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690—約756 【介紹】: 唐京兆長安人,字少伯。玄宗開元十五年擢進士第,補秘書省校書郎。后又以博學宏詞登科,授汜水尉。以故貶嶺南,北歸,遷江寧丞。晚年又貶龍標尉。故世又稱王江寧、王龍標。以世亂還鄉(xiāng),道出濠州(一作亳州),為刺史閭曉丘所殺。工詩,擅長七絕,以邊塞詩《出塞》、《從軍行》等知名。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6? 字少伯,排行大,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以曾官江寧(今江蘇南京)丞、龍標(今湖南洪江西南)尉,后人因稱“王江寧”、“王龍標”。玄宗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二十二年登博學宏詞科,遷汜水尉。越數年,以事謫嶺南。二十八年北返,改江寧丞。史傳稱后以“不護細行”,又貶龍標尉。安史亂起,昌齡避亂江淮一帶,觸忤濠州刺史閭丘曉,為曉所殺。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昌齡為開元、天寶間杰出詩人。所作多邊塞軍旅、宮怨閨情及送別之什,清剛俊爽,深厚婉麗。時人殷璠以為“元嘉以還,四百年內,曹、劉、陸、謝,風骨頓盡,今昌齡克嗣厥跡”,稱其詩“驚耳駭目”,乃“中興高作”。(原出《河岳英靈集》卷中,茲據《唐詩紀事》卷二四所引)《唐才子傳》卷二本傳云是“時稱‘詩家夫子王江寧’”。昌齡特擅七絕,明王世貞以為可“與太白爭勝毫厘,俱是神品”(《藝苑卮言》卷四)。詩集注本有今人李云逸《王昌齡詩注》。另有《詩格》傳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卷?!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4首又4句。
唐詩匯評
王昌齡(694?-756?),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727),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二十二年,舉博學宏辭科,授汜水尉。獲罪謫嶺南,二十七年遇赦北還。二十八年冬,為江寧尉。天寶中,貶龍標尉。安史亂起,北歸,為濠州刺史閭皇曉所殺。世稱“王江寧”或“王龍標”。昌齡工詩,時稱“詩家天子”;尤長七絕,與李白共稱“聯璧”。有《王昌齡集》五卷,已佚。又著《詩格》二卷,《詩中密旨》一卷,今傳本多疑非原著。有《王昌齡集》二卷和《王昌齡詩集》三卷行世,《全唐詩》編詩四卷:今人李云逸有《王昌齡詩注》。
黃鶴樓志·人物篇
王昌齡(698—約756) 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727)進士,授校書郎,改汜水縣尉,再遷江寧縣丞,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西)縣尉,世稱“王江寧”或“王龍標”。赴江夏(今武昌)游玩時曾作惜別詩《送人歸江夏》,因情造景,借黃鶴樓抒情,表現了友人間的無限眷戀和依依惜別之情。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昌齡字少伯。江寧人。第進士。補秘書省校書郎。又登博學宏詞科。再遷泛水尉。貶龍標尉。以世亂還鄉(xiāng)里。為刺史閭邱曉所殺。

作品評論

河岳英靈集
元嘉以還,四百年內,曹、劉、陸、謝、風骨頓盡。頃有太原王昌齡,魯國儲光羲頗從厥跡,且兩賢氣同體別,而王稍聲峻。
新唐書本傳
昌齡工詩,緒密而思清,時謂王江寧云。
唐才子傳
昌齡工詩,縝密而思清,時稱“詩家天子王江寧”,蓋嘗為江寧令。與文士王之渙、辛漸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
《唐詩品》
少伯天才流麗,音唱疏越。七言小詩兒與太白比肩,當時樂府采錄無出具右。王言古作與儲光羲不相下,而稍逸致可采,高才玩世,流蕩不持,卒取閭丘之禍,輕華之致,不并圭璋,豈亦定見耶!
朱警《王昌齡詩集跋》
少伯詩為中興名家,與儲光羲相埒,而少伯稍聲峻,多遠調。至如“飛雨祠工來,靄然關中暮”、“東峰始含景、了了見松雪”,興象融化,有遺音矣。
《藝苑卮言》
七言絕句,王江寧與太白爭勝毫厘,俱是神品。
藝圃擷馀
絕句之源,出于樂府,貴有風人之致,其聲可歌,其趣在有意無意之間,使人莫可捉著。盛唐惟青蓮、龍標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詩藪
江寧《長信詞》、《西宮曲》、《青樓曲》、《閨怨》、《從軍行》,皆優(yōu)柔婉麗,意味無窮,風骨內含,精芒外隱,如清廟朱統(tǒng),一唱三嘆。
詩藪
摩詰五言絕,窮幽極玄;少伯七言絕,超凡入圣,俱神品也。
詩藪
杜陵、太白七言律絕,獨步詞場;然杜陵律多險拗,太白絕間率露,大家故宜有此。若神韻于云,絕無煙火,深衷隱厚,妙協(xié)《蕭韶》,李頎、王昌齡故是千秋絕調。
詩藪
李(白)詞氣飛揚,不若王之自在,然照乘之珠,不以光芒殺直;王句格舒緩,不若李之自然,然連城之璧,不以追琢減稱。李作故極自然,王亦和婉中渾成,盡謝爐陲之跡;王作故極自在。李亦飄翔中閑雅,絕無叫噪之風,故難優(yōu)劣,然李詞或太露,王語或過流,亦不得護其短也。
詩鏡總論
王龍標七言絕句,自是唐人騷語,深情苦恨,襞積重重,使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惜后人不善讀耳。
詩鏡總論
書有利澀,詩有難易,難之奇,有曲澗層巒之致;易之妙,有舒云流水之情,王昌齡絕句,難中之難;李青蓮歌行,易中之易。難而苦為長吉,易而脫為樂天,則無取焉??傊肆Σ慌c,天致自成,難易兩言,難可相忘耳。
詩鏡總論
專尋好意,不理聲格,此中晚唐絕句所以病也,詩不待意,即景自成;意不待尋,興情即是。王昌齡多意而多用之,李太白寡意而寡用之:昌齡得之椎煉,太白出于自然,然而昌齡之意象深矣。
唐詩歸
鐘云:人知王、孟出于陶,不知細讀儲光羲及王昌齡詩,深厚處益見陶詩淵源脈絡。善學陶者寧從二公入,若從五、孟入。
《全唐風雅》
鐘云:龍標七言絕妙在全不說出,讀未畢,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見矣,然終亦說不出。 黃紹夫云:唐七言絕句當以王龍標為第一,以其比興深遠,得風人溫柔敦厚之體,不但詞語高古而已。
姜齋詩話
七言絕句,唯王江寧能無疵颣,儲光羲,崔國輔其次者,至若“秦時明月漢時關”,句非不煉,格非不高,但可作律詩起句,施之小詩,未免有頭重之病。若“水盡南天不見云”、“水和三日蕩輕舟”、“囊無一物獻尊親”、“玉帳分弓射虜營”,皆所謂滯累,以有襯字故也。其免于滯留者,如“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則又疲茶無生氣,似欲匆匆結煞。
《詩辯坻》
龍標七言古,氣勢太峻而才幅狹,然迅快流爽,又一格也。
圍爐詩話
吳敬夫云:龍標七絕名手,五古筆法高妙,往往為理障所掩,如“精意莫能論”,“獨立君始悟”、“海靜月色真”、“寥寥天府空”、但便人剿襲,故愚者入其鬼窟中。豈若“久之風榛寂,遠聞樵聲至”、“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頓挫雄渾也? 王昌齡五古,或幽秀,或豪邁,或慘側,或曠達,或剛正,或飄逸,不可物色。
圍爐詩話
王龍標七絕,如八股之王濟之也,起承轉合之法自此而定,是為唐體,后人無不宗之。
原詩
七言絕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齡,李俊爽,王含蓄,兩人辭、調、意俱不同,各有至處。
《歷代詩法》
龍標五古,勝情曠致,刊落凡俗。龍標七絕,如高翼矯風,半空落響,危峰墮月,哀壑承泉,首首同調,一見一新,非惟獨秀當時,抑已擅場千古。
《唐詩別裁集》
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謂之唐人《騷》語可。
石洲詩話
龍標精深可敵李東川,而秀色乃更掩出其上。若以有明弘正之間徐迪功尚與李、何鼎峙,則有唐開、寶諸公,太白、少陵之外,舍斯人其誰與歸?
《挹翠樓詩話》
有識者皆當戒心讀王龍標“大漠風塵”、“白馬金鞍”、“馳道楊花”諸作,止用一二字暗中托諷,使深心人于言外領會,意境既超,婉而不露,此其七絕所以獨冠三唐。
《唐七律雋》
襄陽、龍標、供奉,雖不以七律名家,然視右丞、嘉州,少陵者公,別有一種神氣,有精采而無滯色,此盛唐之所以為盛也。
《峴傭說詩》
孟浩然、王昌齡、常建五言清逸,風格均與摩詰相近,而篇幅較窘。學問為之,才力為之也。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鮑明遠,縮作短篇,自成幽峭。七絕擅名,亦由關塞之詞,江山所助。
王祦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簡介

簡介
王祦(1365年—1389年),是高麗王朝第32任君主(1374年—1388年在位)。小字牟尼奴,一說是高麗恭憫王之子,一說是權臣辛旽之子而被恭憫王冒認為己子,因他遭廢黜時被認定為辛旽之子,故在朝鮮王朝所修的史書中被稱為“辛祦”。即位前受封江寧府院大君,1374年恭憫王遇弒后被李仁任扶植上位,1377年接受北元冊封為高麗國王,1385年又接受明朝冊封為高麗國王,1387年令高麗全國改穿明朝冠服,1388年因鐵嶺立衛(wèi)問題而同明朝關系惡化,在崔瑩的輔佐下發(fā)動軍隊北伐遼東,但北伐將領李成桂、曹敏修發(fā)動威化島回軍,他被迫遜位,先后居住在江華和驪興。1389年因圖謀暗殺李成桂而廢為庶人,流放江陵,旋即被殺。無廟號、謚號、陵號,后世又稱“高麗祦王”。
《漢語大詞典》:江寧
地名,舊江寧府所在地,在今南京市。例如:江寧之龍蟠…皆產梅。(龍蟠:地名。龍蟠里,在今南京市清涼山下。以產梅著稱。)——·龔自珍《病梅館記》
《國語辭典》:江寧縣(江寧縣)  拼音:jiāng níng xiàn
縣名。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東南。寧為江寧、上元兩縣,江寧府治;今將城市附近地劃入南京市。境內多丘陵,農產不豐富。
《國語辭典》:秦檜(秦檜)  拼音:qín kuài
人名。(?~西元1155)字會之,宋江寧人。性陰險,晚年殘忍尤甚。高宗時為相,挾金人以自重,力持和議,阻止恢復,誣殺岳飛等,一時忠臣良將殆盡,和議乃成。卒謚忠獻,寧宗改謚繆丑。
《國語辭典》:徐熙  拼音:xú xī
人名。生卒年不詳。五代南唐畫家,江寧(今江蘇南京)人,一說鐘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見識氣度閑雅高放,常游園圃,觀察動植物情狀。擅畫花竹水鳥,蟲魚蔬果。所繪禽鳥,形骨輕秀,花木則采用粗筆雜墨,草點枝萼,色不礙墨,不掩筆跡,時人稱為「落墨花」。與后蜀黃筌并稱為「黃徐」,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之評,形成五代至宋初花鳥畫的兩大流派。
《國語辭典》:巨然  拼音:jù rán
人名。五代、宋初江寧(今江蘇南京)人。生卒年不詳。開元寺僧,工畫山水,師法董源,擅于表現「淡墨輕嵐」、草本茂密的江南景色。后世將其與董源并稱為「董巨」。該兩人所創(chuàng)造的披麻皴法,不斷為后代的山水畫家所習用,且成為元朝以后山水畫的主要畫法。
《漢語大詞典》:小兒郎(小兒郎)
男青年;男小孩。 唐 元稹 《離思》詩之一:“頻動橫波嗔阿母,等閒教見小兒郎?!?江蘇 江寧 民歌《等郎妹》三:“隔年家娘生了小兒郎,人家歡喜我悲傷?!?/div>
《國語辭典》:小倉山(小倉山)  拼音:xiǎo cāng shān
山名。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北,是清涼山的支脈,清朝袁枚曾筑隨園于此,并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
《國語辭典》:沈崇誨(沈崇誨)  拼音:shěn chóng huì
人名。(西元1912~1938)江蘇江寧人。中央空校三期畢業(yè)。抗日戰(zhàn)起,任空軍第二大隊副隊長,奉命執(zhí)行轟炸任務,飛經南匯高空時,被日軍炮火擊中,仍達成任務,炸沉日軍巡洋艦一艘。歸途至白龍港上空,發(fā)現日艦主力,苦無炸彈可擲,所駕飛機原已受創(chuàng),不能高飛,乃開足馬力,對準敵艦猛沖,人機并殉,壯烈成仁,日艦亦沉沒。
《漢語大詞典》:鄧廷楨
(1776-1846)清末官員。江蘇江寧(治今南京)人。歷任安徽巡撫、兩廣總督。1839年協(xié)同林則徐整頓海防,查禁鴉片。次年調任閩浙總督。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率軍擊退來犯的英艦。不久受投降派誣陷被革職。后又被起用為陜西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