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776—839 【介紹】: 唐鄭州滎陽人,本名涵。鄭馀慶子。德宗貞元進士。累遷右補闕。敢言不諱,遷考功員外郎。文宗立,入為侍講學士,累進尚書左丞。出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以戶部尚書召,未拜而卒,謚宣。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76—839 本名涵,避文宗諱改。排行十。鄭州滎陽(今河南滎陽)人。宰相鄭馀慶之子。德宗貞元十年(794)登進士第。憲宗元和四年(809)選授集賢校理。累遷至右補闕,剛直敢言,憲宗謂馀慶曰:“卿之令子,朕之直臣,更可相賀!”穆宗長慶四年(824)遷中書舍人。文宗大和二年(828)為禮部侍郎,典貢舉2年,號為得人。官至刑部尚書兼判左丞事,卒于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任所,謚宣。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鄭浣長于經(jīng)史,“雅有學識,進修不已?!?白居易《鄭涵等太常博士制》)《全唐詩》存詩5首,殘句2。全唐文·卷六百十四
浣。宰相馀慶子。本名涵。避文宗故名改。貞元十年進士。長慶中累遷中書舍人。文宗朝拜刑部尚書。充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大和四年以戶部尚書徵。未拜卒。年六十四。贈尚書右仆射。謚曰宣。
人物簡介
生卒年不詳。字幾本,號名第先生。漳州龍溪(今福建龍海)人。徒步應舉,至錢塘江乏資不得渡,乃題詩公館:“錢塘江口無錢過,又阻西陵兩信潮?!笨つ脸鲆?,乃罪津吏。唐時舟子不取舉選人錢,自此始。登憲宗元和十一年(816)進士第。漳人登進士第亦自此始。憲宗賢之,敕其讀書之處天城山為名第山。后仕至高州刺史。事跡散見《太平廣記》卷一九九引《閩川名士傳》、《唐詩紀事》卷四五、《登科記考》卷一八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5首,《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全唐詩補逸
周匡物字幾本,龍溪人。元和十一年進士及第,御試《學殖賦》、《鶯出谷詩》,為世傳誦。讀書天城山,敕改其山為名第山,因號名第先生。仕至高州刺史。補詩一首。
人物簡介
【生卒】:?—約848 【介紹】: 唐幽州范陽人,號南郭子。居汝州梁縣。敬宗寶歷間,為度支員外郎。歷戶部郎中、太常少卿、汝州刺史。文宗開成四年,自大理卿出為福建觀察使。詩童林杰九歲造謁,備受嘉獎。武宗會昌五年,官河南尹,與白居易為友。旋出為嶺南節(jié)度使。宣宗大中初,入為太子賓客,卒。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78?—848? 別號南郭子,郡望范陽(今河北涿州),居汝州梁縣(今河南汝州)。敬宗寶歷年間官度支員外郎。歷戶部郎中、太常少卿、汝州刺史。文宗開成四年(839)由大理卿出為福建觀察使。閩中名士林杰九歲造謁,備受嘉獎。武宗會昌五年(845)居官河南尹,以年未七十,雖與白居易“九老會”而不及列。旋出為嶺南節(jié)度使。宣宗大中初入朝為太子賓客,卒。事跡散見《因話錄》卷六、《舊唐書·文宗紀》、《新唐書·孝友傳》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其中《和劉夢得歲夜懷友》,或以為盧真詩?!度圃娎m(xù)拾》補2句。全唐文·卷三百三
貞。開元時官度支員外郎。授汝州刺史。充本州防禦使。
人物簡介
【生卒】:778—897 【介紹】: 唐僧。青州臨淄人,一說曹州郝鄉(xiāng)人,俗姓郝。投本州龍興伽藍,從師剪落。尋往嵩山納戒,師勉之聽習,于經(jīng)律但染指而已。后居趙州觀音院,精心玄悟,受法南泉印可,開物化迷,大行禪道,號趙州法道。卒,謚真際大師。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78—897 俗姓郝,青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人,一作曹州(今山東定陶)郝鄉(xiāng)人。幼出家。后至池州,謁南泉普愿而悟禪機。年80,始住趙州觀音院,講習禪法,從者頗多。世稱趙州和尚。成德節(jié)度使王镕甚加禮敬。其禪語風行天下,時稱為趙州門風。享年120歲,卒謚真際大師。《祖堂集》卷一八、《宋高僧傳》卷一一、《景德傳燈錄》卷一〇有傳?!?a target='_blank'>古尊宿語錄》卷一三、卷一四收其語錄及行狀。諸書存其詩偈17首?!度圃娎m(xù)拾》據(jù)之收入。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七 傳宗科(五)
郝氏。曹州郝鄉(xiāng)人也。童稚出家于州之扈通寺。以沙彌抵池陽。見南泉愿和尚。時泉方偃息。問諗曰。近離什么處。諗云瑞像院。泉云。還見瑞像么。諗云。不見瑞像。只見臥如來。泉云。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諗云。有主沙彌。泉云。主在什么處。諗進前云。仲冬嚴寒。伏惟和尚。尊體萬福。泉器之。許入室。 異日問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諗云。還可趣向否。泉云。擬向即乖。諗云。不擬如何知是道。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足妄覺。不知是無記。若是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虛豁。豈可強是非耶。諗于言下悟入。乃于嵩岳琉璃壇納戒。卻反南泉。異日問南泉。知有底人。向什么處休歇。泉云。山下作牛去。諗云謝指示。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 諗作火頭。一日閉卻門。燒煙滿屋。叫云。救火救火。時大眾俱到。諗云。道得即開門。南泉于窗隙中。過鑰匙與諗。諗即開門。 諗?shù)近S檗。檗便閉卻方丈門。諗持火炬。于法堂內(nèi)叫云。救火救火。檗開門擒住云。道道。諗云。賊過后張弓。 又到保壽。壽見來即背坐禪床上。諗展坐具禮拜。壽下禪床。諗便出。 到鹽官云看箭。官云過也。諗云中也。 到夾山將柱杖入法堂。夾山云。作什么。諗云探水。夾云。一滴也無。探什么。諗倚杖于壁而出。 將游五臺。有大德作偈留云。何處青山不道場。不須策杖禮清涼。云中縱有金毛現(xiàn)。正眼觀來非吉祥。諗云。作么生是正眼。大德無對。 眾請住趙州觀音院。示眾云。如明珠在掌。胡來胡現(xiàn)。漢來漢現(xiàn)。老僧把一枝草。為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為一枝草用。佛是煩惱。煩惱是佛。時有僧問。未審佛為誰家煩惱。諗云。為一切人煩惱。僧云。如何免得。諗云。用免什么。 諗掃地次。僧問。清凈伽藍為什么有塵。諗云。又一點也。 諗問一座主。講什么經(jīng)。座云。講涅槃經(jīng)。諗云。問一段義得否。座云得。諗以腳踢空吹一吹。是什么義座云。經(jīng)中無此義。諗云。五百力士揭石業(yè)。便道無。 大眾晚參。諗云。今夜答話去。有解問者出來。時有一僧出禮拜。諗云。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墼子。 有僧游五臺。問一婆子云。臺山路向什么處去。婆云驀直去。僧便去。婆云。又恁么去也。僧舉似諗。諗云。待我去勘破者婆子。諗明日便去。問臺山路如前。婆答諗亦如前。諗歸謂其僧曰。我與汝勘破者婆子了也。 僧問。恁么來底人。師還接否。諗云接。僧云。不恁么來底人。師還接否。諗云接。僧云。恁么來者從師接。不恁么來者如何接。諗云。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 有新到僧。謂諗曰。某甲從長安來。橫擔一條柱杖。不曾撥著一人。諗云。自是大德柱杖短。僧無對。 有僧寫諗真。呈諗。諗曰。且道似我不似我。若似我即打殺老僧。若不似我即燒卻?子。 諗上堂云。才有是非。紛然失心。還有答話分也無。后有僧舉似洛浦。浦扣齒。又舉示云居。居云何必。僧回舉似諗。諗云。南方大有人喪身失命。僧云。請和尚舉。諗才舉前語。僧指旁僧云。者個師僧。吃卻飯了。作恁么語話。諗休去。 一日真定帥王公。攜諸子入院。諗坐而問曰。大王會么。王曰不會。諗云。自小持齋身已老。見人無力下禪床。明日王公令客將傳語。諗下禪床接。侍者問云。和尚昨日大王來。不下禪床。今日軍將來。為什么卻下禪床。諗云。非汝所知。上等人來。禪床上接。中等人來。下禪床接。下等人來。山門外接。 諗臨終。寄拂子與王公曰。若問何處得來。但道老僧平生受用不盡者。 乾寧四年十一月二日。右脅而寂。壽一百二十。謚真際大師。宋高僧傳·卷第十一 習禪篇第三之四
釋從諗。青州臨淄人也。童稚之歲孤介弗群。越二親之羈絆。超然離俗。乃投本州龍興伽藍從師剪落。尋往嵩山琉璃壇納戒。師勉之聽習于經(jīng)律但染指而已。聞池陽愿禪師道化翕如。諗執(zhí)心定志鉆仰忘疲。南泉密付授之。滅跡匿端坦然安樂后于趙郡開物化迷大行禪道。以真定帥王氏阻兵封疆多梗。朝廷患之。王氏抗拒過制。而偏歸心于諗。諗嘗寄麈拂上王氏曰。王若問何處得此拂子。答道老僧平生用不盡者物。凡所舉揚天下傳之號趙州去道。語錄大行為世所貴也。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參南泉。值泉偃息而問曰。近離甚處。師曰瑞像。泉曰還見瑞像么。師曰。不見瑞像。祇見臥如來。泉便起坐。深器之。許其入室。他日問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師曰。還可趨向也無。泉曰。擬向即乖。道不屬知。不屬不知。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師于言下悟理。遂乃云。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千人萬人。盡是覓佛漢子。于中覓一個道人無。若與空王為弟子。莫教心病最難醫(yī)。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懷。祇是個主人公。更向外覓作么。一婆子請轉(zhuǎn)藏經(jīng)。師卻下床轉(zhuǎn)一匝。曰轉(zhuǎn)藏經(jīng)已竟。婆曰。比來請轉(zhuǎn)。全藏。如何祇為轉(zhuǎn)半藏。一日師問新到僧。曾到此間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院主問曰。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又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曰。老僧在青州。做得一領布衫。重七斤。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師曰無。曰上至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狗子為恁么卻無。師曰。為伊有業(yè)識在。師曰。大眾被十二時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時。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濟源人。穆宗長慶元年,回紇人王庭湊時為都知兵馬使,自河陽回,及沇水,酒困寢于道。山人熟視之,曰,貴當列土,在今年秋。庭湊既歸,至鎮(zhèn)州,見眾軍怨朝廷不發(fā)衣糧,乃殺成德軍節(jié)度使田弘正,自稱留后。訪山人,待以函丈之禮。乃別構(gòu)一事,去則懸榻,號駱氏亭。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河南緱氏人。武元衡子。應進士試,京兆府以解頭薦送。憲宗元和元年,以狀頭登進士第。后試宏詞,又為敕頭。時稱為“武三頭”。文宗大和間,官至大理卿。晚年因惑于媵嬖,終至流竄。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字坤輿,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憲宗時宰相武元衡之子。應進士試,京兆府以解頭薦送。憲宗元和元年(806)以狀頭登進士第。后試宏詞,又為敕頭。時稱為“武三頭”。文宗大和間,官至大理卿。晚年因惑于媵嬖,終至流竄。事跡散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四上》、《唐語林》卷六、《金石錄》卷九、《寶刻叢編》卷五?!?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介紹】: 唐鄭州滎陽人,號谷神子。初家青齊間,憲宗時徙居洛陽。元和間登進士第,充河中從事。為同院所謗,貶吉州掾。曾與將軍柳當家歌妓相愛。后入京求官,選為國子博士。柳遣妓從嫁。妓行至嘉祥驛而還古病卒。時在武宗會昌二年以后。能詩,又有志怪小說集《博異記》三卷。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42以后 號谷神子,郡望滎陽(今河南滎陽)。家于青、齊(今山東益都、濟南一帶),李師道據(jù)淄青叛,鄭還古徙家洛陽(今河南洛陽)。憲宗元和年間登進士第,充河北從事,為同院所誹謗,貶吉州掾。與將軍柳當友善,并與柳家歌妓相愛。后入京求官,選為國子博士。柳當遣妓從嫁,妓行至嘉祥驛而還古病卒。事跡散見《因話錄》卷三、《太平廣記》卷一六八《鄭還古》、卷三四八《李金質(zhì)》、《唐詩紀事》卷四八等。撰有傳奇小說《博異記》?!?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贈柳氏妓》頗傳誦。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二
還古號谷神子。會昌時人。(謹按博異記晁公武讀書志以為馮廓撰胡應麟二酉綴遺以為詩人鄭還古撰今據(jù)舊本博異記原題谷神子還古撰還古所著殷七七傳又與此記相類當即博異記之逸篇故定從應麟說)
人物簡介
蘄之蘄水宋氏子也。出家既謹尸羅。尤以誦持涅槃大經(jīng)。為業(yè)。元和十二年。卜筑廣濟山。以便修治。其于大經(jīng)。能盡記憶。四十二卷?;蛞啥囍?。則果通暢。無凝滯。大中三年。集眾跏坐而逝。如入禪定。弟子奉全身。塔山椒香火不絕至今。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讀誦篇第八之二
釋慧普。姓宋。本郡蘄水人也。性地疏朗敏利桀然。既奉尸羅冰雪任操。元和十二年樂廣濟山秀地靈愿棲于此。始謀誦大涅槃經(jīng)歷稔彌年。卒通四十二卷。聞者憮然曰。四帙大經(jīng)若為溫習。非揣量而可庶幾乎?;蛞善渫詮夭坑衼y。次舉品題以試驗之。且無澀滯。少遼緩之無不弭伏。普亦不戒意。躬刀耕火種趣足而已?;芊剪枚绕浞D。日夜經(jīng)聲不絕。如是涉三十載邑人學者莫不推重。增修院宇。以大中三年冬無疾集眾告違跏趺坐終。儼若凝思。弟子以香泥纏飾遷于山椒塔中。號涅槃焉。于今香火不絕。
人物簡介
姓白氏。太和二年。游天臺。至剡之沃洲山。愛其幽勝。而卜筑焉。道化既行。玄侶盛集。浙東廉使元相國稹。嘗有所施。陸中丞助其完葺。三年而院成。五年而佛事作。然每升座舉揚法要。尤為四海所厭服。后終于其寺。侍郎樂天白居易記。太子賓客劉禹錫書。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七 興福篇第九之二
釋寂然。姓白氏。不知何許人也。名節(jié)素奇踵四圣種。故號頭陀焉。大和二年振錫觀方。訪天臺勝境。到剡沃洲山者。在天姥岑之陰對天臺華頂赤城。北望四明。金庭石鼓山介焉西北。北有支遁嶺。養(yǎng)馬坡放鶴岑次焉。晉宋已來茲山洞開。初有羅漢白道猷言。西域來戾止是山。次竺法潛支道林居焉。高人勝士接踵而棲此中。至于戴逵王羲之郗超孫綽許詢游憩其間矣。見是中景異。聞名士多居。如歸故鄉(xiāng)戀而不能舍去。既行道化盛集禪徒。浙東廉使元相國稹聞之。始為卜筑。次陸中丞臨越知之。助其完葺。三年郁成大院。五年而佛事興。然每為往來禪侶談說心要。后終于山院。大和七年時白樂天在河南保釐為記。劉賓客禹錫書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792—? 【介紹】: 唐人。生而眉如線且細長,人以眉娘呼之。順宗永貞時南海貢于朝。時年十四,性聰慧,工巧無比。能于尺絹繡《法華經(jīng)》七卷,字如粟粒,而點畫分明。又能以五彩絲一縷分為三縷,于掌中結(jié)飛蓋五重。順宗嘆其工,謂之神姑。憲宗元和中,眉娘不愿在禁中,遂度為道士,放歸南海,賜號逍遙。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92—? 南海(今廣東廣州)女子。生而眉長,故名眉娘。善針繡,時以為神針。順宗永貞元年(805),14歲召入宮中,號為神姑。憲宗時度為女道士,賜號逍遙大師。放歸后數(shù)年而卒,時以為升仙。事跡據(jù)《杜陽雜編》卷中?!?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署眉娘。
人物簡介
成都楊氏子也。性初兇狠。父母沒失。身傭保中。后薙落。隸名福感寺。然耐勞苦污辱。每遇二親忌辰。則號慟至殞絕。入青城山。裸露以飼蚊蚋。拔耳剜目。以喂鷙禽獷獸。曰此內(nèi)施也。用以報答劬勞。顧不可歟。或勸之。刺血書經(jīng)。化緣以創(chuàng)造伽藍。既成號圣壽。逮老以嘗剜目。行步非扶導必顛躓。莫知所適。忽有客。以善醫(yī)謁。因出珠。內(nèi)之眶中。遂能視睹如舊。未幾。而客見夢曰。我南天王也。以師勤脩故。以目珠還之。遠近聞者莫不駭異。大中三年。詔入內(nèi)供養(yǎng)。仍許弟子有緣給侍。六年二月。表乞然臂。以酬國恩。臂已然。而有詔止之。眾因滅其火。乃以焦爛死。有緣表請。易名建塔。詔謚覺性。塔號悟真。今蜀直呼為定蘭塔院云。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三 遺身篇第七
釋定蘭。姓楊氏。成都人也。本阛阓間兇惡屠沽類。天與厥性悔往前非。誓預六和化行三蜀。當爾時也咸歸信焉。造伽藍一號圣壽歟。其緣未發(fā)。乃藏于傭保中耳。而父母早亡無資可以追往。每遇諱辰蘭悲哭咽絕。輒裸露入青城山??v蚊蚋?蠅唼咋膚體。且云。舍內(nèi)財也用答劬勞。蜀中有黑白蟆。形如粟。??人口及肉。而少見者。次則刺血寫經(jīng)。后則煉臂至于拔耳剜目喂飼鷙鳥猛獸。既而行步非扶導而觸物顛躓。后有異人。掌擎物若珠顆然。內(nèi)空眥中。斯須瞻矚如故。冥告曰。南天王還師眼珠矣。遠近驚駭。常謂人曰。吾聞善戒經(jīng)中名為無上施。吾愿勤行速要上果矣。大中三年。宣宗詔入內(nèi)供養(yǎng)。仰其感應之故以優(yōu)禮奉之。弟子有緣恒執(zhí)事左右。六年二月中。又愿焚然肩膊。帝累勸勉。年耆且務久長修煉。蘭不奉詔。遂焚焉而絕。有緣表請易名建塔。敕謚覺性也。塔號悟真也。蜀都止呼定蘭塔院。于今香火不絕云。
人物簡介
【介紹】: 唐睦州分水人,字唐臣,號常歡喜居士。施肩吾之婿。憲宗至文宗間在世。隱居不仕。有詩名,長于樂府。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唐臣,號常歡喜居士,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廬)人。施肩吾之婿,約憲宗至文宗時人,隱居未仕。有詩名,長于樂府。事跡見《萬歷嚴州府志》卷一五?!?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首。唐詩匯評
何希堯,生卒年不詳,字唐臣,分水(今浙江桐廬西)人?!?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四首。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約853 【介紹】: 唐京兆杜陵人,字端士。文宗大和初進士。累辟使府,后官至吏、戶二部員外郎。宣宗大中四年,擢禮部侍郎,五年,知貢舉,號為得士。其年冬,遷義成軍節(jié)度使。移鎮(zhèn)武昌,卒于鎮(zhèn)。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
愨字端士。太和初進士。大中朝拜禮部侍郎。出領方鎮(zhèn)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