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177,分1746頁顯示  上一頁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王氏(別稱 潘令妻 )
嚴氏子
陸羽(鴻漸、季疵 別稱 陸疾、桑苧翁、茶神、茶圣、茶仙、桑苧翁 世稱 今接輿 竟陵子、東岡子、東崗子 行第 陸 )
黃洞元(洞真先生 )
李正己(懷玉 最強大 饒陽郡王 )
林披(茂則、茂彥 師道、九牧林家 別稱 林丕 )
釋圓脩( 鳥窠禪師 )
李弘(世稱 皇太子宏 孝敬皇帝、名廟 代王 義宗 )
馬宇(靈符 馬孺子 )
郗純(高卿 伊川田父 )
僧道標( 世稱 西嶺和尚 西嶺草堂 )
顧少連(夷仲 良吏 本縣男 )
僧惟愨( 資中疏云、資中疏 )
僧智藏( 律虎 )
鄭儋(白云翁、白云孺子 )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郡望太原(今屬山西)。代宗大歷間福建永泰縣令潘某之妻。事跡見《游宦紀聞》卷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名不詳。閬州(今四川閬中)人。代宗大歷末,上疏請復(fù)李叔明之本姓,不許,被置以法。事跡見《舊唐書》卷一二二《李叔明傳》?!遁浀丶o勝》卷一五四引其詩2句,《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3—約804 【介紹】: 唐復(fù)州竟陵人,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自稱桑苧翁,又號竟陵子、東岡子。工古調(diào)歌詩。性詼諧,少年匿優(yōu)人中,撰《謔談》數(shù)千言。玄宗天寶中,居火門山。肅宗上元初,更隱苕溪,闔門著書。與李季蘭、皎然交往。嗜茶,精于茶道,舊時稱為茶神、茶圣、茶仙。有《茶經(jīng)》。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33—? 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崗子。排行三。復(fù)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幼孤,為僧智積收育。少年時為伶人。玄宗天寶五載(746)太守李齊物教以詩書,始為士人。肅宗至德元載(756)避亂居湖州,與詩僧皎然為忘年交。代宗大歷八、九年(773、774)間為湖州刺史顏真卿幕客,預(yù)撰真卿主編之大型類書《韻海鏡源》,并參預(yù)真卿、皎然等數(shù)十人之聯(lián)唱,結(jié)集為《吳興集》10卷。約德宗建中中詔拜太常寺太祝,未就。貞元初移居信州上饒,三年(787)至八年間為嶺南節(jié)度從事,檢校太子文學。后歸江南,約卒于貞元末。生平見羽《陸文學自傳》、《因話錄》卷三、《新唐書》本傳。羽工詩文,著述甚多。所著《茶經(jīng)》3卷為世界第一部論茶著作?!?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又斷句6句及聯(lián)句詩多首?!度圃娎m(xù)拾》補收2句。
唐詩匯評
陸羽(約733-約804),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自號竟陵子。復(fù)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竟陵龍蓋寺僧智積,俗姓陸,得初生兒于堤上,收育之,遂以陸為姓。及長,恥從削發(fā),師怒,使執(zhí)苦役。亡去,匿為優(yōu)人。天寶中,李齊物守竟陵,見而異之,親授詩集。上元中,隱湖州苕溪,自稱桑苧翁,又號東崗子。大歷中,居湖州妙喜寺,與皎然為忘年交,預(yù)顏真卿《韻海鏡源》修推事。授太子文學,不就。移居上燒,復(fù)授太常寺太祝,仍不就。貞元三年,徙居洪州,旋入嶺南李復(fù)幕。后不知所終。羽工詩,嗜茶,創(chuàng)煎茶法,著《茶經(jīng)》三卷,今存。其他著述多種,大多亡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二首。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
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復(fù)州竟陵人。不知所生?;蜓杂猩弥疄I。畜之。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乃以陸為氏。名而字之。師教以旁行書。不肯學。亡去為優(yōu)人。天寶中酺。吏署為伶師。太守李齊物異之。授以書。遂廬火門山。上元初更隱苕溪。自稱桑苧翁。詔拜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職。貞元末卒。羽嗜茶。著茶經(jīng)三篇。鬻茶者至陶羽形為茶神祀之。

作品評論

唐才子傳
(羽)工古調(diào)歌詩,興極閑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道士。南岳人。早游華陽,與李含光為師友。后住朗州桃源觀。代宗大歷九年,徙居廬山紫霄峰。十年后,往茅山住下泊宮。為茅山宗第十五代宗師,號洞真先生。卒年九十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734—約783 【介紹】: 唐高麗人,本名懷玉,生于平盧。初為營州副將,從侯希逸為兵馬使,后代希逸為節(jié)度使。沉毅得眾心,為政嚴酷。曾擁有淄、青、齊、海、登、萊、沂、密、德、棣、曹、濮、徐、兗、鄆等十五州,號最強大。歷檢校司空、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饒陽郡王。建中初,約田悅等偕叛,會發(fā)疽卒。后子納順命,詔贈太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泉州莆田人,字茂彥。讀書強記,以明經(jīng)擢第。臨汀多山鬼淫祠,民厭苦之,撰《無鬼論》。刺史樊晃奏署臨汀令,以治行遷別駕。李棲筠薦授太子詹事。子九人俱官刺史,號九牧林家。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34?—? 一作林丕。字茂彥,一字茂則,號師道,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玄宗天寶十二載(753,一作十一載)20歲以明經(jīng)登第。除臨汀郡曹掾。刺史樊晃薦其署臨汀令。代宗初,授臨汀別駕,知州事。卒年不詳。事跡散見《新唐書·林蘊傳》、《永樂大典》卷七八九三引《臨汀志》、《登科記考》卷九?!?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六 傳宗科(四)
閩之潘氏子。蚤年祝發(fā)。即納戒于嵩陽會善寺研窮經(jīng)論。俄禮大智海禪師于百丈山。遂明心要。居無何。浮杯抵吳越。入秦望山。見松有盤屈可坐者。因跏趺其上。風雨霜露無所避。雖鵲巢其旁相安也。如是閱四十寒暑。世謂鳥窠和尚云。每郡太守至。聞其名。計不可以屈致。必躬造其下見之。元和初裴公常棣尤加敬愛。始治庵其地。請為眾說法。且造招賢伽藍。以待燕息。太和七年。癸丑歲九月二十二日。凝然歸寂。壽九十九。臘八十。葬之石甑山下。南岳沙門惟貞銘其塔。
宋高僧傳·卷第十一 習禪篇第三之四
釋圓脩。姓潘氏。福州閩人也。生而岐嶷長而俊邁。忽思拔俗尋事名師。剔發(fā)變衣。年滿于嵩陽會善寺納戒。既而儀表容與日新厥德。研窮經(jīng)論。俄約觀方。遇百丈山海禪師根教相符遂明心要。持杯振錫而抵于杭。見秦望山峻極之勢有長松枝繁結(jié)蓋。遂棲止于松巔。時感鵲復(fù)巢于橫枝。物我都忘。羽族馴狎。由茲不下近四十秋。每一太守到任。則就瞻仰。號鳥窠禪師焉。洎元和初邦伯裴常棣酷重其道。請下結(jié)庵者至于三四?;驗閰⒄堈哒f法。裴侯命八屬宰官同力造伽藍。移廢額曰招賢。以居之。太和七年癸丑歲九月二十二日端坐怡然歸寂。享年九十九。僧臘八十。杭之累政良守無不傾重。稅駕樹陰請談玄極。不覺更仆移辰矣。今塔在石甑山下。南岳僧唯貞為塔銘焉。近有盜發(fā)其塔。且多怪異。止收得銘志而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8—761 【介紹】: 唐宗室。高宗第五子。顯慶元年立為皇太子。性仁厚,賓禮大臣,未嘗有過。因數(shù)拂武后旨,從幸合璧宮,遇酖卒,年僅二十四。追謚孝敬皇帝。
全唐文·卷九十九
宏。高宗第五子。永徽六年封代王。顯慶元年立為皇太子。咸亨二年。高宗幸東都。令監(jiān)國。宏仁孝。未嘗有過。武后將騁志。宏奏請。數(shù)怫旨。上元二年。從幸合璧宮。遇酖薨。年二十四。謚曰孝敬皇帝。中宗踐祚。祔于太廟。號義宗。開元六年。建廟東都。停義宗號。以謚名廟。
馬宇 朝代:中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9—818 【介紹】: 唐河南偃師人,字靈符。九歲,貫涉經(jīng)史。元德秀奇之,為著《神聰贊》,號馬孺子。郭子儀奏為懷州參軍,充四鎮(zhèn)伊西北庭節(jié)度巡官,從事河陽三城、河?xùn)|、昭義諸府。召為太子左贊善大夫,遷主客員外郎,使海東。后歷興元少尹、將作少監(jiān)、國子司業(yè)、秘書少監(jiān),加史館修撰。多才藝,弈棋居第三品。家貧,惟以著述為事。著有《鳳池錄》、《段公別傳》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兗州金鄉(xiāng)人,字高卿。舉進士、拔萃、制策皆高第,張九齡、李邕數(shù)稱之。自拾遺七遷至中書舍人。為宰相元載所忌,辭疾還東都,自號伊川田父,十年不出。德宗立,召為集賢院學士,不拜,除太子詹事致仕。有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0—823 【介紹】: 唐僧。富陽人,俗姓秦。工詩。初出家于靈隱山,為海和尚弟子。肅宗至德二年,試經(jīng)得度,居天竺寺。代宗永泰初,從顗法師學律。嘗為寺經(jīng)營十二年,置田畝,歲收萬斛。德宗貞元中,退居西嶺,人稱西嶺和尚。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出富春秦氏。七歲。靈隱山白云峰海和尚。見而撫其頂曰。此兒目如青蓮。茍能舍家。以從吾游。必有善稱。其父以為然。至德二年。詔天下白衣。通佛經(jīng)七百紙者。聽為比丘。標以其選得度。仍隸住天竺寺。永泰初。依顗律師。受具于靈光寺。時已推其善于護持。貞元中。別治室西嶺下。謂之草堂。而吟嘯之樂。非世間名利之跡所可到。杭人號西嶺和尚。辭章高媲古作者。與吳興如晝。會稽靈徹。相酬唱時。語見晝傳。右庶子姑臧李公益云。重名之下。果有斯文。景陵陸羽云。夫日月云霞為天標。山川草木為地標。圣賢豪杰為人標。推能歸美為德標。居閑趣寂為道標。嗚呼品藻之極至。引天地人。以匹擬之。則其誠敬誠慕之心何如。故一時名公鉅卿。林下英彥。莫不綢繆投分??犊摻弧iL慶三年六月七日。示滅于所居。是冬之十月二日。葬之山中。壽八十四。臘五十八。開成五年鄭素卿。立碑頌德焉。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道標。富陽秦氏。七歲。神氣清茂。有沙門過而識之。勸令出家。至德二年。詔通佛經(jīng)七百紙者命為比丘。師首中其選。得度。居南天竺寺。護戒甚嚴。永泰中。住持奏賜寺額。居十二年。其徒多歸之。常于靈鷲峰之南西嶺下葺茅為堂。號西嶺草堂。怡然養(yǎng)浩。不干人事。尤工詩章。搜鍊精巧。與吳興皎然會稽靈徹鼎立齊聲。時人有洞冰雪摩云霄之譽。稱西嶺和尚。一時名公如李益白居易陸羽之流皆敬之。長慶三年示寂。葬于山中。 贊曰。 出塵異相  挺見垂髫  業(yè)真空法  怡然養(yǎng)高 適意吟詠  配雅與騷  名標當世  可摩云霄
宋高僧傳·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釋道標。富陽人也。俗姓秦氏。其遠祖與羸同姓。世為汧隴大族。及晉東渡衣冠隨之。后為杭人也。其高曾至王父。皆沿以儒素不甘為吏。故州里尊奉之。標生則孤明。長而深趣。老而堅固。蓋良善之因有自來矣。年七歲時神清氣茂不雜凡童。倏有大沙門手摩其頂曰。此孺子目秀如青蓮。得非我釋氏之威鳳乎。茍能舍家必有善稱。不然乘云霓薄天漢。吾不可得而知也。父允其請。遂為靈隱山白云峰海和尚弟子。妙高之上唯日月是麗。娑竭之宮固云雷斯蓄。至德二年詔白衣通佛經(jīng)七百紙者。命為比丘。標首中其選。即日得度。蒙配天竺寺焉。永泰初受具品于靈光寺顗律師。登以護戒嚴謹為時所推毗奈多羅之言罔不該貫。凡度人戒計六壇為眾紏繩。經(jīng)一十二載。置田畝歲收萬斛。置無盡財與眾共之。貞元中以寺務(wù)克豐。我宜宴息。乃擇高爽得西嶺之下。葺茅為堂。不干人事。用養(yǎng)浩氣焉。標經(jīng)行之外尤練詩章。辭體古健比之潘劉。當時吳興有晝。會稽有靈澈。相與詶唱遞作笙簧。故人諺云。霅之晝能清秀。越之澈洞冰雪。杭之標摩云霄。每飛章寓韻。竹夕華時。彼三上人當四面之敵。所以辭林樂府常采其聲詩。由是右庶子姑臧李公益書云。重名之下果有斯文。西還京師有以誇耀。又景陵子陸羽云。夫日月云霞為天標。山川草木為地標。推能歸美為德標。居閑趣寂為道標。名實兩全品藻斯當。爾后聲價軼于公卿間。故與之深者有相國李公吉甫大司空嚴公綬。右仆射韓公皋。禮部侍郎呂公渭?;凉?jié)制盧公群。襄陽節(jié)制孟公簡。同州刺史李公敷。鳳翔尹孫公璹。浙東廉使賈公全中書舍人白公居易。隋州刺史劉公長卿。戶部侍朗丘公丹。外郎裴樞。秘閣嚴維。小諫朱放越。廉問薛戎夕。拜盧元輔。常州釋元浩。潤州釋南容。金華釋乾輔。吳門釋光嚴。上都釋智崇等。并心交塵外分契林中。萬境在空驅(qū)之為射御。五峰滿眼立之為疆場。文雄而再鼓不衰。神王而一戰(zhàn)自勝者也。以長慶三年示有微疾。六月七日歸滅于所居蘭若。至冬十月三日葬于舊山春秋八十有四。法臘五十八。弟子如玢如??行儉省言常儉智猷日超等。皆得師之法。仿仰不遑??諊@于栴檀恨滿盈于石室。至今杭民謂之西嶺和尚矣。開成五年中鄭素卿錄德行刊碑頌。立于天竺山之東墟存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1—803 【介紹】: 唐吳人,字夷仲。代宗大歷五年登進士第,以書判拔萃典校秘書,尋授登封主簿,歷監(jiān)察御史。德宗幸奉天,授翰林學士,再遷中書舍人。閱十年,以謹密稱。遷京兆尹,政尚寬簡,號良吏。遷吏部尚書,徙兵部。為東都留守。卒謚敬。
全唐文·卷五百十四
少連字夷仲。蘇州吳人。大歷五年進士。官監(jiān)察御史。德宗朝授翰林學士。累遷吏部尚書。封本縣男。徙兵部。為東都留守。卒年六十二。贈尚書右仆射。謚曰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上黨人,俗姓連。居京師崇福寺。有《楞嚴經(jīng)疏》。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連氏。齊大夫稱之后。上黨潞人。九歲從舅氏之有名稱于釋門者出家。久之辭去游學。教旨禪宗毗尼之道。靡不探討。年四十。猶宿留京輦。時故相房公融。已捐館舍。其子弟居賜第。一日請齋尚未飯。出經(jīng)一函曰。此相公在南海時。所譯楞嚴經(jīng)十卷。今筵中僅十僧??缮饕痪硪越Y(jié)緣。愨坐次當四。得經(jīng)見富樓那問生起義。文婉而理玄。遂誓作疏流通。及歸所住崇福寺。遽畫文殊菩薩像。且誦其名號。十年志益不衰。忽夢文殊乘獅子。入其口。由是下筆若神助。大歷丙子也。及疏就。又夢文殊自口出。成三卷。今盛行于世。 一說荊州度門寺神秀禪師入內(nèi)得其本。未幾館陶沙門慧震。傳之于愨而流通焉。 既而蜀之資中恒沇法師。作義章。號資中疏云。
宋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第二之三
釋惟愨。俗姓連氏。齊大夫稱之后。本憑翊人。官居上黨為潞人也。九歲割愛冠年納戒。母氏昆弟歸于法門。故愨從其受教。瀾漪內(nèi)湛葳??外發(fā)。嗜學服勤必無倦色。乃辭渭陽尋師隸業(yè)?;蚪?jīng)筵首席。或論集前驅(qū)。或參問禪宗。或附麗律匠。其志淵曠欲皆吞納之。年臨不惑尚住神都。因受舊相房公融宅請。未飯之前宅中出經(jīng)函云。相公在南海知南銓。預(yù)其翻經(jīng)。躬親筆受首楞嚴經(jīng)一部。留家供養(yǎng)。今筵中正有十僧。每人可開題一卷。愨坐居第四。舒經(jīng)見富樓那問生起義。覺其文婉其理玄。發(fā)愿撰疏。疏通經(jīng)義。及歸院矢誓寫文殊菩薩像。別誦名號計一十年。厥志堅強遂有冥感。忽夢妙吉祥乘狻猊自愨之口入。由茲下筆若大覺之被善現(xiàn)談般若焉。起大歷元年丙午也。及將徹簡。于臥寐中見由口而出。在乎華嚴宗中。文殊智也。勒成三卷。自謂從淺智中衍出矣。于今盛行。一說楞嚴經(jīng)。初是荊州度門寺神秀禪師在內(nèi)時得本。后因館陶沙門慧震于度門寺傳出。愨遇之著疏解之。后有弘沇法師者。蜀人也。作義章開釋此經(jīng)。號資中疏。其中亦引震法師義例。似有今古之說。此岷蜀行之。近亦流江表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1—819 【介紹】: 唐僧。西印度種族,世居廬陵。俗姓皮。精律藏。代宗大歷三年游豫章,因隸名天宮寺。德宗貞元中游會稽,于杭烏山頂筑小寶安禪。有《華嚴經(jīng)妙義》。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六 傳宗科(四)
本西印土人。入華冒姓皮氏。其先嘗官廬陵。因占籍焉。藏少辭塵俗。從林下游。留心三學。而尤善律藏。大歷三年。隸名豫章天宮寺。眾請登壇秉法。每升座提唱。辨名理。析微言。堂盈席滿。聽者無厭。時號律虎。貞元中。見大寂禪師警策有省。遂筑室于會稽之杭塢山。著法華經(jīng)妙義。學者歸焉。元和十四年二月。無疾而卒。壽七十九。塔舍利于院之北峰。俗謂杭塢為杭烏。蓋聲之訛爾。
宋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第二之三
釋智藏。姓皮氏。西印度種族。祖父從華世居官宦。后僑寓廬陵。藏少入精舍睹像設(shè)之繁。乃陋俗求真。而于三學各所留心。唯律藏也。最為精敏。大歷三年游豫章。因隸名天宮寺。眾懇命臨壇秉度。時仰炮炰號為律虎。每登法座提唱毗尼。堂盈席滿聽受無厭。辯名理析微言。連環(huán)可解也。貞元中遇大寂禪師。篤明心要。及游會稽于杭烏山頂筑小室安禪。乃著華嚴經(jīng)妙義。宣吐。亹亹學者歸焉。至元和十四年二月無疾而終。報齡七十九。焚收舍利圓凈者。建塔于院北峰焉。杭烏山者越俗言訛。合言杭嵨。謂浙江所渡。古用杭筏到岸藏杭。故云嵨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1—801 【介紹】: 唐鄭州滎陽人,自號白云翁。代宗大歷四年登進士第。德宗建中元年,舉軍謀越眾科。拜高陵尉。興元間,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累遷吏部郎中。貞元十六年,自河?xùn)|行軍司馬,拜河?xùn)|節(jié)度使。次年病卒。能詩,與歐陽詹善。令狐楚入其幕,儋厚遇之,楚因自號白云孺子。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41—801 自號白云翁,郡望滎陽(今屬河南)。代宗大歷四年(769)登進士第。德宗建中元年(780)應(yīng)軍謀越眾科及第。拜高陵尉。興元間,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后歷任大理丞、太常博士、司封郎中、吏部郎中等職。貞元十六年(800)自河?xùn)|行軍司馬為河?xùn)|節(jié)度使。次年病卒。《韓昌黎集》卷二六有其神道碑。《全唐詩》存詩1首,署鄭中丞。據(jù)《歐陽行周集》,可知乃鄭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