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187,分1746頁顯示  上一頁  212  213  214  215  216  218  219  220  221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施樞(知言 蕓隱、浮玉 )
孫夢觀(守叔 雪窗 )
汪立信(誠甫、成文 紫源、紫原 )
王野(子文 潛齋 吳郡侯 )
吳燧(茂新、茂先 警齋 )
吳文英(君特 夢窗、覺翁 翁 )
陳振孫( 伯玉 直齋 )
黃大受(德容 露香居士 )
李景勉(懋亡 畸翁 )
李昴英(俊明 文溪 忠簡 )
利登(履道 碧澗 )
林表民(逢吉 玉溪 )
劉敏(德柔、有功 年豐老人 )
釋妙倫(別稱 斷橋倫 妙倫 斷橋、松山子 徐 )
武衍(朝宗 適安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鎮(zhèn)江丹徒人,寓居湖州,字知言,號蕓隱、浮玉。理宗嘉熙時為浙東轉(zhuǎn)運司幕屬,復(fù)為越州府僚。官至從事郎、知溧陽縣。工詩。有《蕓隱橫舟稿》。
全宋詩
施樞,字知言,號蕓隱,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應(yīng)鄉(xiāng)試,未第。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入浙東轉(zhuǎn)運司幕。淳祐三年(一二四三)知溧陽縣(《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自編有《蕓隱倦游稿》(端平三年)及《蕓隱橫舟稿》(嘉熙三年)。事見兩書卷首自序。 施樞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施樞,字知言,號浮玉,又號蕓隱,鎮(zhèn)江府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紹定中屢舉不第,始學(xué)詩,為江湖詩派詩人之一。端平、嘉熙間曾任浙東轉(zhuǎn)運司幕屬,又嘗為紹興府僚。淳祐三年為從事郎、知溧陽縣。作品今存《蕓隱倦游稿》、《蕓隱橫舟稿》各一卷。見以上兩書卷首序,《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九五,《宋詩紀(jì)事》卷七二,《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六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0—1257 【介紹】: 宋慶元慈溪人,字守叔。理宗寶慶二年進(jìn)士。歷知嘉興府、泉州兼提舉市舶,改知寧國府。有戶部遣官督賦急如星火,夢觀言“寧委官以去,毋病民以留”,力求奉祠,遣官夜遁得免。累遷給事中兼國子監(jiān)祭酒,權(quán)吏部侍郎,奏事抗論益切。求補(bǔ)外,出知建寧府,蠲租稅,省刑罰,人以為有古循吏風(fēng)。俄以疾卒。
全宋詩
孫夢觀(一二○○~一二五七),字守叔,號雪窗,慈溪(今浙江慈溪東南)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jìn)士,調(diào)桂陽軍教授。歷知泉州、寧國府、建寧府。官至給事中兼國子祭酒。寶祐五年卒,年五十八。有《雪窗集》二卷。事見《履齋遺稿》卷三《孫守叔墓志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四有傳。
全宋文·卷七九一二
孫夢觀(一二○○——一二五七),字守叔,號雪窗,慈溪(今浙江慈溪)人。寶慶二年進(jìn)士,調(diào)桂陽軍教授,累官添差通判嚴(yán)州。召為武學(xué)博士、太常寺丞兼諸王府大小學(xué)教授,出知嘉興府、泉州、寧國府。以廉吏遷司農(nóng)少卿兼資善堂贊讀,再遷太府卿,以論罷。復(fù)召為起居郎兼侍右侍郎、給事中兼贊讀,權(quán)吏部侍郎,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建寧府。寶祐五年卒,年五十八。見吳潛《孫守叔墓志銘》(《履齋遺集》卷三,又《雪窗集》附錄),《宋史》卷四二四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0—1274 【介紹】: 宋安豐人,字誠甫,一字成文,號紫源。汪澈從孫。理宗淳祐六年進(jìn)士。歷通判建康府、荊湖制置司參議。累擢權(quán)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所至興學(xué)校、撫貧苦、募軍卒。勸賈似道去安樂、修守備,遭斥而不用。度宗咸淳末,元兵大舉伐宋,為江淮招討使,至高郵,聞似道師已潰,江漢守臣皆望風(fēng)降遁,失聲悲慟,扼吭而卒。
全宋詩
汪立信(一二○一~一二七五),字誠甫,號紫源,婺源(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jìn)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寶祐五年(一二五七),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歷知池州、常州、江州。度宗咸淳間授荊湖安撫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以移書責(zé)賈似道誤國罷。恭宗德祐元年,聞似道兵敗蕪湖,江漢守臣望風(fēng)降遁,失聲三日而死。年七十五。《宋史》卷四一六、《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九三○
汪立信(一二○一——一二七五),字誠甫,號紫原,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徙居六安。淳祐元年,借補(bǔ)承信郎。七年,登進(jìn)士第,授烏江主簿。辟沿江制幕,通判建康府,擢京西提舉常平,知昭信軍。景定元年,差知池州。又權(quán)知常州,改江州、鎮(zhèn)江府、潭州。權(quán)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德祐元年,為端明殿學(xué)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討使,拒元兵,至高郵。宋兵潰蕪湖,扼吭而卒,年七十五。贈太傅。見《宋史》卷四一六本傳,《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上之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0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子文,號潛齋。王介子。寧宗嘉定十三年進(jìn)士。辟潭帥真德秀幕下。累官樞密院編修兼檢討。理宗淳祐間歷兩浙轉(zhuǎn)運判官,以察訪使出視江防,自嘉興至京口,增修官民兵船,守險備具。寶祐二年拜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封吳郡侯。因與時相不合,主管洞霄宮。工詩,書法祖歐陽詢。曾知建寧府,創(chuàng)建安書院。
全宋詩
王野,字子文,號潛齋,金華(今屬浙江)人。介子。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jìn)士。理宗紹定初攝邵武縣,尋攝邵武軍(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歷兩浙轉(zhuǎn)運判官,知建寧府、隆興府、鎮(zhèn)江府,拜禮部尚書。淳祐末,遷沿江制置使、江東安撫使。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進(jìn)簽書樞密院事,與宰相不合,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有傳。今錄詩九首。
全宋文·卷七六六四
王野(?——一二六○),字子文,號潛齋,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王介子。以蔭補(bǔ)官,后登嘉定十二年進(jìn)士第。紹定間攝邵武縣事,為樞密院編修兼檢討。歷兩浙轉(zhuǎn)運判官、江西轉(zhuǎn)運副使,知隆興、鎮(zhèn)江府,都大提舉浙西兵船。淳祐末,遷沿江制置使、江東安撫使。寶祐二年拜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封吳郡侯。與宰相不合,言者攻之,出提舉洞霄宮。景定元年六月卒。野工詩,書法清勁,著有奏議、文集若干卷。見《南宋書》卷四二,《金華賢達(dá)傳》卷五,《金華先民傳》卷三。《宋史》卷四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0—1264 【介紹】: 宋泉州同安人,祖居晉江,字茂新,一字茂先,號警齋。理宗紹定二年進(jìn)士。累官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上疏以正紀(jì)綱、開言路為首務(wù)。除大理少卿,不拜而去。后擢殿中侍御史兼侍講,時洪天錫論董宋臣等三人之罪,燧請行其言。改禮部侍郎奉祠。度宗立,再召為兵部侍郎。
全宋詩
吳燧(一二○○~一二六四),字茂先,號警齋,其先晉江(今福建泉州)人,遷居同安(今屬福建)。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進(jìn)士。除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擢殿中侍御史兼侍講,以禮部侍郎奉祠。景定五年卒,年六十五。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七《警齋吳侍郎神道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200—約1260 【介紹】: 宋四明人,字君特,號夢窗,又號覺翁。本姓翁,后入繼吳氏。理宗紹定中為蘇州倉臺幕僚,又入浙東安撫使、知紹興府吳潛幕中。晚年為榮王(度宗本生父)府門客。出入賈似道之門。雖終為布衣,所交皆一時顯貴。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有《夢窗詞》。
詞學(xué)圖錄
吳文英(約1212-約1272) 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本姓翁氏,入繼吳氏。四明(今浙江鄞縣)人。有《夢窗甲乙丙丁稿》,或名《夢窗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261 【介紹】: 宋湖州安吉人,曾名瑗,字伯玉,號直齋。寧宗、理宗時,歷溧水、紹興、鄞縣教授,興化軍通判,諸王宮大小學(xué)教授。端平三年知臺州,嘉熙元年改知嘉興府。淳祐四年,除國子司業(yè)。后官至侍郎。藏書五萬一千余卷,仿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作《直齋書錄解題》。
全宋詩
陳振孫,初名瑗(《皕宋樓藏書志》卷三三),字伯玉,號直齋,安吉(今屬浙江)人。一作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八《重修通判廳》)。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為溧水教授(《吳興藏書錄》引《湖錄》)。八年,調(diào)紹興府教授,知南城縣(《直齋書錄解題》清盧文弨跋)。召為軍器監(jiān)簿、諸王宮大小學(xué)教授(《平齋文集》卷一八《軍器監(jiān)簿陳振孫除諸王宮大小學(xué)教授制》)。理宗寶慶三年(一二二七),通判興化府(清《福建通志》卷二三)。端平三年(一二三六),知臺州兼權(quán)浙東提舉。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知嘉興府(《會稽續(xù)志》卷二)。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為國子司業(yè)(《梅野集》卷七《授國子司業(yè)制》)。九年致仕。有《直齋書錄解題》傳世。清同治《安吉縣志》卷一二有傳。
全宋文·卷七六七八
陳振孫,曾名瑗,字伯玉,號直齋,湖州安吉(今浙江安吉)人。嘉定四年為溧水教授,三載去官歸。寶慶三年充興化軍通判、攝郡。端平三年,以朝散大夫知臺州、兼權(quán)浙東提舉常平茶鹽事。嘉熙元年改知嘉興府,升浙西提舉。淳祐四年官國子司業(yè)。九年,以寶章閣待制、某部侍郎致仕,家居修《吳興志》。未幾卒,贈光祿大夫。振孫家藏舊書萬卷,官興化軍時又傳錄鄭、方、林、吳等氏舊藏凡五萬馀卷,據(jù)以著為《直齋書錄解題》五十六卷,為有宋著名目錄學(xué)著作。惜全書已佚,今僅存永樂大典本二十二卷。事跡見《宋史翼》卷二九,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黃大受,字德容,自號露香居士,南豐(今屬江西)人。生平未仕,以詩游士大夫間,游蹤頗廣。遺著《露香拾稿》,于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其子伯厚仕鄞時,請應(yīng)??、鄭清之作序。事見本集卷首序及有關(guān)詩?!↑S大受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嘉興人,字懋亡,號畸翁。理宗紹定間由上庠釋褐。曉暢吏事,以太常丞守臨汀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1—1257 【介紹】: 宋廣州番禺人,字俊明,號文溪。理宗寶慶二年進(jìn)士。歷秘書郎、著作郎、直秘閣。淳祐初,累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在職不畏強(qiáng)御,史嵩之、賈似道俱為所劾。卒謚忠簡。有《文溪存稿》、《文溪詞》。
全宋詩
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jìn)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jīng)撫司主管機(jī)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xué)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xué)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quán),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铌挠⒃娢寰?,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溪集》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卷二○四《文溪集》(簡稱名賢集)、明崇禎李振鷺重修《李忠簡公文溪存稿》(簡稱崇禎本)。
全粵詩·卷三八
李昴英(一二○一 — 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宋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jìn)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jīng)撫司主管機(jī)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xué)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 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xué)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quán),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
全宋文·卷七九三八
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寶慶二年廷對第三,調(diào)汀州推官,累遷兵部郎中、福建提舉。淳祐初除吏部郎官,擢右正言,以直聲聞。十二年除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召為大宗正卿,兼國史編修、實錄院檢討。除兼侍講,進(jìn)太常卿,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三年丐歸,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有《文溪集》二十卷,為門人李春叟輯。見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姚虞《文溪先生傳》(粵十三家集本《文溪集》卷首),《宋史翼》卷一六《李昴英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利登,字履道,號碧澗,金川(今江西新干西北)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進(jìn)士(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官寧都尉。有《骳稿》一卷?!±窃姡约彻砰w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校以顧氏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讀畫齋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臺州臨海人,字逢吉,號玉溪。林師蒧子。承家學(xué),博物洽聞。嘗續(xù)陳耆卿《赤城志》為《赤城續(xù)志》,又取志所不載之詩文,匯輯為《赤城集》。
全宋詩
林表民,字逢吉,號玉溪,祖籍東魯,寓臺州臨海(今屬浙江)。師蒧子。仕歷不詳。曾為李庚及其父遞修之《天臺前集》、《天臺續(xù)集》增輯別編,前者成于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后者成于理宗淳祐八至十年(一二四八~一二五○),此外還輯有《赤城集》(今存十八卷)。有《玉溪吟草》,已佚。事見各有關(guān)書序跋?!×直砻裨?,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江湖后集》為底本。校以《宋詩紀(jì)事補(bǔ)遺》(簡稱補(bǔ)遺)等,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七四一九
林表民,字逢吉,號玉溪,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師蒧子。著有《赤城集》、《天臺前集別編》、《天臺續(xù)集別編》、《玉溪吟草》(均存)。見《宋元學(xué)案補(bǔ)遺》卷五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1—1259 【介紹】: 金元間宣德人,字德柔。一字有功。號年豐老人。十二歲為蒙古軍所擄,為大將養(yǎng)子。元太祖見之,留充宿衛(wèi),通蒙古及諸部語,賜名玉出干,授奉御。除安撫使兼燕京路征收稅課、漕運等事。太宗時,參預(yù)建和林城、立驛傳等事。累官行尚書省。憲宗即位,命與牙魯瓦赤同政。四年,辭官。帝攻宋,輿疾以諫,不從。后歸燕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妙倫(一二○一~一二六一),號斷橋,俗姓徐,臺州黃巖(今屬浙江)松山人,又號松山子。年十八,依其叔永嘉廣慈院宗嗣論禪師出家,即剃發(fā)投禮。不滿一年行腳,首見谷源道于瑞巖,次年謁靈隱。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初住臺州瑞峰祇園禪寺。十年(一二五○),遷瑞巖凈土禪寺。后遷天臺國清教忠禪寺。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遷臨安府凈慈報恩光孝禪寺。景定二年卒,年六十一。有文寶等編《斷橋妙倫禪師語錄》二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行狀》?!♂屆顐愒?,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依原卷次編為二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補(bǔ)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妙倫。天臺黃巖徐氏子。母劉。夢月而娠。年十八依永嘉廣慈院落發(fā)。見谷源道于瑞巖。聞麻三斤語發(fā)疑。遍叩諸方。機(jī)語未契。自謂。吾口訥耳聵。何能究此。不若務(wù)實修行。日以誦經(jīng)為業(yè)。因閱楞伽于云居見山堂。至蚊蟲螻蟻。無有言說。而能辦事。頓然有省。曰。趙州柏樹子話??缮分苯?。然不以語人。徑走雪竇。見無準(zhǔn)范禪師。無準(zhǔn)詰之。連下語三十轉(zhuǎn)。不契。哀懇曰??蔁o方便乎無。范以真凈頌答之。竦然良久。聞板聲。通身汗下。于是始脫焉。無礙矣。準(zhǔn)移育王雙徑。皆以師從俾分座。尋出世祇園。遷瑞巖國清。至凈慈說法。簡直具格。外機(jī)上識者得之。而劣器不能湊泊。有時上堂。舉達(dá)觀穎禪師示眾云。七佛是性隸。萬法是心奴。且道。主人翁在何處。自喝云。七佛以下出頭。又自諾云。各自祇候。云喚七佛為性??。指萬法是心奴。達(dá)觀自謂有出身路及乎。自喝自諾。又是奴隸邊事。主人翁何曾夢。見在大眾要見么。拂子一拂云。曉來一陣春風(fēng)動。開遍園林一樣花。舉揚(yáng)超醒大略如此。將終。與眾入室。罷。索筆作詩。辭諸山及魏國公。公饋藥不受。又使人問曰。師生天臺因甚死凈慈。答曰。日出東方夜落西。遂嗒焉而逝或云。初參無范。范問從何處來。答曰。天臺。范曰。還見石橋么。答曰。我一腳踏斷也。自是叢林。稱師為斷橋倫公云。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七
斷橋和尚。名妙倫。姓徐氏。臺之黃巖人也。弱冠欲入瑞巖。鄰寺出家。其父兄不許。強(qiáng)倫治生產(chǎn)。倫不樂業(yè)。乃遁永嘉。圓頂于廣慈寺。受戒歸省。得問道于瑞巖谷源禪師。源以麻三斤話示倫。倫大疑之。如面千尺鐵墻。因鄰僧讀楞伽經(jīng)曰。蚊蟲螻蟻無有言說。而能辨事。倫有省。會無準(zhǔn)范公中興雪竇。雪竇風(fēng)峻。禪者不易上謁。倫下包。直趨方丈。左右莫能止。范公怒曰。甚處來底。對曰。瑞巖。曰。到此何為唐突若是耶。倫從容進(jìn)曰。實為己躬事切。來呈似耳。曰。有甚驢事馬事。試舉看。倫乃陳其所得。范曰。狗子因何有業(yè)識。倫進(jìn)語。范不顧。如是滾滾不住。連進(jìn)三十語。范俱不顧。擬再進(jìn)語。無可湊泊者。乃跪泣請曰。師寧無方便乎。范公憐之。以古頌示曰。言有業(yè)識在。誰云意不深。??萁K見底。人死不知心。倫悚慄沉吟。忽聞板響。通身汗下。連拜范公足下。范笑曰。我不汝欺也。倫弗吐一詞而出。范公移居育王徑山。倫皆從而相之。是時出公門者。雪巖欽別山智等。各化一方。稱有道焉。倫亦領(lǐng)祗園小剎。據(jù)室燒香。甚有大體。一時名衲。趨其座下。院窄無所容。移居瑞巖。又移國清。倫為人徑直無諱。好釆群言。評量古今。議論既出。如束濕薪。然皆援經(jīng)據(jù)史。如披曉鏡。人以為博物宗匠。若智若愚。爭識一面而后已。晚居凈慈。嘗謂眾曰。荊山有玉。獲得者不在荊山。赤水有珠。拾得者不在赤水。衲僧有無位真人。證得者出入不在面門。橫按拄杖曰。會么幽州江口石人蹲。又曰。德山低頭。夾山點頭。俱脂豎起手指頭。玄沙筑破腳指頭。拈拄杖云。都來不出山僧拄杖頭。何以見得。卓一卓曰。一葉落天下秋。又曰。達(dá)觀。穎云。七佛是性隸。萬法是心奴。且道主人翁在甚么。處自喝云。七佛以下出頭。又自喏云。各自祇候喚七佛作性。??指萬法為心奴。達(dá)觀自謂。有出身路。及其自喝自。喏又是奴??邊。事主人翁。何曾夢見。在要會么。揮拂云。曉來一陳春風(fēng)起。開遍園林百樹花。倫晚年罷上堂。一日忽掛牌入室。已而謂眾曰。斯乃老僧末后一場搬弄也。復(fù)問訚上人曰。臨濟(jì)三遭黃檗痛棒是否。對曰是。曰。因甚大愚肋下筑三拳。對曰。得人一牛還人一馬。倫怡然撫幾曰。后當(dāng)有人據(jù)此。為你證明在(訚號悅堂。后嗣介石朋)。遂以后事分付門人方山寶竹屋。簡又裁書。別諸方知己。魏國公閱倫書。大驚。即遣使問曰。師生天臺。為甚死在杭州。倫微笑。以手指左右曰。日出東方。夜落西。其使擬拜。倫已化去。 贊曰。斷橋和尚以英偉之姿。入雪竇范公之門。始知肘。后靈符不從人得。及出世而簸揚(yáng)淘汰。可謂精于得人矣。以故方山寶輩數(shù)傳而世其家。諸方稱之曰。斷橋一脈有以也。不然。則如世暴流。朝盈夕涸。而斷橋一派嘉聲何從而挹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武衍,字朝宗,原籍汴梁(今河南開封),南渡后寓臨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勝,命曰適安。有《適安藏拙馀稿》、《適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見《南宋古跡考》卷下?!∥溲茉姡灶櫴献x畫齋《南宋群賢小集》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九三四
武衍,字朝宗,號適安,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宋季江湖詩人,著有《適安藏拙馀藁》二卷(存)。