辭》,中有“泛樓舡兮濟 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句。后因以“橫汾”為典,用以稱頌皇帝或其作品。 唐 張說 《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yīng)制》:“ 漢武 橫 汾 日, 周王 宴 鎬 年?!?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燕 鎬 皇恩渥,橫 汾 圣藻雄?!?蔣士超 《秋日百花洲絕句》:“欲唱橫 汾 追 漢武 ,已無十萬水犀軍?!?/div>
《漢語大詞典》:焦先
漢 末隱士。字 孝然 , 河東 人。孑然無親,見 漢 室衰,遂不語。露首赤足,結(jié)草為裳,見婦人即避去。平時不踐邪徑,不取大穗,數(shù)日一食?;蛑^曾結(jié)廬于 鎮(zhèn)江 譙山 (即今 焦山 )。傳說死時百馀歲。參閱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卷下、 晉 葛洪 《神仙傳》。后因以指有道的隱士。 宋 蘇軾 《和雜詩》之三:“空餘 焦先 室,不傳 元化 方?!?/div>
《國語辭典》:蒲津  拼音:pú jīn
地名。位于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東岸,蒲津關(guān)的簡稱。
《漢語大詞典》:內(nèi)道
(1).我國古代天文學謂月亮在黃道之北運行的軌道。隋書·藝術(shù)傳·張胄玄:“ 胄玄 以日行黃道,歲一周天,月行月道,二十七日有餘一周天。月道交絡(luò)黃道,每行黃道內(nèi)十三日有奇而出,又行黃道外十三日有奇而入,終而復(fù)始。月經(jīng)黃道,謂之交。朔望去交前后各十五度已下,即為當食。若月行內(nèi)道,則在黃道之北,食多有驗?!?br />(2). 元 代以直屬御史臺的 山東 東西道 、 河東 山西道 、 燕南 河北道 、 江北 河南道 、 山南 江北道 、 淮西 江北道 、 江北 淮東道 、 山北 遼東道 為內(nèi)道。參閱元史·百官志二
《國語辭典》:蒲關(guān)(蒲關(guān))  拼音:pú guān
地名。位于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東岸。為蒲津關(guān)的簡稱。
《國語辭典》:后晉(後晉)  拼音:hòu jìn
朝代名。(西元936~946)五代諸朝之一。石敬瑭以割讓燕云十六州為條件,借契丹兵力滅后唐,建都開封,國號晉,史稱為「后晉」。后為契丹所滅。也稱為「石晉」。
《漢語大詞典》:并鹽(并鹽)
山西省 北部所產(chǎn)土鹽,古稱并鹽,一名河東鹽。
《國語辭典》:茌平  拼音:chí píng
縣名。位于山東省聊城縣東北,徒駭河東岸。因地在茌山西南平陸中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