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開裂(開裂)
裂開;出現(xiàn)裂縫。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龍神需舍利經(jīng)文:“ 伯源 乃跪船舷以瓶下投,而水面忽大開裂?!?span id="n7izndu" class="book">《中國歌謠資料·天翻地覆哥才絕》:“生不絕來死不絕,要等天旱地開裂。” 云南省 民族民間文學 楚雄 調(diào)查隊采集《梅葛》詩第一部一:“打雷來試天,地震來試地;試天天開裂,試地地通洞?!?/div>
《國語辭典》:血統(tǒng)(血統(tǒng))  拼音:xiě tǒng
血親的系統(tǒng)。凡自同一祖先所出者為同一血統(tǒng)。也稱為「血緣」。
《漢語大詞典》:黃魂
指 漢 民族的精神。 鄒魯 《乙未廣州之役》:“蓋務求驚醒 黃 魂,光復 漢 族。” 繆鴻若 《海上留別健行越生叔云諸同志》詩:“敢冀 黃 魂甦百日,拼將地獄走千回。”
分類:民族精神
《國語辭典》:土族  拼音:tǔ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與吐谷渾有族源關系。主要分布于青海東部河湟流域。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信仰西藏佛教及多神崇拜;一般行火、土葬。其民族曲調(diào)「花兒」及「安昭」舞具有特色。以農(nóng)業(yè)、牧業(yè)為生。家庭行一夫一妻制,有早婚的習俗。
《國語辭典》:镕爐(镕爐)  拼音:róng lú
1.熔煉金屬的爐子。也作「熔爐」。
2.融合各種民族、文化、思想、語言等的環(huán)境。如:「美國是民族的大镕爐」。也作「熔爐」。
《漢語大詞典》:楚蠻(楚蠻)
古代指 楚國 境內(nèi)的民族。史記·楚世家:“ 熊渠 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肆⑵溟L子 康 為 句亶王 ,中子 紅 為 鄂王 ,少子 執(zhí)疵 為 越章王 ,皆在 江 上 楚 蠻之地。”
《漢語大詞典》:梨面
亦作“棃面”。 以刀劃面。我國古代 匈奴 回鶻 等民族的風俗,凡遇大憂大喪,就用刀劃臉,表示哀痛。梨,通“ 剺 ”。后漢書·耿秉傳:“ 匈奴 聞 秉 卒,舉國號哭,或至棃面流血?!?李賢 注:“棃即剺字。剺,割也?!?/div>
《國語辭典》:英語(英語)  拼音:yīng yǔ
英、美等民族的語言。屬于印歐語系,在世界各大洲廣泛使用。分布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文字采用拉丁字母。使用人口在七億以上。
《國語辭典》:俄語(俄語)  拼音:é yǔ
俄羅斯人的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分大俄羅斯語、小俄羅斯語及白俄羅斯語。為前蘇聯(lián)各民族的共同交際語。文字采用基立爾字母,九世紀起有文獻。
《國語辭典》:口音  拼音:kǒu yīn
1.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如:「湖南口音」?!段拿餍∈贰返诙兀骸高@門上見他是外國人,自覺歡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國?!挂卜Q為「口氣」、「口吻」。
2.話里的含義,言外之意?!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二六回:「黃胖姑一聽口音不對,連忙替賈大少爺分辯?!挂卜Q為「口氣」。
3.語音學上指只通過口腔而不經(jīng)過鼻腔所發(fā)出的音。相對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國語中的a、e、o、b、p、f等。
《國語辭典》:口氣(口氣)  拼音:kǒu qì
1.從口中散發(fā)出來的難聞氣味?!逗鬂h書。卷八五。東夷傳。夫馀傳》:「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氣噓之,不死?!挂卜Q為「口過」、「口臭」。
2.說話的語氣及措辭。清。李漁《風箏誤》第九出:「口氣也像女人口氣,筆跡也像女人筆跡?!挂卜Q為「口吻」。
3.話里的含義,言外之意。《紅樓夢》第八二回:「便把活計放下,走到黛玉處去探探他的口氣?!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诙兀骸盖业冉裢碓囋囁目跉?,他若肯了,不怕他師父不肯。」也稱為「口音」。
4.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八五回:「還坐了七八個人,都是寧波、紹興一路口氣。」也稱為「口音」、「口吻」。
《國語辭典》:天葬  拼音:tiān zàng
西藏、塞北地區(qū)的葬俗。將尸體涂上酥油,抬至天葬場或曠野,任群鳥啄食。
《漢語大詞典》:長生天(長生天)
蒙古民族以"蒼天"為永恒最高神,故謂“長生天”(蒙語讀作"騰格里")。“成吉思汗”,其含義就是“賴長生天之力而為汗者”。與漢民族帝王的“君權神授”具有相同意義。
《國語辭典》:發(fā)祥地(發(fā)祥地)  拼音:fā xiáng dì
興起、發(fā)源的地方。如:「黃河流域是中華文化的發(fā)祥地。」
《漢語大詞典》:穢膻(穢羶)
羶腥的污染。舊時指少數(shù)民族對 漢 民族的騷擾、影響。 明 何景明 《平夷所老人》詩:“敢愁溝壑填衰謝,只擬封疆息穢羶?!?/div>
《漢語大詞典》:北貉
我國古代東北方民族之一。《漢書·高帝紀上》:“ 北貉 、 燕 人來致梟騎助 漢 ?!?顏師古 注:“ 應劭 曰:‘ 北貉 ,國也?!?貉 在東北方, 三韓 之屬皆貉類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